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又成小资新宠?
纪念王洛宾先生逝世十周年,在北京上演了几场不同形式的纪念演出。来自民间的民谣歌者,唱响的是无比美丽的歌声。是啊,多美丽呀!这就是民谣的魅力!仿佛是遥相呼应,台湾独立民谣艺人王城的个人专辑《多美丽呀》在纪念王洛宾先生的活动之前不久在内地发行,虽然这张专辑相比较台湾的发行时间迟到了很久,但是毕竟还是来了,而且,来得正是时候——正是内地听众的耳朵在被各种极不靠谱的烂歌蹂躏多时,对于动人的音乐正引颈期盼之时;正是蓦然回首,最简单、质朴的民谣,开始由于小资这一阶层的追捧推动而受到更多人喜爱之时。
作为曾在三十年前台湾“校园民歌运动”中活跃过的一分子,王城的《多美丽呀》是他多年来在内地游走、采风、吟唱的结晶,专辑中《牧马人》、《母亲》、《幻梦》等歌曲,有一种来自生命真实的感动。我曾在北京的一家酒吧与王城先生聊天,他喝酒,弹琴唱歌,唱李泰祥的《告别》,唱王洛宾的《青春舞曲》,唱张洪量的《分手的那一夜》……那是酣畅的愉悦,来自于真实的吟唱。还有一位比王城更传奇的大师,当年推动台湾“校园民歌运动”出现的胡德夫,唱了近四十年才出了第一张专辑《匆匆》。那是海洋蓝调,也是现代民谣,是令人会感动许久的声音。
——如果说这个纷纭操蛋的年代,还有一些真实的音乐,那民谣一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代表。从陈绮贞、许巍等的成功可以看出,代表城市流行文化主流的小资阶层,似乎已经代表并且引领了某种审美取向,如今当他们把眼睛转向民谣,似乎预示着民谣的春天姗姗迟来。而其实当下民谣的复兴,与审美水准没有多大关系,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听觉迁移和附庸风雅。但无论怎样,总之民谣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聆听了,接受了,喜欢了,这就已经不错了;至于为什么听,相信很多人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管它呢,去听就行了。
民谣在中国常被与民歌混为一谈。中国目前的民谣,多是指根植于民歌传统并结合西方音乐的现代民谣。王洛宾先生确切说应该是现代民歌的先行者,而非现代民谣。当然这些概念上的口舌无需多费,重要的是,民谣是简单、质朴、直接、动听的。
台湾有胡德夫、王城、陈建年、巴奈,内地有洪启、万晓利、小河、苏阳……这些优秀的现代民谣歌者,一直在用他们质朴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生命最美丽动人的感受。 不错哦,一直也很喜欢的,顶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