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4-13 0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术语解析
基本术语解析 1 x, W6 A' m/ k& ^
6 p. c' `" O: U9 t1 h4 F, Z0 H7 H" P6 r# @; ]& |
屏幕可视区域: 5 i6 f$ Z# C, ]
2 O( R( D1 k+ z4 V平常我们所说的17寸、15寸实际上指显像管的尺寸。而实际可视区域(就是屏幕)远远到不了这个尺寸。14寸的显示器可视范围往往只有12寸;15寸显示器的可视范围在13.8寸左右;17寸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大多在15-16寸之间。
: ?! O, E7 ]0 d* n" }$ T
: }8 e* N; a7 p. Q/ b$ K
8 p8 }7 R% i' Z, E. x2 k# M逐行/隔行显示: 3 P! \: D# h/ j* p
, Q4 \0 I3 |/ N% E }8 {% D) T8 u% ?. J
显示管的电子枪扫描可分为隔行(Interlace)和逐行(non- Interlace)两种。逐行显示是顺序显示每一行。隔行显示器在低分辨率下其实也是逐行显示的,只有在分辨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才改为隔行显示。在相同的刷新频率下,隔行显示的图像会比逐行显示闪烁和抖动的更为厉害。不过如今生产的显示器几乎已没有隔行的了。
$ r9 ?" M2 t& {1 `# _7 h
+ U) P4 X$ l: o. \: K- Z- G1 p" [% G" o- H) |3 m+ [$ J! X
) \- E4 N6 E- C2 t5 a. d* n6 R! C+ L
点距: 1 U7 [& I' s+ v* ?& Z
/ f8 G/ n( L3 p, F, i
点距是同一像素中两个颜色相近的磷光粉象素间的距离。点距越小,显示图行越清晰细腻,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也就越高。
+ @3 ^' c4 ^# c6 f+ M ?7 |( H2 [. O: r% l( V
: U# S$ E* _+ h" D- G9 M$ r
j9 [ U/ a3 H2 [0 A+ R; O# f画面刷新率:
% a I1 h( t, d( _7 j; B/ \) Y6 k$ ~5 C
即屏幕刷新的速度。画面刷新率也叫做垂直扫瞄频率(Refresh Rate),之所以叫做垂直是因为它的扫瞄方式是从画面上方第一条线一直扫到 最下面一条线,由于方向是由上到下,所以叫做垂直扫瞄.这个数字代表一秒钟更新几次画面,单位是赫兹(Hz),例如75Hz表示一秒钟更新整个画面75次.为什麽人们经常拿75Hz为例呢?因为在VESA的规格里就明文规定显示卡必须支援至少75Hz的频率才可以提供较稳定不闪烁的画面,不过目前VESA的规范又更严格了,它把最低频率增加到了85Hz ,因为85Hz才是比较实用的规格.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采用70Hz以上的刷新频率时才能基本消除闪烁,显示器最好稳定工作在允许的最高频率下,一般是85Hz。 4 K7 } O I4 T1 J W
3 Q* A* t: S# v! {: }
; e8 t5 M* q- ]) J7 A. z- O8 _1 j: s3 @1 ~
水平扫描频率:
- h. H. @ J8 {: Y* V1 o6 Z. W- n' {/ x# F/ B0 ^ S' L$ q* h
画面上所有水平线的扫瞄次数就是水平扫瞄频率,其计算方法是将解析度的後面那个数字乘上Refresh Rate,然後再乘以1.07,这个算法应该不难理解,就一个800*600 75Hz的画面来说,它拥有600条水平线,每条线每秒钟扫瞄75次,所以就是600*75,至于最後还要乘上1.07是因为800*600/75Hz是指眼睛看得到的部份,但是在这个部份的四周还有一圈眼睛没看到的部份称为Blank区域(没看到是因为它是黑色的),这个部份虽然看不到,但是显示晶片仍然要做扫瞄的工作,这块区域的左边和右边部份加起来(因为现在只考虑它的水平部份,所以只有左边和右边,这两边统称做水平空白区域)大约是整个可视范围的7%那麽大,7%只是一个大略值而已,不同的解析度或不同的Refresh Rate都会造成不同的结果,所以这个算法也只能算一个大概,并不是100%准确的. . ^/ T2 w2 T* u8 \+ v6 N
- d" W6 z# f$ K! l+ R P. R! z5 s. l0 d/ f* v$ T( |
; j2 _# @2 `( F8 r$ t3 w/ U7 q
显示频宽: ) `! e: L. l" G% d' A. Q
6 }6 O* e6 o+ K# g `0 p
即带宽,是画面上所有的点的扫瞄频率,也就是整个画面一秒钟需要扫瞄多少点,计算方法是将解析度的两个数字相乘然後再乘上Refresh Rate,同样地也要把Blank的部份算进去,所以要再乘上大约1.2-1.4(每家不同).
6 X1 {! F* Q( m# P' g# A" K5 {
9 y% d/ k0 c& d& a6 Y1 b$ \3 [2 s! G" R+ ~, r. f' X6 T( W# I! r
/ h$ Q5 {. A4 Z5 K行频和场频:
9 g8 i0 v. e/ b0 ?, b- R( N) A% R6 E" Z* b6 s8 E" I
行频指水平扫描频率(Horizontal Scan Frequency),一般在50-98KHz左右;场频指垂直扫描速度(Vertical Scan Rate),即刷新频率,一般在60-100Hz左右。这两者都是越高越快越好。 - a' p" F) h) S/ B/ l; F1 t
/ ?9 r3 y6 C4 ~" n
显像管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行偏转磁场的作用下从荧屏左上角开始,向右作水平扫描(称为行扫描正程),扫完一行后迅速又回扫到左边(称为行扫描逆 程)。由于场偏转磁场的作用,在离第一行稍低处开始第二行扫描,如此逐次扫描直至屏幕的右下角,便完成了整个屏幕一帧(即一幅画面)的显示,之后,电子束重又回扫到左上角开始新一帧的扫描。完成一行水平扫描的时间,确切地说应是从第一行开始至第二行开始的间隔时间(行扫描正程时间+行扫描逆程时间)称行周期,其倒数即为行频FH。同样,完成整个屏幕扫描的时间(场扫描正程时间+场扫描逆程时间)称场周期,其倒数即为场频FV。
( J3 N! G' {; G3 v4 L0 }: N: R7 B( v$ J/ x2 @, n& P
. h) t( Z7 A9 X1 ?9 f+ b7 y. i8 i
% M: m- q: e2 I% W分辨率: 8 I/ ?/ ~% j; [7 j1 o6 M3 H
@; B9 E9 f$ X9 L. w0 @
分辨率就是构成图象的像素和。分辨率越高画面越细,字体也越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