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张艾嘉的《爱的代价》:
1 W) N: N+ [ E, G: ?' g) |- K) U" @6 p/ e
& ~, e* z$ O! e5 @6 A0 c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 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 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我心中 虽然已没有他 , C7 U0 ^* s; b$ l
& H8 X" h( F7 ^6 x7 P
# {9 A( |3 h5 D5 Z' E3 n4 C
走吧 走吧 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 走吧 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 走吧 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也曾伤心流泪 也曾黯然心碎 这是爱的代价 ; g- o1 L. p, ~# ?- t8 a2 B
$ _% ]2 f* X, N. G% w- a* Q+ K2 t# s- `! d4 `
也许我偶尔还是会想他 偶尔难免会惦记着他 就当他是个老朋友啊 也让我心疼也让我牵挂 只是我心中已不再有火花 让往事都随风去啊 那些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我心中 虽然已没有他” + G$ y9 m D6 }8 Q5 O3 C
4 [ @* `2 o! x# Z! d
" w+ I1 f. [0 @) h; Q$ | s+ p 人们常常自问,是什么使自己变的不再天真不再有幻想。这些美好的感情是如此的让人怀念,年少的那份不谙世故带来的疯狂就叫做“年轻”。后来,人们因为某些事而长大——那就是“爱”!多么庸俗又经典的一个字,它带来一番风风雨雨的洗礼,让人憔悴并痛苦,于是,人开始懂得了许多,“学着自己长大”是最刻骨最稳固的收获。 % V. v1 J+ Q& z, [
: G1 v* V4 h! x, G
) |5 n! K3 s: p- n0 P 但是,喜欢这首词却是因为它怀旧的意境。看似坚强的感悟:“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背后却有着作者深深地眷念:眷念那曾经让他痛苦的事。因为,曾经我们无所顾及的做事,曾经我们勇敢的敞开心扉,曾经我们无比珍惜那一例例小小的细节: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回头。曾经,曾经…… + f2 ]$ s3 w/ m) ?* Z% R( L3 i
5 K7 x3 E! ?, @3 D+ b
7 A" g5 {# e* r- G% {/ s 一切都已逝去,人们已不再年少,只能在经历风霜的外表背后的脆弱心底,回味着“爱的代价”。
* B' c7 K; J: d- J8 b; L" H0 `( m6 D" z
' f% U. |' ~" H3 {2 ?3 _8 y 人是很会找借口的,他们会说,是因为社会的污浊使自己失去了纯真。但是,那份“污浊”似乎从没沾染过校园。象牙塔里,多少聚散多少离合。每个人都有一份珍藏心底的“宝贝”:《校园情》
& {9 N/ ^( a, o' i# J3 ^8 G
" j8 d9 F* J1 l# n! K' |8 [6 w
4 |7 j2 t1 c! m2 h, b“再望一望弯弯的小路 在摸一摸高高的白杨 毕业的钟声在校园里回荡 甜美的回忆在心中珍藏
e: X4 S; N& s C# ?
" k2 t( U2 ^* B0 D
3 G6 [' M6 b* v忘不了歌声悠悠荡漾 忘不了琴音淙淙流淌 忘不了中秋月下的遐想 忘不了新年欢聚一堂 2 c" W5 Q m- A5 ~
: B+ c2 ~ O+ } h2 o% i
; G3 O# T8 ^5 b$ p- J0 T1 ]忘不了老师两鬓如霜 忘不了老师殷切的目光 忘不了老师谆谆教导 忘不了老师慈母一样 ( ~ W0 z% A% Q) l
! h5 _6 n T* L. P; ?- ^
* M, o8 a* [+ ?0 r5 j4 v' |啊——无论再过多少年 无论走向何方 我们都会这样说 都会这样说 老师恩重同学情长”
: J6 f; \- V3 [$ J4 x$ x! t3 }% u& a3 `4 f1 q' n
' r5 _ ~9 b' E. H) k9 _- \" k% t
无论你是什么状态:悲伤、忧愁、烦躁或欢快、愉悦。当你将这“宝贝”挖掘出来重展眼前后,心思将会舒展,不开心转为开心,开心则多一份甜蜜。 & m B ~# k# _0 w# N3 h7 f" j
1 W I2 |) k4 Z# b. R, G) Z
. h) @( D8 h+ _$ W 校园里只有朋友间的聚会,为一场球赛一部电影陶醉争论;校园里只有风花雪月不带杂质的情谊;校园里只有奋发向上,真正地为爱国而学!人们把最真实最纯洁的一面都留在校园,安逸的生活在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后而消逝,如此对比叫人怎能不惊措怎能不留念?
+ v( u: [& u+ s, E. m3 R+ s' E
5 e0 ?3 G* C3 q/ m6 r1 V
在翻旧相片,在看同学录,在参加聚会,在回忆逝去时光时,人们通常都会有疑问:我也曾说过那么真诚的话?也曾做过那么幼稚无邪的事?也曾那么发自内心的热情过?终于又重新找到不戴假面的自己了。
& U G8 `3 S( {3 k3 t4 z" u% f% R' x2 g: |) r+ U% g; t3 K
: R+ t/ q1 v- f( U
如今的人们,都变成什么样了?社会究竟把人们怎样历练?
