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2|回复: 10

民间岁节琐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 16: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民间岁时节事是随着农业、宗教与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据历史记载,汉以前的中国只有春秋祭社神、三月上巳执简招魂及腊月祭百神四大节事。两汉时增加了元宵、冬至、夏至。魏晋后设重阳节。唐宋以后,才有端午、七夕、中秋诸节。由于道教、佛教的广泛传播,明清时代各种宗教节事如帝君、王爷、佛祖的诞辰,成道节日等也在民间流行。 1 c' L$ r. ~, {, `: @! s
    同安民间的岁时节事多且杂,几乎月月有节,一月多节。究其历史渊源有三:一是中原古农历岁节南传(如春节、夏至、冬至等);二是南传或本地形成的宗教节事,如上元、中元、清明、佛诞日、各类王爷生日等;三是同安本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之独有地方节事,如保生大帝诞辰、岳口“走康王公”、八月廿日祭陷城祖等。同安民间岁节习俗之调查与研究,既有助于历史科学特别是同安地方史的研究,且可直接服务于对外开放,统一祖国大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拟就同安民间重要岁节之习俗及其渊源作粗浅介绍。
3 ?7 Q' X# |: t, c& T1 L2 q* A. G$ j/ o, B' O8 L" [  m
+ L. o" |$ F; M1 g3 x2 g0 ^
过年之习俗& [, I  R  ~7 |  s+ u& F4 j( [! v6 L

% f; m6 B9 B9 @% B4 r  C2 }6 f5 G, H& q2 U
    同安民俗,过年从农历腊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延续至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结束,长达一个月。
# D" ]" B) x5 e/ D% M 0 H0 s6 T# s, {' T1 [7 k0 {; Z
    十二月十六“尾牙”。  “牙”即“迓”,恭迎之意。同安民间每逢农历初二、十六均要“做牙”,以菜饭果品奉祀社神(即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月初二称“头牙”为社神诞辰,腊月十六称“尾牙”,均特别加润饼、三牲礼祭。古中原以农立国,、对土地公奉祀最诚,有“春祈”、“秋报”古节流行。东汉后期道教形成,祭社神的农事节日演化成道教节日,唐宋以后,随北民大批南迁而流传闽南。明清时代,闽南地区人稠地少,缺粮严重,农业年成关系一家衣食生计,民间对社神礼拜更勤,不但村头田尾,乃至城乡家庭,都必设“福德正神”神位供晨昏膜拜,祭祀次数也由古时春秋两祭发展至一月两祭。不但农民,而且连同商家也以土地公为财神,“尾牙”要宴请伙计,一为辞岁酬劳,二为决定来年去留。东家在宴桌上必备一盘白斩鸡,鸡头正对者,意味来年解雇。被老板敬请鸡头者,都得卷铺盖。所谓“鸡头相对,伙计走路”。有一民谚云:“吃尾牙面忧忧(怕失业),吃头牙捻咀须(一年工作有保障)”。
7 p  @4 J& `# ~' ]' \& l- X    吃过“尾牙”,年关迫近,家家忙着搞卫生,办年货,主妇们更是夜以继日,故有“十二月工,无闲梳头鬃”之俗语。
7 E' d$ W4 _* ^$ W1 U6 j
3 E8 m, q6 \! F5 j* }    十二月廿三送神。  相传灶神(灶君公、司命灶君)是玉皇女婿,家堂五祀之首(灶神、门神、井神、厕神、中宵神)每年腊月廿四率家宅神上天奏善恶,以定凡间之奖惩,同安民间灶君神位有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廿三日零时正点一过,即以三牲、汤圆、麦牙糖、甜米糕祭灶。又甜又粘,糊住灶君的嘴巴,使他上天专言好事,隐恶扬善,不讲坏话。 - J: s* V3 M$ m+ ~6 z; c' T
    祭灶之俗源于中原。晋代葛洪《抱朴子》载:远古送神在夏季,至东汉,阴子方于腊月晨炊时见灶神现形,以黄犬祭之,累世暴富,腊月祭灶因而成俗。唐人段成式《西阳杂俎》载:“灶神名槐,状如美女”,是个英俊的小白脸,故中原地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戒。但明清时代,闽南地区人多地少,加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男子多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或经商,家中只能由妇女祭灶送神了。为安全计,灶神只好由小白脸后生变成黑脸阙咀(兔唇)的丑八怪了。南传灶神形象的变异,说明了“人创造神”。同安民间泥瓦匠有一把敲砖瓦的凹形工具,俗称“阙咀将军”,盖灶君之浑号也。
' A) h0 \4 {. h( d8 t( d
$ |$ w6 V( @& h, S8 g    十二月廿五“接玉皇”。  《县志》载:“廿五日俗谓天神下降察恶善,设香案迎之”。道教经典说:“灶君廿四日上天奏事,廿五日玉皇亲率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及诸天神巡视凡间,以验证各家灶君所奏之事,定来年各人之祸福。”故民间此日要特别安分守纪,不敢争吵胡为,要大扫除,争做善事以悦神降福。计家口,家禽家畜之数而熬“口数粥”,不得浪费粮食而罹祸。所谓“惜福得福”。此日可谓是古代民间的“精神文明日”。 , k* v, X+ X4 n2 _7 r8 c) P

