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法说起 浅议王力宏周杰伦谁高谁低
前言:有点长,请你耐心看,虽然不娱乐,但是很营养。你能耐心看完就是好样的,你能给予真诚的回复就更是好样的,我在此谢你了!好文章!本人也是酷爱书法和音乐之人,有很多同感,只是没有这么用心研究过。
补一点个人的感想:总认为多数人,特别是国人,又特别是国人中的女人,绝对多数都是喜欢阴柔的、秀气的、相对静态的、小情调的。。。。。。总之,是在第一时间就能触动其情感神经,从而迅速获得审美愉悦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换言之,绝对多数人对于艺术的感知和认知皆囿于线性思维,止于线性的审美观或审美情趣。窃以为,书法和音乐等听觉视觉艺术,除了感性美还有理性美,除了形象美还有抽象美。阴柔的、秀气的相对静态的固然好,但不一定最好,更不是唯一的。这个观点是否不被大众认同?另外,就书法艺术而言,除了常态的平衡美对称美以外,还存在非常态的不平衡不对称的美,亦即变形的美、夸张的美。而后者是更高层次更耐人寻味的美。当然这种美不是胡乱变形或夸张而来的,一定是有很深的功力后的变形与夸张。这也正是书法艺术并非人人可以领悟的原因。我一直觉得这正是对于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艺术而言,那些真正的好作品不被大众认同的根源所在,也是我一直认为艺术并不属于大众的认识论依据。
以流行音乐为例。是否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钟情于抒情慢歌,因为旋律性强(旋律线性化或显性化),听觉的直接感受好,对情感的诉求亦最为直接,最能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也因此,情歌最容易流行,唱情歌者也最受欢迎。就连写乐评的也多爱拿它做文章。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用音乐抒发情感不好,亦非说情歌就都是肤浅的。爱永远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其实本人也喜欢听旋律养耳的作品(但喜欢不等于一定欣赏或最欣赏)。但问题不在于此,问题在于是否养耳就是好音乐的唯一标准或最高的标准?换言之,应以怎样的审美视觉鉴赏作为艺术的音乐作品。是从小情怀出发以表浅的审美愉悦为目标,还是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入的触觉更多棱面更深层地挖掘作品架构的博大和艺术的精深?当然,说到深层次审美,是需要天赋的艺术感悟力的。
亦以流行音乐为例,且以当今华语歌坛最为眩目的王力宏、陶吉吉、周杰伦三位音乐才子的音乐及其际遇为例。
首先说王力宏。由于体现在他身上的典型性与复杂性,所以以他为例,不得不概略地说一说他的经历(也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完全不了解他的情况下胡乱发言),文字也会多一些。三人中,王力宏出道最早,1995年,年仅19岁,还在美国麻州Williams College大学主修古典音乐(兼习爵士钢琴)的他,就试验式的发了第一张专辑《情敌贝多芬》。之所以说是试验式,是因为他生长在美国,虽是龙的传人,却对华人的家园异常陌生,对于自已能否做一名华语歌手,心中没底,只是一次试探,并且是在别人确定的框架下的试探。他特别的出生和经历,特别是当时的音乐环境也预示了他要做一名华语歌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很成功,更不会一日暴红。后来的经历正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那时的音乐背景决定了他不能自由地做自由的音乐,在唱片公司的硬性要求下,只能走模仿当时国语歌模式的路子。虽然唱片中也挤入了少许王力宏自已创作的作品,但改变不了整张唱片的基调。从1995年至1997年三年中,王力宏仅在1996年底发片的《如果你听见我的歌》专辑中比较多地取用了自已的作品。而从专辑总体上的音乐走向来说,依然受限于公司的安排。这使得他很难在别人的影子下突围出来(虽然第一张专辑就获得第八届金曲奖[海外最佳男演唱人]提名,但毕竟影响不大)。
与此同时,一开始公司就要求他模仿张学友,希望打造一个歌神似的唱将,他本有崇拜歌神之情并兼有歌神的歌风(虽然他无意做一个情歌歌手),加上他的外形和天生纯良的品性,公司将他定位为新好男孩(亦称优质偶像)。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被人们视为偶像歌手(直至后来的实力偶像创作歌手)。然而,被视为偶像歌手的他,虽然唱起情歌来颇有歌神之风(其实那时的他真正的底蕴是在学校唱歌剧的歌风),但毕竟不是歌神第二,也没想做歌神第二,他最想作的还是自已最熟悉的欧美音乐。而他还在读书,公司也无意花大本钱为他作超常的包装和宣传,甚至连唱片都没到大陆发行。所以,前三年,他只是在1996年发行第二张专辑《如果你听见我的歌》后(在中国只有少量引进,没有正常发行),让人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了(本人也是那时才知道他的),也因此在台湾开始红起来了。但因为前述原因,在中国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当然,如果那时他不读书,按唱片公司的定位继续走情歌路线,或许早就是第二个歌神或情歌王子或什么情歌诗人情歌教父了(事实上,前三年他也确实唱了许多很好的情歌,只是中国不知道)。但是,那不是他,他注定了要走自已的路。其实前三年,还是学生歌手的他,就已经在自已的作品中挤入了一些自我的东西,如他自已开始制作的《白纸》专辑中的《四月也会下雪》,就是一首比较诡异的作品。还有爵士风的舞曲《在每一秒里都想见到你》以及几首英文歌等等。
