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许多人都因人生的碌碌无为,蹉跎岁月,待到双鬓染上银发时而追悔莫及。人的一生约有35年的职业生涯周期(20岁~55岁),在这35年里,20~30岁属于职业准备和建立期,在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云:三十而立。这具体是指一个人应该在三十岁时首先要立业,找到事业的方向,奠定职业基础;其次要立德,要有做人的德行与品德;最后要立身,要有独立的人格和思维方式。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丽和绚烂的时节,这个时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以踌躇满志,奋勇前进;可以初试牛刀,大胆尝试;可以跌倒爬起,从头再来。然而大学四年与未来职场又紧密相连,因为今天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的成长周期被迫不断缩短,大学不再是象牙塔,不再是可以避风的港湾,而是职业生涯的前哨,是探索职业兴趣,找到职业方向,提升职业能力的实验基地。 大学生活是美丽的,但是很少的人能够真正欣赏到这种美丽;大学生活是甘甜的,但很少人能够真正品尝到这种香甜。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经历着一种共同的生活模式:大一的幻想与激情、大二的迷茫与躁动、大三的盲动与失落、大四的无助与悔悟。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是大学生缺少科学职业规划。没有规划的人生是盲目的,更是不断品尝挫败感。最初的激情在迷失方向的生活中很快变成了颓废,大学四年几乎是被动的学习和生活。我记得有一个同学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说大一很有激情,沿袭了高中的生活方式,但是到大二就失去了学习兴趣,等到大三时,一天能够保证吃三顿饭就不错了。由于大学没有目标,没有职业规划,毕业后三年内大约有60%~70%的同学跳槽,这其中有相当部分同学是盲目的,跳槽后更加迷茫,造成了后大学时代职业困惑。 职业规划是如何为在校大学生导航人生的呢?现在很多人对职业规划产生了诸多误解。有些人把自己的职业规划寄托于职业规划老师,认为自己去咨询一下就算是规划了;有些人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不需要规划,人生的变数太大,完全靠机遇;更有少部分人寄希望于听讲座,事后却不行动。其实,职业规划并非神秘,也并非简单。职业规划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可以操作的工具。
一个人如果要想做自己的职业规划,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内心具有职业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是必须自我主导人生发展。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发展寄托于父母,这样将磨灭自己的锐气,失去生活的追求目标。
三是坚持不懈的行动力。
再完美的作战方案也需要战士在疆场冲锋陷阵,殊死搏杀才可能获得胜利。同样职业规划也需要你具有永不言弃的精神,直至成功的行动毅力。 很多同学对职业规划一头雾水,虽然觉得很有用,但不知道如何规划?
职业规划对大学生来说需要把握三点核心内容:第一,职业方向,或者说是职业目标。方向错了,就会导致南辕北辙。怎样才能找到方向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职业机会。需要考察社会的发展趋势,企业组织的人才需求标准,从自己所学专业中找到创新点;
另一方面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深刻分析自己,发掘自身的潜力,找到职业发展的原始动力。
第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和单位愿意为你买单的重要根据,更是个人在人才市场上价值的体现。职业能力集中表现在为用人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需要专业成绩、社会实践、职业资格证书等外在证明材料佐证。
第三,人生营销。这个是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在众多人才竞争中,你如何脱颖而出?积极营销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与个性,结交更多朋友,积累人脉资源,以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职业规划是你人生发展中的指南针,为你矫正方向,让你穿过重重迷雾,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职业规划并非耽误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功,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通过职业规划,让你的大学四年更加具有方向性,让你站在高起点,目标明确,一览众山,行动迅速有力,成长更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