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南谚语是闽南人民自古流传的语言精华,富有奇趣和哲理,有些和圣贤的格言意义相通而更简炼、更生动。它具有地方特色,往往在闽南人的口中出现,成为警世良言,发人深省。 " f( x' `0 w: u& [1 g2 k# F, l
1 \- L, T+ d) ` 兹举若干例子以见一斑: 3 a9 [% g; f4 J% W" l+ Q
十艺九不成。 劝人专心向学,不要见异思迁。孔子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意思和这句谚语相当。
" t$ P7 X4 Q4 Z8 F8 V) ?, l3 [3 |: I. P8 @1 J
一枝草,一点露。 意与“天无绝人之路”一样。人至穷极无赖时,往往悲观失望,以为到处碰壁,生不如死。其实求生机会很多,还要努力奋斗,自有时来运转的一天。
& s7 x: B5 `9 C$ H. U! G" x' Q9 o! j: Z5 |9 i
无钱拆药,有钱买棺材。 有钱该花就花,如有病该医就医,不要吝惜小费,酿成大祸。世事因小失大,屡见不鲜。5 h$ e+ `* k, c b
. x C4 x4 o2 n
臭头鸡仔随人啄。 劣迹昭彰的人容易招来世上猛烈的攻击。《论语》子贡说:“……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老子》也说:“为恶勿近刑。”都不如这句谚语说得具体生动。
5 m( G" z' z% Q+ B- R3 X2 h& R2 ^, G( r4 B& j" V# E
红轿扛不行,罩帕仔递(跟)人走。讥人办事不由正路,偏走歪门邪道。这句话兼有怪人“敬酒不吃吃罚酒”之意。 _8 ~: ~/ G4 z# ?5 {, ^
! E! }- ?* @8 }" z: Z. Z 大狗抓墙,小狗学样。 讥人家教不严,家长行为不良,给后辈做个坏榜样。在政坛上,更有一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倒是通行南北的谚语。 O, T% Q1 c$ ^% E2 u- U
* [ S: u6 I0 }
人心肝,牛腹肚。 讥人贪婪无厌,得寸进尺,妄想“富要富上天”。
/ l7 }( h4 m4 F9 f4 W7 t) N& }, F' z; K. v! m
翁婆翁婆,床头打,床尾和。 夫妻吵架是人间常见的事,劝人夫妻要互相容忍,万一发生冲突,也要以和为贵。 : k" ]' u3 t2 T9 f$ E
4 t* ~8 S5 X& p6 x: v 千金买厝,万银买厝边(邻居)。 古时孟轲之母三迁其居以教育孟轲。《三字经》说:“昔孟母,择邻处。”邻居成员品质的优劣,对自己家庭成员很有影响,重视家庭教育的人应特别注意所在的环境。 # s6 L# U" {6 y+ o7 m4 i6 I" w( a2 h3 q+ I
' S7 X6 m1 u/ W" W 三日无偷掠鸡就要做老大。 自己过去有错误,要时时反躬自省,不要妄自尊大,教训他人。老大,封建时代的族长。
0 x0 C" L- q3 e
# g& ~' \( t6 N& l2 f. \& E N 好天要积雨来粮。 劝人勤俭持家,要有所积蓄,以防不虞之需,不要超前消费,寅吃卯粮。 & U, _& B4 h# ]- q2 F: {
' f% m: r! C" m5 r/ U 稂不稂,莠不莠。 喻游手好闲、一无所长的青少年。 0 t- ]' h9 J/ j
+ V0 ?' p! q8 M6 B* P9 m 稳龟打拳头,出力不好看。 喻人不自量力,凡事爱攀比逞强,弄得心身俱瘁,大吃苦头。稳龟,驼背也。
% d8 L u( ]8 n5 t2 d1 X0 B9 ?& I0 j* |, H& {7 a
拣?拣,拣着一个卖龙眼。 戒姑娘们择偶勿过于挑剔。东不成,西不就,?梅已过,老大伤悲,只好降身相从,后悔莫及。 ( s& u0 T- w# @- i' w0 H
+ d. Y2 n8 _* k" x
大石也着小石擎。 这是古人的群众观点,等于“众擎易举”、“众志成城”的话头。
* \7 M7 N+ h7 g" ]% ^+ c0 c. a8 L8 S3 H6 C% M
幸猪灶,幸囝不孝。 幸,宠爱过甚。此句劝人对后辈要认真教养,不要溺爱不明,养而不教,或教而不严,以致造成不良后果。
7 w- h$ G8 I4 u! y( r+ E
/ E/ L' I" `) n& q; q% R5 P 多牛踏无粪。 喻人浮于事,做不出好成绩来,应精简机构,筛汰人员。 ; l" C, w$ m" |4 ?* s% s7 v
8 |8 s1 \% D+ R8 M5 p0 c2 Y" O
上列谚语,几乎都是警句,都是格言,是千百年闽南人经历甘苦生活所得的结论,具有熠煜可见的真理。和古书上所引的“窃国者侯,窃钩者诛”、“一斗米尚可量,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的谚语同样深刻,同样生动有力,触到人们灵魂的深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