1998年,他转投新力后,公司给了他相对大的音乐自主权,首次担任了专辑大半的制作人,他终于可以主要以自已的音乐理念创作音乐了。憋了三年的他,在1998年的《公转自转》中,比较痛快地玩了一把他最熟悉和擅长且开始铬下个人印记的西式音乐,顺带将14岁时的创作变成了唱片,并因此一举拿下了华语歌坛最具标志性的金曲奖上最重要的《最佳制作人》和《最佳男演唱人》两项大奖,22岁的音乐硕士生就那样创造了金曲奖最年轻的双料王的历史。一只脚还在学校一只脚已踏上音乐征程的王力宏一得势(相对的自由)就势不可当。这张专辑中最让人吃惊的是他14岁时创作的R&b结合Rock的《我的情歌》,好有味道的抒情摇滚,竟然出自于14岁时的创作!最带劲又有味道却一下子不容易接受的就是那首华丽奇幻舞曲的《2000年》,好品的还有融合爵士摇滚意味的另类的《梦想被冷冻》以及其它几首英文名的歌。
1999年,王力宏在(硕士生)休学状态下继续掀动西化音乐的风潮,第一次将王力宏式俏皮的美语rap引入华语音乐,除了延续上一张唱片中爵士摇滚节奏布鲁斯以及杂糅另类的乐风外,唱片中加入了HIP HOP的元素,整张唱片更显动感多元,并开始关注和思考东西方音乐的相融性。这张唱片中最炫的作品要数《Julia》,融合重力摇滚节奏的爵士舞曲,古典的旋乐炫出现代摇滚的重力节奏,小提琴拉出的华彩,极富创意的响指,漂亮至极。(只是,从1995年就开始的硬朗风格的r&b,使他的音乐与晚两年出道的陶吉吉和后来的周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也使他的作品更难被更多人所认同)。这张专辑使他再次入围金曲奖[最佳男演唱人]。那一年的年底,在与日本天王制作人小室哲哉的合作中,王力宏得到了小室哲哉不同寻常的赏识(对音乐的一些见解自叹不如),并在由小室哲哉制作的一张欧亚美三大洲同步推出的公益单曲「 Happiness*3 Loneliness*3 」中担任中文版的编曲及主唱。
出众的音乐才华和优质偶像的定位(这个定位对他而言却是好坏参半,甚至成为了人们对他音乐的认知障碍),令那时的王力宏,与当时红极华人世界的新生代偶像谢霆锋、陈逸迅、陈晓东等人并称亚洲四小龙,在亚洲地区广受业内人士赞赏,并拥有了大批铁杆歌迷。那时的王力宏,红得令人艳羡,就连同样优秀的陶吉吉也少闻其名(我正是那时通过了解力宏才知道他的)。其时,华语歌坛虽然仍然存在着强大的抵制王式西化音乐的习惯势力,但是,在他的音乐无形魅力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华语歌坛接受另类西化音乐的氛围到底有了很大的松动。
是否可以这样说,1998年--1999年这两年的唱片,是王力宏前五年中相对自我的唱片(虽然从第一张唱片开始就初显个人的创作灵气)。音乐的自由开放性和自然真实性更符合他的个人特质。他不管不顾商业需要,无意经营旋律讨好大众听觉神经,忠诚于音乐的自主精神,那种坚持那份潇洒那种特男人的气质,都在他跳动的音乐中任性地张扬着。即使是经历感情创伤后的“失去了你”,也是那样洒脱地在痛苦中勃发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但是,不同凡响的王力宏,虽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却不愿躺在成功的模式上吃老本,那不是他。况且,已经成功的模式,依然有公司的经营理念相左,《公转自转》特别是《爱你等于爱自已》比较亲近大众的r&b不是他自已的。玩旋律取悦大众,那不是他的追求,他要完全地做自已音乐的主人,虽然在商业化的音乐环境下永远不可能。一个音乐硕士生,难得一种少有的对于商业的反叛精神和对于音乐的忠诚。是的,王力宏是不同凡响的,他不会在取得一定成功之后轻松地复制自已,从而轻松地在人们的记忆里刻下一个固定的符号。他要继续突破前行,哪怕前路布满荆棘(这正是他有别于其它成功者最本质的地方)。
2000年,标志王力宏个性化音乐的《永远的第一天》,没有继续成功的模式,呈现出更加王力宏式的动态的音乐个性。一曲创意改编的豪迈之作《龙的传人》,一露中西音乐交融回归华人精神家园的锋芒;《狂想世界》里他自由狂野地地摇滚着爵士风;五音阶作曲的俏皮中国味的《欢喜城》前所未有的新奇曲式,功夫游戏的配乐和着电声模拟的打斗声,首创乒乓球声编曲元素,中国民乐(二胡与古筝)与黑人节奏(HIP HOP的)完美结合的崭新创意(堪称绝妙的中国嘻哈,可惜中国版未予收录);《感情是舞台》里来自马勒(Gustav Mahler)第4交响曲的乐章,使用模拟合成(analog synthesizer)表现的部分,倾泻心灵的声音,使这首极端魔幻摇滚的歌,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越听觉享受的心灵震撼。这张唱片的奇思妙想令更多业内人士对他刮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