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5|回复: 0

★新★《我心目中的陈嘉庚》观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9 13: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播放了《我心目中的陈嘉庚》节目,打动了许多观众的心。本报将选登几篇学生的观后感,与读者一同缅怀校主陈嘉庚先生。                         1 U5 @; D% P- Q5 n. f2 N
: E& ]. |) D# P2 W. v$ u) {# @9 i1 I# K

% w4 h! I# o5 g0 X6 p: l  R                          追忆一位大写的中国人
2 c8 [; d" Y  F) A) y                                ■ 邱家埕$ f2 s  [7 ^* l& t$ o0 b
  过去的过去,回忆着追忆,而追忆是为了更好地怀念———" K8 o! H5 c! x3 T( X, A4 G
  每每经过校主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前,一种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用自己的毅力实现人生的忠诚”多么震撼的一句话,而它就是嘉庚先生一生最好的写照。
2 f% y; L! o3 W! e* f5 @) r  陈嘉庚先生是举世公认的华侨领袖、中华英杰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亿万中华儿女和海内外侨胞学习的楷模。早期在新加坡他在生意场上便大有成就,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倾资兴学,并募款支持祖国抗日救亡运动。“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这是嘉庚先生当年针对复杂的历史社会背景所发出的最真实的感叹!因此他走上了兴学报国之路,先后创办集美学校、厦门大学,为祖国培养了大批的栋梁之材。那么生活中的陈嘉庚先生又是怎样的呢?
8 j9 s3 M' [% U& f, P6 Y" Y  在我宿舍楼正前方的不远处有一座平凡的两层小楼房,但它却有着不平凡的魅力,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原因何在?因为其曾住过一位不平凡的大写中国人———陈嘉庚。
4 z+ y; N# q" G  初次踏入嘉庚故居,给我的印象不是惊叹而是疑惑,为何一位堂堂的商业巨子住的却是这样一座简朴的楼房,即小且暗,办事不便,但他却十分怡然。而当我参观完嘉庚先生的遗物室时,所有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遗物陈列柜里摆放着一双破旧修补过的雨鞋,嘉庚先生一直舍不得更换,它可是伴着他走南闯北的,走访过多少学校的建筑工地,它伴随着嘉庚先生风雨人生的每一天;那一个小烛台———一个用破旧的茶杯倒扣在桌子上并在其上放上蜡烛就做成的小烛台,就是它伴随着嘉庚先生度过每一个漫长、思考的夜晚。我仿佛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写字桌前,借着微弱的烛光在批文写章,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我仿佛看到他在烛光下给毛主席写有关鹰厦铁路建设的信笺;仿佛看到他在烛光下为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建设而不知疲倦地画图纸、查阅资- }. Y; v7 z3 s# r& _
料。透过淡淡昏黄的烛光,他看到了祖国的希望。挂在墙上的那两根手杖,一根手杖用金属做的底端已被磨坏了,而稍新的另一根则是他参加各种隆重的活动才舍得用。当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他拄着手杖走访祖国各地,走访着集美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应该用的钱,千万百万也不要吝惜,不应该用的钱,一分也不要浪费”这句他身体力行的座右铭是多么感人肺腑!* U* ]4 L9 m( o
  每次有同学或朋友来集美,我都会首先带他们去参观嘉庚先生的各个纪念胜地。虽说每个有关陈嘉庚的旅游地我都去过,但心里总觉得自己还没完全“参观”完,也不可能“参观”完,因为嘉庚先生留给我们的不止是这些看得见的东西,更多的是无形的精神遗产,而这是我们一辈子也学不完的。陈嘉庚先生留给我们集美大学的“诚毅”校训:诚以待人,毅以处世,它激励着我们实心实意,忠诚祖国,刚毅顽强,百折不饶地学习和工作,在社会上各个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 {! c  [( n( N3 @% `
  你,“参观”了这位大写中国人的传奇一生了吗?
/ [7 Q- H9 \$ o% @4 W" q6 \
8 q: q" J9 S0 c$ ~1 b6 u% w  S+ L3 z/ Y( R0 L! y

