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iong 发表于 2007-7-5 13:54:38

我心目中的陈嘉庚

2003年9月,我作为一名新生进入大学。从那时开始,在我身边有个名字常常会在这所学校、这座城市被人们所提及,因而也渐渐地熟悉了这个名字。有人这样评述: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华侨领袖,他是一位人生多姿多彩的传奇老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他倾尽一生所得兴办教育事业;在风雨飘摇的抗战岁月,他不顾个人安危,奋力挽救民族危亡。他,就是被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
刚入学的第一课——到陈嘉庚故居、归来园参观学习陈嘉庚,使我对陈嘉庚老先生的事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一定的阅读后,我进一步地了解他的生平事迹,使我受到了教育并为之感动。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的一个华侨世家。从陈嘉庚一生活动顺序看,办实业是序幕,先有这段精彩的序幕,才有更精彩更壮观的续篇和高潮。17岁赴新加坡协助其父经营米店。不久,其父破产,陈嘉庚独立经营后首先偿还父亲的全部债务,获得良好信誉。在新加坡,陈嘉庚最早引进橡胶并进行大面积种植,首先加工橡胶制品并投人大规模工业生产。同时兼营菠萝用头厂。又把业务拓展到泰国、马来亚及厦门等地。鼎盛时期开办30多家工厂,100多间商店,垦植橡胶和菠萝园 15000多英亩,雇佣职工32000多人。民国 14年(1925年),他已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著名的大企业家,百万富翁。他首创橡胶制品大规模生产,促进了侨居地民族工业的发展;他开辟了橡胶制品和其他制品直接输出的国际市场,在华侨中第一个打破英国垄断资本的垄断局面;他还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和技术人才。后来因日本胶制品在东南亚削价倾销,加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他的企业如江河日落,终于在1934年全部结束。
当陈嘉庚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以后,反馈给社会主要办了两件大事。一、千方百计、竭进全力创办教育,用教育拯救祖国和推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二、以极大和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祖国和南洋人民的抗日斗争。陈嘉庚身体力行,他继承中国儒家传统的“诚毅”精神,以超越普通人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了千百万华侨,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为击败日侵,挽救危亡线上的中华民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陈嘉庚说:“国家之富强,全在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
早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就捐献2000银元,在家乡创办惕斋学塾。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1年陈嘉庚创办了厦门大学。从此,中国第一所闻名海内外、由华侨领袖陈嘉庚独资兴建的大学,在风景秀丽的海港城市——厦门创办起来了。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
陈嘉庚不仅在家乡办学校,对发展侨居地的教育事业也很热诚。他在新加坡长期资助和倡办许多华侨学校。如道南小学、爱同小学、祟福小学、南侨师范、新加坡水产学校和南洋华侨中学等,这些华侨学校对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华侨团结、增强华侨民族意识和发扬爱国爱乡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抗战期间,集美学校先后遭到日寇炮轰和国民党飞机滥炸,校舍毁坏大半,满目疮痍。陈嘉庚先生又为修建校舍和筹募学校经费而煞费苦心,辛劳奔波。晚年的陈嘉庚先生对集美、厦大的扩建和发展极其关心,他每天持杖步行数华里,巡视各处工程,严寒酷暑,劳瘁弗辞。图为陈嘉庚先生在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校舍工地。
陈嘉庚创办集美学校,不仅注重学校和师生数量的发展,更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重视选择校长和教员;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学生要有爱国思想,遵守校规,勤俭节约;对男女学生一视同仁;优待奖励侨生、贫苦学生和师范生;重视技术职业教育;支持学校发展体育运动。总之,他要求在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陈嘉庚为集美和厦门大学兴建数十座雄伟的高楼大厦,自己的住宅却是一所简朴的二层楼,既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十分怡然。有人统计,陈嘉庚先生一生中花在办教育方面的钱超过一亿美元。然而,他对自己、对家人却克勤克俭、自奉淡泊。他曾说过:“人生在世,不要只为个人的生活打算,而要为国家民族奋斗。”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都不要吝惜;不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能浪费。”
  陈嘉庚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他办学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倾资兴学,他希望有志之士,闻风继起,振我中华,故虽企业收盘,仍多方筹措校费,艰苦支撑,百折不挠。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纷纷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极为深远。

