seobyg 发表于 2010-9-11 15:05:54

再议杜拉拉升职记:取洋名是为国际化还是不自信?

  对于《杜拉拉升职记》,印象最深的就是王伟吩咐拉拉联络:华东大区的Michal,华中大区的Charles,华北大区的Yvonne,西北的Amy,西南的Thomas,再加上公司的Rose, Helen等等,眼下取个英文名字似乎很流行。这也难怪,在英语语言一统天下的今天,这叫做国际化。

  前两天,《纽约时报》有篇报道提到了20世纪初来美国的移民,倾向于更改一个盎格鲁文化起源的名字。仔细得翻看了一下那个时期的移民历史发现,对于早期移民来说,取一个盎格鲁起源的名字,多少可以掩盖他们移民的身份,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检查,从而让生活更加容易一些。

  19世纪中后期到上个世纪之初,在美国的移民大军中,欧洲移民是主力军。在这些移民之中,爱尔兰和意大利移民的地位相对来说较低。以爱尔兰移民为例,该国的移民人数占19世界40年代美国总移民人口的一半,50年代的三分之一。这些数目对于一个面积不超过美国缅因州,人口从未超过八百五十万人的国家来说,是很醒目的。

  在1846年到1855年间,爱尔兰因为土豆种植的失败,爆发了大饥荒。一百多万人死于饥荒,一百五十多万人逃离到美国。这些因饥荒而移民到美国的爱尔兰人,是遭受歧视最严重的一群人。他们居住在城市的贫民窟中,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据美国政府的一个统计,在纽约市1859年逮捕的总人数中,大约55%的人为爱尔兰裔移民。

  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因为他们讲英语,移民数目又比较庞大,所以在他们达到美国之后,迅速地控制了美国天主教堂。但是美国社会反天主教的运动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直到爱尔兰人后裔,天主教信奉者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为止。

  联系到早期爱尔兰移民艰难的生活经历,就不难理解他们取一个地道的英美名字的行为了。比方说,现在的Murphy,最初的爱尔兰拼写方式为ó Murchadha, Kelly为ó Ceallaigh的演绎,Smith为Mac Gabhann的演绎,等等。不过有些爱尔兰名字保留了传统的书写方式,比方说,今天常常见到的O'Brien,O'Neill和O'Reilly等。

  当然,早期的白人移民倾向于更改名字也和他们的皮肤有关系。此举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减少他们在这块新大陆上生活的阻力。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外来的美国移民通过更改姓名来提高自身地位这个现象目前已经很少见了。《纽约时报》在今年六月份对500份申请改名字的材料进行了研究,发现大概只有六七份申请,明显的是想改成一个盎格鲁起源的名字。这些申请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有为数非常少的几个来自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绝大部分改名字的申请出于婚姻或者涉及孩子出生等问题。

  从法定程序来讲,目前在美国改名字并不比上个世纪更加困难-—无非是到民事法庭交65美元或者到州法院交210美元的申请费 (但要宣誓更改名字不是为了犯罪或者欺骗他人)。而事实上,要把护照、身份证、驾照、信用卡等证件或者材料一一更改过来,却足以构成一件浩大的工程。

  此外,很多欧洲移民目前已经摆脱了受歧视的劣势地位,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必要通过改名换姓的方式来提高地位了。而对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来说,外表的差异使得通过改名字来融入这个社会的努力并不那么奏效。

  于是,又想到了美国“熔炉”这个说法。在历经滚烫的炭火“融”过之后,到底有没有必要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或者在面临美国本土文化的强大压力之下,有没有能力保留自己的文化?要回答这些问题,很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可以陈列出一堆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但是用反向思维来考虑这个问题,似乎要容易很多。要是大家都放弃自己的文化,那么由什么来担当这个国家的统一标准呢?单单是一个奶酪,就有意大利风格的、法国风格的、荷兰风格的、非洲风格的;这个还不说咸的和甜的这个问题。或许,鸡尾酒文化确实是最恰当得描述了美国的现实---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国家。这是它的精彩之处,也是它的成功之处。

  再回到更改姓氏这个问题上来。小小的名字,代表着一个人的认同,如同不同国家的护照一般。比方说,看到Cheung,大家知道那是港台地区的拼写;而Zhang就是中国大陆的标签; Raj来自印度;Antonio来自西班牙裔;Ingvild来自北欧地区等等。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保留姓氏是对自己文化的自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议杜拉拉升职记:取洋名是为国际化还是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