7 {3 q% Y2 n, U$ N5 I$ I$ N    除夕廿九暝。  同安民间要祭祖,吃年饭,贴春联,守岁。
# J* S$ ]$ J! n4 g* p, O8 o" T3 z  Q1 h) f7 o$ J1 _
    除夕日贴春联以祭门神辞旧岁,源于远古中原神话传说:有猛兽曰“年”,每于除夕夜出而食人。“年”有三怕:一怕红颜色,二怕火光,三怕爆竹声。故民俗除夕以春联、篝火、放鞭炮驱之。“春联”由“桃符”演化而来。古代中原人民以桃木板绘门神像悬于大门两边驱邪,称“桃符”。汉代绘勇士成庆、荆轲,南北朝绘神荼、郁垒,唐代绘秦琼、尉迟恭,晚唐时加绘钟馗。至五代后蜀主孟旭自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联代桃符门神,是为春联之始。明代由于朱元璋的提倡,贴春联之俗才广传民间。同俗丧家不贴红,以青联代之,以示孝思。
% m6 s1 a3 h* i" a/ c
- n0 {; D2 T: E7 z8 c    除夕晚以牲礼、果晶、糕?、薄饼祭祖辞岁,礼毕吃团圆饭称“年饭”。除鸡、鸭、鱼肉之外,还要吃“滥蚶”(象征财福两旺)、“兜面”(象征子孙粘结和睦)、“米粉芋头”(象征人丁兴旺;像芋头那样快速繁殖)。并预留宿夜饭于大年初一吃,称“隔年饭”,意为“年年有余”。大门后立有连根带尾的甘蔗称“长年蔗”,象征日子节节甜。分年饭喂家禽家畜,祈来年“六畜兴旺”。吃年夜饭时严禁小孩出口无忌乱讲话,饭毕母亲常以草纸擦小孩嘴巴,意即小孩嘴如屁股,乱放屁不算数,如讲话犯忌,神明祖宗不可介意。饭毕由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大人要“守岁”,年长者意在“惜光阴”,年轻者意在为父母长辈延寿,旧时常以“讲话”或家庭聚赌守岁。至凌晨正点,开中门放炮拜“天公”开正,全家老小新衣新鞋,喜迎新岁。所谓“爆竹一声除旧,新年万象更新”。
9 N! K3 p* P! t# K  a9 j# k3 i9 @  a
5 b8 }6 m& D" h* U) X  Z) q$ }    正月初一“春节”,  称元旦,古称“三朝”(岁、月、日之朝)。敬祖祭神后,小孩出门玩耍,大人忙于拜年。先拜长辈亲族,后拜戚友,见面打拱,口称“恭喜发财”。家中备糕?甜点茶料待客。古人分身有术,宋代即以“正帖”(红纸名片即今“贺年片”)贺正。清代官场始行“团拜”。旧时同安民间春节有多种禁忌: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妇女不出门拜年,称“忌门”;女儿不准于初一回娘家,否则会吃穷娘家;不许打破碗碟,忌“破产”;不许动剪刀(忌口舌之争);不许扫地(忌去财运);不许吃稀饭(否则一年出行必遇雨)等等,这些禁忌大都已废。
6 ?4 b. k% s5 u) f6 j/ i. F( y' M
    初二子婿日。  同安古俗为女儿偕婿回娘家拜年之日,但当日即回,不得留宿,因初三同安民间视为“凶日”不吉。
: q+ m7 a" e9 Y1 H6 W! p/ D
3 ?6 V: e9 f* q0 ?; i9 J* L    初三“凶日”。  同安民间视初三为“凶日”,严禁出门访友。考其来历,一是道教以初三为“赤狗日”,赤狗为?怒之神,遇之不吉。又以初三为“小年朝”,例应在家祀神祭祖,故古俗初三不串门。二是纪念明代倭寇屠城之史事。传说明嘉靖年间某一除夕,倭寇由南门陷城而入,大肆掠杀,同安军民群起奋战至初二日才击退倭寇,初三日全城大出殡,为死难的亲属、兵民送葬,越年初三做“对年”,以后每年正月初三均要“做忌”,故同俗初三串门暗喻“奔丧”或“吃忌”,大不吉。四百多年来民间严守所制,厦门、海澄也有此俗。其实,了解初三“凶日”的历史内涵,完全可移风易俗,把初三作为同安军民反侵略胜利的纪念日,更有利于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U% W7 g' H6 }+ L
2 s: x, I0 r+ A8 H    初四接神日。  入晚后摆香案接灶神下凡归位。 ' L% a* r. K4 p8 Z7 x1 n% Y0 {( s