陈嘉庚老先生不仅在教育事业上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祖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嘉庚早在1910年就参加同盟会,募款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民国成立后,他一再反对日寇侵略,筹款救灾抵制日货,导致工厂被焚,亦在所不惜。
1937年“七七事变”,祖国掀起全面抗战。陈嘉庚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并被推任主席,捐募新加坡币一千万元,支持祖国抗日战争。海外华侨在物力方面对祖国抗战贡献甚为可观。截至1940年10月不完全统计,共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1000辆,大米一万包,以及大量药品、雨衣、胶鞋等用品,自1937年至1940年总数达三干批以上,每月平均一百批。以上物资多数亦为南洋华侨所捐献。
抗战后,海路被封锁,支持祖国抗战的大批海外战略物资只能靠滇缅公路运输。当时,国内机工及汽车奇缺,运输十分困难。陈嘉庚受国内西南运输公司委托,自1939年至1940年间,通过南侨总会从新马等地招募“经验丰富、技术精良、胆量亦大”的机工10批共3200人,并捐赠汽车310辆及其他物资。3200多名南侨机工走进了多难的祖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赤子功勋”的感人故事。南侨机工们用生生死死写下的那段历史,迸射的是万劫不灭的民族精神———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
1940年,陈嘉庚回国,还不辞劳苦亲自到滇缅公路沿线慰劳视察,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勉励华侨机工继续为祖国抗战做贡献。陈嘉庚亲率的南侨回国慰劳团一行先视察了重庆——陈嘉庚所看到的是蒋介石花天酒地,挥霍无度。而后访问延安——共产党领袖的廉洁奉公,延安八路军的军政严明,使陈嘉庚真相大白,他仿佛在茫茫的夜色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认定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延安,在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身上。从此,陈嘉庚成了中国共产党最热心最真诚的朋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运动。
1942年,日寇攻占新加坡,他被迫避难印尼,在这期间,陈嘉庚作了自称“俚句”以明志的述志诗,有四句这样写道:“爪哇避匿已两年,潜踪难保长秘密,何时不幸被俘虏,抵死无颜谄事故”。他搞到一小包“氰化钾”藏在怀里,随时准备以身殉国。表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1945年日寇投降,他安全回到新加坡,受到500个社团的联合欢迎。同年11月8日,重庆团体举行“陈嘉庚安全庆祝大会”。毛泽东给他高度评价,称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解放战争期间,陈嘉庚先生忠公谋国,无私无畏,他反对蒋政权贪污独裁,致电美国总统,抗议美国支持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并公开声明不承认伪总统和美蒋条约。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他应毛主席电邀,回国出席全国政协,参加开国大典。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并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前后大约十二年,时间虽短,但他却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陈嘉庚先生治丧委员会”由周恩来总理担任主任委员,丧仪极为隆重。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亲自执绋,廖承志在追悼会上致词。陈毅在吊唁的时候激动地说:“陈嘉庚先生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作为华侨领袖来说,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追随革命,善始善终,值得后人学习。”8月15日首都各界举行公祭,公祭结束后,灵柩南运,专车经过的许多城市,当地党政部门和归国华侨都到车站献花圈致祭,最后在集美鳌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陈嘉庚先生永息在鳌园中。

陈嘉庚先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不仅中国内地人尊敬他,而且华侨和海外华裔也尊敬他。陈嘉庚侨居新加坡六十年(1890—1950),与海外华侨华人朝夕相处,同呼吸,共命运;同创基业,共赴国难;受尽殖民地政府的苛待,历经“海外孤儿”寄人篱下的种种辛酸。不论他身处异国他乡,或定居国内;在创业拼搏时期抑或被拥戴为南洋华侨领袖之后,他的心总是和祖国,与海外千百万侨胞连结在一起。他身体力行,时时处处竭力维护华侨正当权益,是我国现代史上爱侨护侨的楷模。
陈嘉庚作为一位华侨领袖,已在华侨史上第一个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活动集于一身的领袖人物;第一个把东南亚华侨利益与祖国命运密切联结在一起的领袖人物;第一个以“出卖大厦,维持厦大”的无私奉献精神而长时间、大规模开展“倾资兴学”的实践教育家;第一个坚持真理,维护正义,言人不敢言,做人不敢做的爱憎分明的无党派政治活动家。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嘉庚精神,尤其是他的爱国精神、艰苦朴素的精神,坚守“诚毅”校训,继承和发扬陈嘉庚先生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
嘉庚精神,特别是诚毅精神,是我们永远也用不完的宝贵精神财富。

向日小葵 发表于 2007-7-5 13:55:09

:L 这个。。作业么。。

小志 发表于 2007-7-5 13:57:36

估计是<陈嘉庚精神>这门课要上交的论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心目中的陈嘉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