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民不是坏人,为何苦苦相逼
摘要 : 一个看似崇高的理由往往让社会失去温情、变得僵硬。吸烟者不是坏人,但严苛的《控烟条例》却将他们作为执法者的对立面。每次到了爱卫宣传日,我总是特别慌张,生怕成为不文明的典型。每当一大群带着红袖章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且表现得像打了鸡血般亢奋,我总担心他们要做点什么出格的事,比如会把我怎么样。虽然这一次是有公共利益作旗号(如公共场所不能吸烟),但我认为,一个看似崇高的理由往往让社会失去温情、变得僵硬。吸烟者不是坏人,但严苛的《控烟条例》却将他们作为执法者的对立面。
前日,广州的控烟执法检查又开始了。根据媒体的报道,执法人员在全市多区开展突击行动,共有7人被逮个正着。而17家对控烟没有足够重视的公共场所收到了整改通知文书。我反复看一位记者同行写的稿件,生动记录了一位老伯被逮住的瞬间:
“看,有一个人在抽烟!”昨日上午,执法人员来到宝岗大道宝丽金餐厅二楼,眼尖的摄影记者首先发现一位老伯正“吞云吐雾”,长枪短炮瞬间将老伯“团团围住”。老伯手夹香烟“石化”了快1分钟才反应过来,而后赶紧将烟掐灭。
我相信,每一位烟民在被“绳之于法”之际,总是带着惊恐和不安的,就如同这位“石化”的老伯。吸烟者已经努力自律,但条例太过严苛,让他们总难免触犯雷区。尤其在指示不清的公共场所,更是无所适从。执法部门可别埋怨没有执法权,你们一旦强势出击,谁敢违抗?相信99%的烟民会“束手就擒”,而中山六路那位夺门而出的“三无烟民”,令我想起了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在枪林弹雨于躲过追捕。当然,这样的人恐怕只是个案。
令人不安的是,控烟部门还在补充力量。不久后,控烟部门将招聘100名专职“控烟巡查员”:35岁以下、本科以上学历、最好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虽然有关部门一再说明,控烟巡查员并不具有执法权,只是进行现场劝导,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但在实际行动中,他们能坚持文明控烟吗?他们能心平气和地与烟民对话吗?控烟部门的设立,实际上已经将烟民看作假想敌,一根燃着的烟头,就有可能成为冲突的风暴眼。正如我前文所指的,当一群人以某个看似崇高的理由为目标,就难免会变得狭窄、偏激、不够宽容。捷克著名作家昆德拉在《告别圆舞曲》中描写了“市民文明秩序团”,这个由老人们组成的组织,憎恨无序,反对孩子在草坪上乱跑,向往一个有条不紊的机械世界,认为唯一合法的狗应是警犬和猎狗,因此,他们带着长竿对一切流浪狗进行捕杀,一个宏伟目标就变成了针对狗类的大屠杀。控烟巡查员也是如此,当“控烟”成为宏伟目标时,他们的眼里很可能只有烟头,有谁在乎烟民的利益?
流浪狗不是恶犬,烟民更不是坏人。我真正担忧的,是控烟条例将执法者与烟民对立起来,就如同城管与小贩的关系。城管与小贩之间的关系已经形同水火、剑拔弩张,并出现一系列的公共事件,甚至影响城市的形象。在频繁的冲突之中,城管队已经不断被妖魔化,成为了“武装到牙齿”的战队。控烟部门呢,一诞生就陷入两难境地之中,要么就是摆设,罚不了多少人,要么就变成下一个城管,在不断与烟民的冲突中变得强悍。这两种结果,都不能对广州带来和谐和安宁。而烟民,在“害人害己”的道德指责下,变得越来越弱势,如同过街老鼠,恨不得钻到地洞里吸烟。
其实控烟不是有法就可控,有控烟巡查员就能执行。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应是在人人监督、相互提醒中自律的道德品质。社会、家庭都尽到了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责任,才能形成公共场所无烟的局面。社会进步有其规律,所有拔苗助长,都只能增添人们的痛苦。
抽烟危害公共健康,但布下天罗地网控烟让人更加恐惧。我不是烟民,我为受压迫的少数派代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