/ b+ o+ y0 I- l) d0 l9 h: ]    初五:  家中撤供,商家拜福神、关圣,开门营业。 0 Z' P- f! @5 G+ d; `0 k7 ]
& j+ y/ M# q8 i1 D% x
    初六:  道教节日,贺“清水祖师”诞辰。“清水祖师”为宋代安溪名医,造福民众,死后尊为道教神仙,闽南民间盛祀。 " `- E3 S+ }- @2 G

! N+ a' f5 \% P6 G  W1 H4 T( U! ?    初八:  道教称“顺星日”。认为每人各有一颗“本命星”,初八为众星会聚之期,民间于黄昏后备陶碗灯及汤圆祭“本命星”以祈福寿,此俗盛于明清,民国已废。 ) C# X7 a# h- U: N$ e+ c

- ~# m* c; z. F% ~, ^    初九“天公生”。  道教以是日为玉皇诞辰,古传玉皇为张姓成道者,晋干宝《搜神记》却载玉皇为外国王子成道者。民间备三牲、糕?、果品,于初九凌晨正点开中门敬天公,烧特制“天公金”,炮仗声彻夜达旦,隆重非常。旧俗初九禁晒妇女内衣,禁倒便桶,祭品必用阉鸡,否则视为“大不敬”。小孩跪拜后还在八仙桌下爬行几圈,以祈玉皇降福延寿。 7 p  t0 k' @7 Y! p# D

