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蛋挞
台湾称为蛋塔,挞为英文“tart”之音译,意指馅料外露的馅饼。蛋挞即以蛋浆为馅料的 “tart”。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之蛋浆,然后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
2、煎酿三宝
这是香港人对三种同类的常见街头小吃的统称。做法与肉酿豆腐类似,是把搅碎成肉泥的鲮鱼肉酿在茄子、青椒和豆腐这三种食品中,然后放入油锅里煎,于是称作「煎」「酿」「三宝」。吃的时候通常会使用竹签串着,像吃鱼蛋一样。再醮上酱油。除了以上三种食物之外,间中会有鲮鱼肉酿大香菇、酿红肠、云吞皮、香肠、灯笼椒等。而一般街边小吃摊位出售的煎酿三宝内的鲮鱼胶(肉泥的鲮鱼肉),都会加入一定份量的面粉,以减低成本。
3、鸡蛋仔
香港地道街头小吃之一。以鸡蛋、砂糖、面粉、淡奶等造成汁液,倒在两块特制蜂巢状铁制模版的中间,放在火上烤成。倒出来的鸡蛋仔呈金黄色,有蛋糕的香味,加上中间是半空的,咬下时口感特别。由于香港推崇“少糖、少盐、少油”的健康饮食方式,食物味道会略显清谈,但也更显可爱了。
鸡蛋仔传统是由街边小贩以推车贩卖,近年亦有小食店制造,亦增设不同口味,如巧克力、椰丝、黑芝麻等。香港岛有一小贩以炭炉炮制充满蛋香的鸡蛋仔,有缘碰见别忘了试试。
4、车仔面
又名嗱喳面(「嗱喳」有龌龊、不洁的意思),是香港一种廉价面食。周星驰电影“食神”中有精彩的介绍。车仔面出现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较低的年代。贩卖熟食的小档挤满街道,贩卖车仔面的木头车中放置金属造的“煮食格”,分别装有面条和配料,配料通常有鱼蛋、牛丸、猪皮、猪红、萝卜等平价菜色。顾客可为面条自由选择配料,通常十多块钱就可饱吃一顿。
5、碗仔翅
香港常见的街头小吃之一,以前通常由小贩在街边贩卖,因以小碗盛载而得名。在从前,不少小贩向酒家拿些零散的鱼翅(俗称「翅头翅尾」),加入冬菇、木耳、猪肉丝、高汤加入味精、马蹄粉(或豆粉)等煮成。吃时通常加入胡椒粉、浙醋、麻油等调味,亦可以加入鱼肉、生菜丝等。现在的碗仔翅内已没任何鱼翅成份,只是由平价的粉丝代替,但特殊风味是不容错过的。
6、菠萝油
香港茶餐厅经典美食之一,也是特色的早餐品种,一般到了早上10点钟就会卖完,错过了就只能“明天请早”咯。菠萝油最好的吃法是将新鲜出炉的菠萝包夹上一大块冰冷的牛油,这样牛油就会被菠萝包的热力影响而溶化在包身的中间位置,包身会被溶化的牛油变成金黄色,而食用时菠萝油与菠萝包不同之处是能够吃出浓厚的牛油的香味。但由于加上了牛油,所以菠萝油比菠萝包的脂肪含量高出很多,切勿多吃哦。
7、云吞面
来源于广州,却大有后浪盖前浪之势。云吞的馅料以肥、瘦猪肉、鲜虾仁,加入大地鱼碎及蛋黄、调味混成。面条则是以面粉加上鸡蛋、碱水制成。云吞汤以猪骨、 大地鱼干、虾皮熬成。云吞一般是事先包好,到顾客下单时才煮熟。标准的云吞面做法是先把四、五颗云吞放在开水中焯熟,放到碗的底部。之后煮面,把面放到开水中煮数十秒煮熟后,放进冷水中「过冷河」,再放到云吞之上。最后加入热的云吞汤,放上少许切短的韭黄,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