+ l& k6 F& @) U" b B; m& S: `
+ Q1 z/ u. T) X: ~3 V/ w$ \: K, s2 |# X! x
《红楼梦》是不朽,大观园浓缩一个社会,社会的万千人像又浓缩在一个个公子小姐太太丫鬟身上。从他们的命运遭遇就能看出社会把人都历练成什么样子。 + G A/ P M- ~' v' A
1 V5 ?/ k6 L* F* J( a
9 P4 T# G# z2 d! R
一切矛盾都是因为怨气所生。但碍于法律和制度,不是人人的怨气都能得到解决的,打人泄恨是犯法,所以,嘴便成了一个利器。报纸常登:骂人把人骂死的;用骚扰电话进行人身攻击;多嘴被告上法庭等等。为了那一点点嫉妒一点点“看不惯”,人人都要防备着怀疑着。流言不好当面散布就暗传,一传十十传百。打人留下的伤好了可以不留痕,败坏名声留下的痕迹却是刻心上的。
3 t2 c7 j8 `2 Q2 d% q
; p$ j3 q! h- p5 T9 f0 j/ a# a- o$ ^5 ~( v6 T3 W0 ?9 n, I
贾宝玉的知己之一晴雯不幸地被选为因流言而死的人。《晴雯歌》写明:“雾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都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 e; j3 G, u* g6 z+ j% G( e
! v, e7 Z. g }4 |
$ C/ a$ N0 ^* {2 x 晴雯因为“风流灵巧”,那些眼红的女人便用嘴来中伤她,诽谤流言传到高高在上思想陈腐却掌握着下人生死的太太们耳中,晴雯就只有惨死的份儿了。 $ u2 I! B7 C8 x* ?4 [& A
( M' l) D% ?* q2 T$ H( h
, e& F D6 r# e3 A6 r" w
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不能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忍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不是晴雯的错,人人都有理想,求发展是基本的自由,旁人不应去干涉。中国人本身就有个不会“欣赏”的个性,用怀疑戒备的心理看待一切。别人怎样怎样了,第一个想到的是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目前的利益,稍有不顺就去迁怒于人。这样还谈什么团结合作。 / ~5 y5 C! `" @4 R( I+ g
2 E+ l8 `5 ?7 w' m7 I/ q) q% f
5 T4 C5 J, h' x: ^
人们都太凌厉了,在社会中把自己伪装的像个刺猬。刺来刺去,却自己连身子都不敢展开,不敢探出头来呼吸了。
5 c9 [5 I: A# c6 o( t# g) o6 X- k% O: T; w! m# F$ D& `. {* E
, b9 R& c3 o$ s* J! s( ~8 i
但是,人又好像从没放弃过被解脱的希望。在经过磨难后他们渴望上天堂成了唯一的心灵寄托。 ) x" f5 B) {% F' m
$ g7 F8 Q5 E( |* e! { p" h
1 y. }+ Q% y# x: ?8 q3 ~ 《火柴天堂》诠释了这一希望: . o$ |0 f3 U; ]+ |: I
& C- I% ]' d; ?1 A# o8 E
5 T+ i7 R/ T* B! @3 ? o
“走在寒冷下雪的夜空 买着火柴温饱我的梦 一步步冰冻 一步步寂寞 人情寒冷冰冻我的手 2 p% F# L$ t0 P9 e
) s4 _+ q) C( W
# ]2 [% |* ^* i6 t
一包火柴燃烧我的梦 寒冷夜里挡不住前行 风刺我的脸 雪割我的口 拖着脚步还能走多久
5 {( Z( U9 n! X- h" m5 O5 `" a: l; K* v' @# o) U
: S3 W+ l5 e6 t! l7 X& o0 _
有谁来买我的火柴 有谁将一根根希望点燃 有谁来买我的火柴 有谁来实现我想家的呼唤 4 {: `5 ^8 G1 }" K! k' [- K3 U) [
. B3 ]6 J0 P; J' o0 t! P3 M' P$ n" g5 M# e9 O; r3 a
每次 点燃火柴微微光芒看到希望看到梦想看到天上的妈妈在说话 她说 你要勇敢你要坚强不要害怕不要慌张让你从此不必再流浪 7 k7 {0 \) g, z( Y/ H, j" d t
, W% `: ?. E0 Y( v% Y; M) W' P3 s! U$ M$ g/ b$ ]3 V+ l
每次 妈妈牵着你的手回家 睡在温暖花开的天堂——天堂——” 2 @: h% c0 g3 Y+ N- ]$ a: |! b8 b
+ c( `5 j9 g4 M+ _& L* B, q
4 x; A5 o/ _% v; D- A! y
这是一首由童话获得灵感作成的词,在童话里,买火柴的小女孩儿冻死之前看到了在天堂等她的奶奶,她便带着微笑闭上眼睛;在歌中,她看到的是妈妈在等她回家——回天堂。“死后到天堂”,是每个人的梦想,是人行善的最大理由,以求罪过被宽恕寻找失去的良心。
4 ^1 c, z) y% S& w: S
8 c, C6 ~0 V5 R7 g7 v) R) D- p% G; {5 _! c, ~: M8 a9 e
但是据说,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是在弟弟车祸去世后,再看这首词的含义就要多一层。
1 b5 m, \$ H5 z7 `" |# w _) a& Y6 \ u4 [( o& K9 ^, ]
; b3 V4 \9 H* x8 n* O0 q人的一生中要经过许多失襟之痛,在天意面前人类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无比渺小:手足离开,知己远去,双亲离逝。这是人类怎么报复都没用的,我们只有用心来祈祷他们上天堂,以求他们不再遭受到人类社会的残酷。从这可以看出人类自己对现实的失望,没有了这幻想般的寄托,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 x' Z( J5 w% l3 T
) \9 _1 X' g1 Y' L% |* v" f. k
+ s; c/ c, _" K8 A9 @这样做有用吗?在做过亏心事后以烧香拜佛来抵罪;在别人生前不去帮助不去理解等人死了以后再去祷告他们别下地狱去上天堂享福,这有意义吗? 8 M B- p1 W" O# F3 ~/ }
7 B: q3 H; t$ f
1 p, u/ j# J( e4 Z+ r# S$ o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行为也是人们的一种武器,来支撑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