) |1 Z; I1 x, \" A( x) U- s4 y    十五“上元节”,  也称“元宵”,道教节事。《史记•乐书》载:“上元祭太乙”。道教以尧、舜、禹为天、地、水三官大帝。太乙为天官尧帝,传说诞于正月十五。同安民间以牲礼汤圆、果品拜祭。是夜为“元宵”,万户赛花灯,称“上元灯”。灯节始于汉代,汉时帝后于元宵夜开宫宴赏花灯,民间“放夜”一宵(不禁夜行)。唐代奉道教为国教,贺天官诞辰,放夜赛灯三天(十四至十六),始称“元宵节”。至宋,扩为五天,官民同乐,金吾不禁。同安民间还有舞狮、灯谜、布袋戏助兴,通宵庆贺。泉州开元寺之灯会,为闽南之最。
( ^* I: ^# E: d& ]- f8 H; ^! D
$ U# s7 o0 D  F( \; {0 g1 m* k    古时同安妇女有元宵迎紫姑(厕神)卜休咎之俗,今已废。 ! @. _7 m; ^. h9 C
    过了元宵节,年事就结束了。
2 s5 \6 E$ {& {1 F9 Y+ o. @& g# h+ A0 G  @: p1 {% T- m# u. W+ i8 w
    正月的节事还有廿日贺轮山“池头夫人”(俗称“注生娘娘”)生日,系明代自印度传入之佛教节日。是日同邑妇女携米糕、油饭上池头夫人庙行香,沿途向乞丐放钱物行善求福。今则男女不分,于是日上轮山行香踏春,交臂接踵,热闹非凡。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月的节事7 Y3 e( @/ H) m

% b0 T# r5 r: b! e1 Q$ S0 d
; G6 }7 P; V  T5 d  l0 J3 f     初二做“头牙”,庆土地公诞辰。
5 L1 B' x6 e& _% H3 E
1 i' W+ o- O) P+ R" g# _' B     十二庆“北山王”诞辰。  北山王即五代开闽王审知,立国福建,开发闽南,其子王延钧于公元933年升置同安县,千余年来,王氏后裔遍布同安城乡。北辰山位于古代泉同交通要冲,王审知派大将陈光远驻师于此,故宋代同邑绅民建“忠惠王庙”以祀开闽王。每年二月十二前后的十日内,同邑士民冒雨迎寒,上山行香,络绎不绝,至今如此。旧时还在庙前搭台演戏,“套宋江”以娱神。香客行香后还往往不辞劳苦,再上牛岭十二龙潭“照运”,仙宫求签。好古者则鉴赏朱熹“仙苑”石刻,明县令谭维鼎之“祈雨石”。 ; [# G8 B- B! D7 Y' m& O8 F. T7 l" f
1 ]2 L* A6 |6 B0 i
    十九观音成道日。  佛教节日,隋唐南传。观音为闽南民间最崇敬的神道之一,专为救苦救难之神。岁有三节:二月十九成道日,六月十九诞辰日,九月十九出家日。每逢是日,同邑群众成群结队到轮山龙山寺或各地观音庙行香礼拜,祈求保佑。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的节事. R$ C* [8 Z3 j% F

