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回复: 1

病理性上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1 12: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看到一则媒体报道,称目前“业界”准备不再使用“网络成瘾”这种说法,改叫“病理性上网”。并且卫生部正在进行调研,确定它的诊断标准,一旦诊断标准确立,“病理性上网”就是一种病。 所谓“业界”,不知道是哪一个“业界”,是医务卫生系统,还是方兴未艾的“戒网行业”?我有一种预感——有人想将“网瘾”和“网瘾治疗”正规化、产业化。这让我想起经典小品《卖拐》,赵本山要想将卖拐事业进行到底,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范伟觉得“自己有病”。

打开百度,输入“网瘾”,你会发现迎面扑来的多达10个的各种网瘾戒除机构做的推广。由此可见这一产业的繁荣,也可以看到这股推动力量的强大,不仅有官方,还有商业机构、学术机构,以及那些焦急的父母。
“土豆”改叫“马铃薯”,这根本不改变事情的本质。但让我惊悚的是,如果情况果真如报道所言,在卫生部的标准出台之后,我成为“重病患者”的几率极高。我担心到时候家人拿着诊断标准,非得架着我去各种“教授”开的戒网中心,或者干脆那时候各大医院已经多出了一个“戒网科”,而我成为常客。
我每天呆在网络上的时间平均至少有10小时,我的工作、学习、生活,几乎都发生在互联网上。我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极高,身心均如此——查资料用百度,交流用QQ,出行要看谷歌地图,很多好朋友都源自网友……只要能用互联网解决的问题,我绝不求别人,也绝不用其他工具。用一些“标准定义”来说,“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这听上去有点像“精神病”,但我拒绝承认自己有病。但让人恐惧的是,对于“精神病患者”,他们总是拒绝承认自己有病的,“专家”说你有病,家人说你有病,舆论说你有病,你,就有病。
实际上,国际上对“网瘾”的研究早在1997年就被提出来了。学者葛尔?柏格定立的理论化病态并且正式承认了其研究价值。但10多年过去了,这一切更多还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很少切入到临床领域,也没有人真正将其定义为“病”。但在国内,“网瘾”在“业界”的关心下,很快上升到和“毒瘾”几乎相当的级别,涌现了各种流派、一批又一批的“强制戒除”机构。这是在妖魔互联网,也是在妖魔人性中的灰色部分。

实际上,如果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未来的互联网就像今天的电、自来水一样——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你却时时刻刻依赖着它的存在。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电瘾”、“水瘾”,未来“网瘾”这个词也将终将成为历史名词。
如果我真的不幸被认定为“病理性上网”患者,我愿意为这一群体代言,实际上在整个“网瘾”推动潮中,最重要、却最被剥夺话语权的群体,正是那些所谓的“网瘾”患者。
发表于 2010-4-11 13: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m29又是一个冠冕的新名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5-2-1 20:53 , Processed in 0.0503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