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周围的老人几乎都是不识字的,唯有奶奶是个例外。奶奶不仅识字而且还挺有学问。上小学时,有一阵我怎么也分不清鲜和艳字,总是将它们搞混了,用鲜作艳,用艳作鲜。为这事奶奶揪着我的小耳朵说过多次,可我仍然转眼就忘了。 ( f8 I7 l& @; X& r$ R" d
7 J8 g1 ?$ M& j9 Z" S
* r. n+ u o2 R. }7 b 有一回,奶奶端了一碗汤给我,我尝了一口,味道真是好极了。 6 |! P5 C( c t! a* K
: S/ F4 q% B, y0 v& z; B5 Z
) Y: l* C$ s) Z 这是什么汤啊? + W% u7 N+ i s: c/ x4 w& H
3 F. T3 X8 s( o' H
& Z3 O/ a- Q \
奶奶说:这是用鱼肉和羊肉混合后做的汤。鲜吗?
; `' A' s# p8 W! `* o- z3 o4 y) L6 B
. A0 a) U. Z3 [! g8 Z
我说,真鲜。
. l/ j9 K3 }" {+ r5 u4 q( d' [. E) c& o( ~; I* D
; L. P/ O+ G$ K r4 Z: F7 o 你再想想它为什么鲜,因为它是用鱼肉和羊肉做的!
j" b# G9 j* y- U
- B* G v! h3 x, H. J: m
. q3 i2 c0 b' O! q 这解释真是妙极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写错鲜艳二字。
2 g& w5 K0 h& r) f, j: h' k/ n6 C. Y ^
9 H, N! A$ W( c6 e7 ?# g" N8 @- I" J) l& a$ h
用现在的话来说,奶奶具有大专学历。她小时候上过几年小学,家里就不让她读了。后来碰上将要成为我爷爷的那个人,他极力劝奶奶随他到河北去读保定女子师范。奶奶同家里说时,遭到一致反对,都说女孩子读点书识点字就行,关键是要将针线活学好。奶奶不和他们吵,自己把自己关进房,拿了一块布一门心思地绣起花来。
0 Z' v& W4 D- q7 F# V3 M$ W# y* b9 b- e( m6 C8 O5 b
5 g/ _+ j5 C m( j5 n7 }8 m* `
她绣的是黛玉葬花,在房里一坐就是三天三夜,不吃不喝也不睡,饿了三天,越发楚楚动人,见到她的人没有不生怜的。长辈们没办法,只好发话任奶奶去。
1 Y2 q/ p% h) h, G$ S& Q/ N% n" w9 B0 x, o3 w
2 U7 c, ~( t9 `! A$ ? 奶奶毕其一生,最爱读一本《红楼梦》,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读了几百几十遍,她不爱贾母、不爱熙凤,唯独对林黛玉特别钟爱。她常常对我和妹妹说,年轻时,她将林黛玉当作自己的姐妹,生了父亲以后,她将林黛玉当作自己的女儿,现在她又将林黛玉当作自己的孙女。 ; i. Q% R& r' M
& J2 Y" U$ f! P3 @# S/ ?% q
% u4 Y+ N3 o# W. C0 o! }& ]. r 奶奶称赞女孩子时,从来只用一句话,“你长得真像林黛玉”。读《红楼梦》时,每逢到了黛玉葬花那一章,奶奶总是哭成个泪人儿,而一旦到了黛玉魂断潇湘时,奶奶便哭得死去活来,常常两天不思茶饭,只知道长吁短叹。 " ]3 w0 N1 w0 ], E- b
9 O" l% |& I k6 y' _
* s7 E* g. w* d9 W4 R 父亲长到20岁时,便开始领女孩子上门来请奶奶认定。奶奶看过之后,总是说,这是个王熙凤,那个是薛宝钗。父亲知道奶奶要的是林黛玉。他又找了一个女孩领回来。这之前,他请别人评价过,大家都说这是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谁知奶奶见了以后,却说她不是林黛玉,而是秦可卿。 + [! G/ ^+ K! \$ E; S4 v
8 L% F0 e, H/ ]/ }
" M9 w$ m. E) }* q! h 直到有一天,父亲将母亲领进家门,那时母亲刚从大病中恢复过来,脸上的嫩红还可以看出那痛苦的痕迹,母亲穿着一身素色衣裤,纤瘦文弱的样子,一出现在屋里,奶奶便忽地眼睛一亮,禁不住地走上来,拉着母亲的手,也不知是悲是喜,眼窝竟真的潮湿起来。不过,奶奶当时并没有称她什么,只是说了一句:这一生只要我在,就决不会再让你吃苦了。
, B; v; M1 o9 B" Y5 y ]& b" _& {$ u. a
& a( l9 Q- k! E! a D u: R/ N- B: I+ I+ ^: Y# F U/ l
母亲后来对我们说,当年奶奶讲的那话,她一直认为实该是对林黛玉讲的。天下的真女孩只有黛玉一人,这是奶奶毕其一生而得出的结论。 . x3 L2 Q( Y8 h, i6 Z
) T( `1 U2 ^: N+ N4 U0 z$ u6 n
a/ w7 j6 K. ^' A$ W[audio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