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99|回复: 10

即将逝去的辉煌 康太克斯相机经典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1 18: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6年其后续产品Contax II机型开始生产, Contax II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测距取景器的相机,可以更佳方便的进行对焦。同时最高快门速度也提高到了 1/1250秒,同样在1936年蔡司还在Contax II的基础上推出了内置测光表的 Contax III 型相机。这两款相机一直生至了1948年。  




Contax II
  从 1936 年开始,蔡司开始研制使用 35 毫米胶卷的单反相机,并且使用五棱镜作为放光材料,不过后来由于战争的原因,单反相机的开发一度停止,加上后期的盟军的轰炸,大部分相机不幸丢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雅尔塔条约蔡司的耶拿和德累斯顿全部被苏军占领,好在在美国的帮助下,蔡司的一百多名技术员工和管理人员被安全的从东德转移了出来,建立了西德蔡司。

[ 本帖最后由 世嘉续梦 于 2007-8-21 18:5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1949年 CONTAX S  在1949年莱比锡展览上,东德的 Carl Zeiss Dresden 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内置五棱镜取景的 35 毫米单反机 Contax S ,又在 1952 年展示了 Contax S 的改进版本 Contax D ,后期为了能更简单与西德 contax 区分,东德的 contax 相机逐渐改名为 Pentacon 。



Contax S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1953年 CONTAX IIIa  1951年,西德蔡司改进了ContaxIII 的测光系统,增加了测光表的测光范围以及灵敏度 并将其命名为 Contax IIIa ,在 1953 年,西德的卡尔蔡司推出了自己的单反相机― Contaflex ,使用叶片快门,装载了镜后测光表。可惜的是这一部相机并在没有取得市场成功。在随后几年内, Zeiss Ikon 又推出了 Contarex Special , Contarex Professional, Contarex se 等几款单反相机, Contarex SE 是 Carl Zeiss 最后一款单反作品,他使用横走式布帘快门,附带电子测光,还装有电子马达卷片器。



Contax IIIa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 1974年 CONTAX RTS  1974年蔡司在 Photokina 展上展示了其与日本雅西卡的合作产品 Contax RTS , ContaxRTS 在当时是一款非常先进的电子化照相机, Contax RTS 具有光圈优先以及曝光补偿功能,第一次使用了最高速度达 1/2000 秒的无级电子快门,同时还提供了 5 张以及 2 张连拍的卷片供选择。



Contax RTS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 1979年 CONTAX 137MD  1979年,卡尔蔡司和雅西卡又推出了小巧的 Contax 139Q 他使用石英晶体进行对快门速度控制,同时还具备 TTL 闪光测光,为了配合 Contax 139Q 的小巧体积,雅西卡还同时推出了一款 45mm f2.8 Tessar 镜头。1980年,雅西卡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内置马达的相机,Contax 137MD。
  



Contax 137MD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 1982年 CONTAX RTS II
  1982年 Contax RTS 的后续机型 RTS II 正式推出, RTSII 虽然外观和原有的 RTS 差别不大,但是其内部组件是经过全新设计的,他在原有的 RTS 基础上新增加了 TTL 闪光控制,石英快门以及取景目镜档板和钛金属叶片快门。
  



Contax RTS II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 1982年 CONTAX RTS III  1990年令人属目的专业单反机 Contax RTS III 正式推出, Contax RTSIII 首次在使用了真空后背的陶瓷压板,彻底解决了以往胶卷不平整的问题,号称第一次将卡尔蔡司镜头的全部实力展示在胶片上。 RTS III 同时内置专业的内置闪光测光表,可以进行闪光测光同时提供相应的读数。 RTIII 最高快门速度为八千分之一秒,闪光同步速度为 1/250 一秒,同时内置每秒连拍五张的卷片马达,这些使得他成为一款不折不扣的顶级专业单反机。
  