& G# t; d: [. w* \2 U' s. z6 i. J. T
    初三祭祖日,  俗称“三月节”。以三牲、汤圆、润饼、果品隆重祭祖。系中原古节事南传。
* l4 e# S  S: ^* u- I+ ?
9 S! d. _- ?! y1 C    初八“清明节”。  古代中原三大鬼节(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之一。相传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落难时,大臣介子推忠贞相随,曾割肉食之。重耳当了国君后,介子推不愿为官,与老母躲进深山隐居。晋文公为迫介子推出山,三月初八日让人放火烧山,介子推母子竟活活焚死在柳树下。当时介子推留下遗书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保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后人纪念介子推的高风亮节,设三月初八“清明节”以祀之。后演化为民间上山扫墓祭祖之日。同安民众于清明日前后一星期间上山祭扫祖墓,趁机踏春郊游一番。旧时清明节有赛风筝、射柳、插柳、赛秋千等游乐。现在盛行清明节公祭革命烈士公墓,富有教育意义。
/ \1 w! \$ O, _7 r8 I! V0 h" B1 J; W
    十五保生大帝诞辰。  保生大帝即宋初同安积善里白礁村民吴?(979?1036年),民间医圣,行医济世,倾资赈饥,济民无数,有口皆碑,功德达于朝廷,死后为封建帝王借重,明代加封至“保生大帝”,敕建白礁慈济宫以祀。道教也尊之为神,称为“吴真人”。千百年来,慈济宫香火鼎盛,广播台湾、南洋。同安民众每逢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诞辰,结队趋至白礁祖庙行香,至今不衰,且成为台胞、侨胞朝圣之目的地。
- x& ]( [) O3 s
5 m  F4 ^% @0 d9 u    廿三妈祖诞辰。  “妈祖”即宋代莆田湄洲女子林默娘,生前拯救海难,逝后尊为海神,明代封至“天妃”、“天后”,俗称“妈祖婆”,为闽台航海保护神。同安民间于是日及九月初九成道日均到“妈祖庙”、“天后宫”虔诚礼拜,还有结队至湄洲祖庙行香。观音、妈祖、保生大帝为闽台人民共奉之三大神道,显示了中华文化之强大凝聚力。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的节事
2 d0 e% p% F8 |' R8 H6 j
! r# p3 a& u9 A( n* f1 G
. x, e" M3 F/ ?  ~9 ~' v8 A    初一岳口“走康王公”。  这是同安民间独有节事。相传明嘉靖某年四月初一晚,倭寇途经岳口欲犯同安城。岳口村民携械阻击,并抬出村庙里康王爷神像上阵助威,倭寇忽视一黑脸红须、怒目圆睁的神道从天而降,后边天兵呐喊,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以后每逢四月初一,岳口村民要抬出康王爷神像游街庆贺,称为“走康王公”。 % K* g! p) ]% j& \) \
2 [0 s; ]$ ~7 B' [! B* U. k
     初八“佛诞日”。  印度“浴佛节”传入。民众至梵天寺行香,寺僧举行“洗太子”法会,庆贺佛祖释迦牟尼诞辰。释迦佛每岁四节事:诞辰(四月初八)、成道(腊月初八)、出家(二月初八)、涅?(二月十五)。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月的节事
2 ]" H# \0 q8 m" X% A+ u6 W5 y/ F! S, c2 D1 V/ F: {6 S

1 Y! [7 n' [9 O0 d: f    初一岳口“走康王公”。  这是同安民间独有节事。相传明嘉靖某年四月初一晚,倭寇途经岳口欲犯同安城。岳口村民携械阻击,并抬出村庙里康王爷神像上阵助威,倭寇忽视一黑脸红须、怒目圆睁的神道从天而降,后边天兵呐喊,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以后每逢四月初一,岳口村民要抬出康王爷神像游街庆贺,称为“走康王公”。 ! p7 q9 M! t! M! ^

$ q! D. ]. t# H+ ]% T: w     初八“佛诞日”。  印度“浴佛节”传入。民众至梵天寺行香,寺僧举行“洗太子”法会,庆贺佛祖释迦牟尼诞辰。释迦佛每岁四节事:诞辰(四月初八)、成道(腊月初八)、出家(二月初八)、涅?(二月十五)。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节事7 v% _2 _9 o4 c: c1 ^
- h7 J0 A) P) e+ `