. W: \/ U0 Y  |# V4 D) y) [0 G; r$ D! P4 C# x. ~% l- R; Z5 \5 T# C
                             在集美,是一种幸福
2 i2 V+ e- k& a( T% O% N                                   ■ 冯 钰1 u2 W" S( l, g- X
  求学于集美大学的三年时光里,我瞻仰过嘉庚故居,感动于陈嘉庚先生的勤俭节约;我参观过鳌园,向长眠于此的校主致敬;我登上过南薰楼,流连于“戴斗笠、穿西装,东方压倒西方”的“嘉庚式”风格建筑中……因此,我以为我能介绍陈嘉庚先生的故事,我就了解他;我以为我积极践行“诚毅”校训,我就领悟了嘉庚精神。其实不然!当观看完《百家讲坛》之《我心目中的陈嘉庚》后,我才真正透彻地领略了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精彩的传奇一生及其伟大的爱国精神。  {8 n$ |( J: u# y2 [/ c. j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是毛主席对陈嘉庚先生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嘉庚先生一生的形象写照。* X5 j+ X3 H) C5 V# X8 L
  “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于教育。”陈嘉庚先生敢为人先,矢志办学,力图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从办小学到办中学,从办中学到办大学,他倾力亲为,甚至在面临经济危机时他选择牺牲自己的企业保住学校,这需要何等的胆魄和对家乡与祖国多深的热爱啊!  K+ K7 P9 F5 p. Z4 W+ ^9 h
  因了这份热爱,陈嘉庚先生不仅倾资办学,而且积极支持祖国人民抗日救国。从嘉庚先生认为蒋介石是“万世永赖”到他认识到“中国希望在延安”,我们看到了陈嘉庚先生求真务实的态度,他时时以祖国前途命运为重,忧国忧民。同时,从陈毅明老师泪花迷离的双眼中,我读懂了战争年代华侨们对祖国的热爱,曲折的滇缅公路上平均每一公里牺牲一条南侨机工性命,这个比率更是彰显了峥嵘岁月里的艰苦卓绝和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 o  x0 C# P' ^4 |& I( H4 @! ^) M/ w  财经学院西楼的水房管理员是一对在财经学院从事后勤工作近十年的夫妇,据他们介绍以前的学习条件远不如现在优逸,尚忠楼曾经是教室,后来财院扩建,才把教室搬出了这座富有东方特色的建筑,但一批又一批的财经学子在此勤奋认真学习,并传承“嘉庚”精神走上工作岗位奉献社会。他们常提醒学生们要忆苦思甜,珍惜嘉庚先生留下的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 K2 k+ V# c. L  精神穿过岁月的跫跫足音依然泽惠着我们,徜徉在集美学村中,前行在集美特有的方石板砌成的道路上,休憩于路旁笔挺傲立的树木的荫蔽下,我时常遇上络绎不绝地远道而来观光学习的海内外游客。他们远道而来缅怀一位老人,而我,能在集美学习,也是一种幸福。1 B& }: t* C) ]7 V5 H