Contax RTS III
  进入九十年代后,日本各家厂商纷纷推出了有自动对焦功能的 AF 相机,不过由于卡尔蔡司拒绝在镜头内使用自动聚焦所需要的塑料等非金属材料,故 Contax 当时没有进行自动对焦相机的生产。不过在 1993 年雅西卡推出了一款具有对焦提示的 Contax RX 相机,能够在取景器内显示出对焦指示和对焦偏差。不过对焦时仍然需要用户手动调节镜头。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1994年 CONTAX G1/G2  康泰克斯在 1994 年,全新推出了一款可换镜头的自动对焦旁轴相机 G1 ,他的上市引起了极大地关注和赞扬。 G1 的做工处处体现康泰克斯的高贵与专业,其质量几乎无可跳踢,机身采用了镀钛的合金材料,镜头也使用金属材料制作。配套推出的 4 支镜头则使用了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特别设计的 T 星镀膜镜头。虽然说除了 16mm 是德国原产以外,其他皆为日本制造,但是经过各种权威测试表明该镜头成像名副其实的达到了德国蔡司标准,同时 G1 还可以使用转接环使用康泰克斯 T 系列的单反蔡司镜头。




Contax G1
  G1 虽然是一部小型的旁轴相机,功能上虽比不上单反相机但是丝毫不马虎,除了有着 4 支( 16mm / F8 ; 28mm / F2.8 ; 45mm / F2 以及 90mm / F2 . 8 )高质量专用的 AF 镜头外,快门速度也达到了 1 / 2000 秒,提供 TTL 闪光测光, 1 / 3 曝光补偿,以及一系列现代单反相机该有的电子功能, G1 为了采用旁轴取景所带来的像差以及固定取景器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Contax G2
  G1 采用了开普勒型实像变焦式取景器,通过特殊的装置显示 28mm 、 45mm 、 90mm 镜头的取景范围,并可自动补偿视差。不过 G1 并非没有缺点,上市后受到用户取景器偏小, AF 速度过慢等责备。康泰克斯为了满足广大用户需求在两年后推出了 G1 的升级版本拥有六千分之一秒高速快门的旁轴相机 G2 。同时也推出了 T* Planar 35mm f2 和 T* Biogon 21mm 两款新镜头。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 1996年 CONTAX AX   1996年雅西卡和卡尔蔡司推出了第一部自动对焦的康泰克斯单反相机 Contax AX ,令人意外的是, Contax Ax 使用机器背对焦技术进行对焦,在让用户享受自动对焦技术的同时又不用再额外花费去购买新型的自动对焦镜头,机背对焦技术的 AX 使得原有大量优质蔡司镜头可以直接使用。 Contax AX 的基本参数如下,范围百分之九十五的可更换取景器,中心重点式测光和点测两种测光模式,自动对焦采用 CCD 感应式 TTL 镜后检测系统。其快门为纵走焦平面金属快门最高快门速度为 1/6000-32 秒和 B 门,最高闪光同步为 1/200 秒,最高卷片速度为每秒五张。




CONTAX AX
  虽说康泰克斯的AX 的各项性能都非常的优秀,不过其机背对焦技术并没有被市场看好,所以导致 AX 在销售上并没有取得很好在成绩,不过这也加速了康泰克斯自动对焦研发的速度。
 楼主| 发表于 2007-8-21 1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 1998年 CONTAX 645  1998年,雅西卡和康太克斯向世界展示了拥有135单反性能的120单反Contax 645。




Contax 645
  高达 1/4OOO 秒的快门速度,同时配有六支( T* Distagon 35mm f3.5、T* Distagon 45mm f2.8、T* Planar 80mm f2、T* Sonnar 140mm f2.8、T* Sonnar 210mm f4、T* Apo-Makro Planar 120mm f4(ED)(IF)(MF) )超声波马达蔡司镜头。
发表于 2007-8-24 22: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xingfu 这文章以前看过了.......
:P 这拍子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和蔡司有点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4-11-23 20:48 , Processed in 0.0754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