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将升值7%? <br>
6 L5 R9 [5 m, ^& o: v# A发表时间:2005年5月11日8:47:50<br>
7 H# j# e5 F( s1 s( I<br>) G9 r1 k# B! O/ g
动不动汇率,注定成为今年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大的悬念。<br>
x/ i Q: z# c% H, X& D: C7 e<br>- E( m: g8 f& x- W4 |+ j
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人民币汇率调整方案的出台将“出其不意”。<br>
- E' E% r- a T) J<br>: t1 O/ {6 O* r6 o; a) A
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国内和国际压力大不是坏事,说明汇率改革应走得快一些,否则矛盾有可能积累”。<br>' }/ y* z5 S+ Z6 m# _& |
<br>1 u; n) q1 k' F' w" S& g
市场人士甚至预期,五一节期间人民币将升值7%。<br>: M6 s8 f1 _. r/ ?
<br># [5 R* o/ s6 W" ^
那么,目前我国汇率机制变革时机是否已经成熟?<br>
0 `% d6 T3 s6 K3 T3 {<br>
3 L# _: y8 s3 z! A& a; e! ^ 条件基本具备<br>- | ^( b+ g& J e' D7 G/ n
<br>4 o& p6 S- z* Q1 W# ]
专家指出,随着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推进,我国推出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国有银行的全面重组,提高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发展外汇市场,为汇率浮动提供市场基础;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为汇率的市场化创造前提条件等。<br>& q' c, r$ i: @: s) \
<br>" y0 [ F, f3 ?3 _7 P" E2 V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投资增速放缓,消费回升,通胀平稳回落,外汇储备充足,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而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回升,美元等主要货币不断加息,国内外利率水平逐渐拉近,美元汇率相对疲软。这些都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br>
" i: X7 i* C. m<br>( K, Q* i5 X; e
目前的问题主要是时机的选择。从汇率决策逻辑和过程来看,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我国更多考虑的应该是通过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外均衡,控制汇率风险。<br>. y M3 U3 D0 _) b+ ?0 B
<br>
, g) S% v% \/ P2 K9 w' {9 _# _0 H 专家认为,尽管作为改革目标的人民币汇率完全浮动,短期内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根据目前经济金融状况,逐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将汇率体制恢复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则随时可能启动。有权威人士透露,一旦变动,其幅度不过几个百分点,不可能达到10%。<br>/ ?: \6 C9 j' r7 b J3 G
<br>
# F4 k) }7 M# m 抛弃“浮动恐惧”<br>/ f* f8 c( v: d# t: E; D
<br>& ~% u9 W T8 k+ c g2 J6 D! y8 K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指出,在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上,现在应抛弃的是,新兴市场经常遭遇的“浮动恐惧”和“升值恐惧”。<br> m7 A; n' h/ ~4 n% x& e
<br>" G1 G5 K* q/ Z* c
无疑,目前形势下,扩大汇率浮动幅度即意味着人民币升值。<br>) y! G2 t+ ]2 E( e
<br>5 i7 } I/ K5 R- `
但专家认为,汇率犹如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许多好处。如,升值后进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便宜了,通胀压力将减轻;我国公民的购买力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国家外债总额将显著减少等。<br>
8 k |/ ?' t2 T) c" V. ?& d+ B$ G" A<br>6 F* B6 D$ _6 s5 B
更有专家分析指出,无需谈升值而色变。升值与经济停滞无必然联系,汇率政策并不是日本经济金融问题之根源。实际上,“广场协议”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经过短暂调整便进入了“平成景气”,1986年-1990年经济年均增长5%。同时,日元升值不仅没有削弱日本的出口竞争力,还促进其提升了出口产品结构、增加出口附加值和提高劳动生产率。<br># G4 V& O) m. H0 }
<br>
8 B9 G" @9 S8 S1 u g 抓住有利时机<br>( h- E9 O, ]/ S' `, {7 t
<br>
( K7 p C. n2 B# d, l9 Z 现在应该是改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时候了。因为,升值压力需要通过灵活的汇率政策逐步释放,而应防止长期积累。一旦集中释放,势必造成汇率大幅波动,冲击实体经济。而且,升值压力的长期存在还会造成持续的升值预期,进而制约宏观调控。专家认为,应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改革,并辅之以其它配套改革措施。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改革步伐。在增加汇率弹性的同时,还应切实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通过实现物价稳定,来支持金融稳定和汇率稳定。<br>% H+ Z: C: p: Z/ {0 T6 K
<br>: y1 w9 }" l( E* h; v: i. v s
如果当前不能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推进改革,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专家指出,尽管不能完全指望靠汇率政策来矫正国际收支失衡,但国际收支调节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价格杠杆而过分依赖管制政策,有可能造成市场扭曲。<br>9 z9 m2 ]" R2 Y4 G6 u+ U8 C+ I
<br>; r3 d- J1 L' n% ^8 ?. a3 y7 p: d3 k
由于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我国外汇供大于求,在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下,央行不得不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吞”进外汇,“吐”出人民币。结果是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基础货币也随之增加。尽管央行可以通过发行票据的对冲操作来平抑这种扩张效应,但受制于央行票据的有效性及日益增加的对冲成本,其对冲操作并非没有限度。最终有可能导致货币超经济发行,带来通货、信贷、投资膨胀,以及资产泡沫化的压力。<br>/ _+ m& Y! M: u3 L j
<br>
# |3 V7 I" b- a. g# M 同时,为平抑外汇供求,缓解升值压力,我国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方便企业持有外汇、鼓励资本流出的措施。但这实际上已导致管制效力下降。“中航油”等事件的发生表明,在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大量中资企业“走出去”可能埋下新的风险隐患。<br>
( P: l2 P1 {6 G) ^2 J<br>4 n2 w5 v H# b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市场压力存在着逆转的风险。目前,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人民币升值压力相对显著些。如果这时不动汇率机制,等到将来形势逆转时再动,则有可能重蹈拉美及东南亚国家的覆辙。因为贬值比升值的压力更可怕。 <br>1 p6 H+ F. b0 U# G6 r9 l
<br>! h" u" d% i8 h1 g6 l8 X/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