7 S& `2 j; k% _  H* ~7 S
5 m5 G1 H" \1 j: M! v& `$ z; `* J/ z" @  i5 H8 k+ q

' j+ q- k. M( y. U! j                            一个时代的神话
. y6 q% H: n  p2 ~( d2 ?3 a+ |% i0 v                                 ■ 陈 武
; u0 ^* R% I0 t: k, m" _  有这么一位老人,他腰缠万贯,却节俭甚于百姓;他出身平凡,却将建设家乡、拯救国家作为一生不懈的追求。大是大非前的凛凛正气,和贯穿一生的崇高理想,让他的精神超脱肉体局限获得永生,让他的事迹在岁月长河中挺拔成不朽的神话。
4 F2 m7 O  S( M! `" p" K1 o! h8 K  作为商业巨子,他倾资兴学,受到国人无上的尊重;作为爱国华侨,当他归国慰问时,临时政府组织五十个团队,两千多人到机场迎接;作为华侨领袖,当他振臂高呼,三千余名华侨机工冒死回国,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敌;作为建国功臣,他应邀上天安门参加开国典礼;作为祖国永远铭记的好儿子,当他驾鹤仙逝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用最高礼遇为他送行。: l3 s0 T3 s4 Z, j
  之所以受人百般景仰,只因为他穷尽一生所有,为家乡、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理想,代表了时代的高度,他的呼喊,渗透了国人的灵魂,他的一生,在为理想打拼中定格成历史的光辉,传唱成后人永世的敬仰。
- Q; A; T( b# S. H* G/ i  V  这位老人,就是我们的校主陈嘉庚先生,一个用自己的毅力,实践一生的忠诚的大写的中国人。
" W1 [; b7 @4 P% i1 I+ [  过去,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觉得伟人远在天边。看了央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我心目中的陈嘉庚》后,我带着诸多疑问,翻阅了不少历史资料,我被那一串串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感动。* z0 K) x- B: h9 P' h
  伟人不是与生俱来的,最初,他只是个平凡的渔村孩子,出国奋斗十多年后,他成了举世闻名的橡胶大王。当他归国后,发现家乡遍地狼籍,少了熟悉的读书声和管弦声,而多了吸鸦片和赌博等不良现象,比起新加坡那发达局面简直天壤之别,他的心被刺痛,他想到,“国家之发展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于是萌生了捐资兴学的想法,办了私塾和小学后,顺其自然的办了中学,接着办师范和专科学校,以及大学。很快,他看到了人才的力量和价值,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办学意志更加坚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即使在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企业状况每况愈下,依然坚持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坚持“宁可卖大厦,也要办厦大”的信条。在危难时刻,在保持个人事业高峰和办学成果二者间做抉择时,他选择了后者,为自己崇高的人生追求倾尽所有。
9 F# L9 h! b& N% ?8 v, D! v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作家计算得知,嘉庚先生花在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资金,如果当时用来购买黄金,那么,这笔钱在上世纪末将升值到一亿美元以上,可见,嘉庚先生在兴学伟业上做出多大贡献。
6 |5 j! F/ S! _* x' C  付出换来回报,回报肯定付出,在循环中,个人境界愈渐高昂。于是,在祖国内忧外患、民族风雨飘摇时候,他把抗日救国当作新的天职,在众多华侨中首当其冲向国人输送抗日物资,并振臂高呼,号召广大华侨同胞加入救国行列。
2 B, S) W0 \# W/ M$ @( B/ v# T  人作为个体,为自己谋福利无可后非,但如果把这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那么人终究只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不可能融入社会,奏响时代最强音。陈嘉庚在获得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后,便把个人所得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祖国,在与国家同进退,为国人谋利益的艰难坎坷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P9 z4 `5 }( N  物质与名利的拥有,转眼便成过眼云烟,只有一种顶天立地的责任感,能够穿透时间的局限,在一生历程中永不凋零地激励一个人奋进。嘉庚先生的成功,就在于他勇于承担起建设家乡、拯救祖国的重任,把个人事业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从集体中获取不竭动力。
6 p  _- d& _9 E+ ^7 C# ?  是什么力量,让一位商人,把祖国建设与发展,当作毕生天职,为之奋斗终生?我想,是一个“情”字,如果没有早年对家乡的热爱,没有中年时期对家乡人民的同情,没有晚年对新中国的自豪,也许那条传奇的人生轨迹不会延伸成完美的神话。看似柔弱的情感与眼泪、感动,强过钢铁臂膀,在人一生中爆发出无穷动力。由情而生的一切动人事迹,又在后人记忆中长存,伟大的故事得以传诵和播撒,不断滋养着后人的情感世界。如果想到这点,就不难理解,是什么力量,让一位七旬老人在讲述嘉庚故事时,在演播室禁不住潸然泪下。- X( p( L" X% I: i; Q( `7 j
  相对而言,生活在和平而富足的年代里的我们,对过去太缺少了解,对人生太缺少思索和感动,我们的心灵需要注入一缕精神层面上的洗礼。我很庆幸,在即将离开集美大学时候,有机会用心领略嘉庚精神的魅力,在为自己确定人生追求时候,找到最合适的参照。我是国防生,明天,当我走进军营,为伟大的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时,我会很自豪的想到,自己在追随嘉庚先生,虽然所做贡献难以相提并论,但我知道,我们的奋斗方向是一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4-5-2 00:34 , Processed in 0.0853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