0 j# X9 L9 F: U% d# _    夏至。  农事八大节气之一。因处于农忙中,故礼俗简单,家庭以食消暑食品度节。如食绿豆甜粥及“茯苓糕”消暑避疫。 . V( i, F8 h. \9 {
- A2 b) k$ ^  t- @, m) v
    初五端午节。  同俗要食米粽,赛龙舟,还有“河上捉鸭”,“水底摸鱼”等水上竞技活动,农村家庭常于大门首插榕枝、稗谷以避邪求福。俗谚,“插榕勇灵灵,插稗有吃有卖”。古俗小儿以五色丝线系臂曰:“长命缕”(系至七夕方解去),男子要饮雄黄酒,洗兰汤去邪驱瘟。午时在纸上书写全家人口生辰八字送水边焚烧,名曰“辟瘟”。
) v! q, ?  M  Q1 u9 p' h( x$ K0 m- e  ^    同安端午习俗系越、楚、闽文化交汇融合之结果。远古江南水乡,五月仲夏湿热多疫病,有“恶月”之称,故百越先民想出种种驱邪去祟的办法以避疫。“龙舟竞渡”即是先民们娱神驱瘟的原始宗教行为。很久以后,各地才依据信仰,注入不同历史内容,如江浙地区为纪念水神伍子胥,荆楚地区为纪念屈原,云南傣族则为纪念民族英雄岩红窝。竞渡时间也不一,唐在春季,宋在三月三,至明代为宣扬忠君守教,才下令全国统一在屈原投江之日竞渡,以纪念屈原忠君爱国精神。至于捉鸭摸鱼插榕贴稗之俗,则是闽南先民娱神驱瘟的遗迹,反映了远古闽南先民渔猎与粗放农业结合的生活方式。各地端午节习俗的渐趋统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加强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化。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月的节事
  F4 ^; @* o/ P( Z2 f* ]% c0 J  b5 C9 ^

3 I! s3 }( G' N7 q+ t! \  f+ B    初六“天晚节”。  以新谷、荔枝时果祭祖,以米粽祭土神,并给60岁以上的长辈做寿衣,煮面线红蛋祈延寿。
) X' Z2 q3 q6 h1 {* d7 Z0 l8 N: W) ~# _; |$ }( E
    十五“半年节”。  做米圆祭祖先并祀土地公。   T( i6 Q9 E; x2 F3 \( {
2 E0 I& l; s: G2 B( g5 d) t
    十八为马巷元威殿池王爷诞辰。  旧俗要赴马巷行香,做道场。传说明代一池姓进士往漳州赴任,道经马巷,遇瘟神散天花豆毒以疫民,池进士抢而吞之,登时满脸黑花而亡。马巷士民感其捐躯救民之德,立祠祀之,尊为“池王爷”,世代纪念。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月的节事
; F, v& @: e  v* B" k& K: p# H! i6 I' u' o' x2 t. O

# S) v5 A8 |+ m2 s8 c    普度。  道教以七月为鬼月,鬼门关整月开放,无主孤魂野鬼四处求食,故民间按村、镇、街、巷序日而供,使野鬼日有食而不为祟。 ' X9 [' d7 ~. j, _3 {

$ r5 i6 u2 W& a3 V* \# i* J    十五为“中元节”。  地官舜帝诞辰,旧俗朝元观大作道场法事,庆贺地官生日并超度十方无主孤魂。“普度”之俗不仅迷信,且铺张浪费,有害于国计民生,急需移风易俗,现为政府严禁。
7 O. @5 W" o. U# j' z: a0 w8 j& T
" v1 F) X! r! H4 Y    初七为七夕乞巧。  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古俗同安妇女用丝线穿七孔针赛巧,陈瓜果香案于庭中拜织女(天孙)乞巧。小儿拜天孙求聪惠并去“续命缕”(端午节所系)。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的节事4 W/ w; O8 b6 y) ~
: d4 Z5 F  r  T4 |
. {5 o9 \. j9 Z" F0 Z
    十五“中秋节”。  中秋为秋收之节。同安民间以牲礼、月饼、米粉芋魁祭祖及土地公,有远古“秋报”谢神之遗意。夜晚以月饼祭月神,全家“赌状元”。 # b6 U1 K+ Z. @. O  R! v3 t
    中原神话传说:夏代后羿之妻嫦娥于八月十五夜吃药奔月,成道为月神,故中秋为“嫦娥成道日”,民间以月饼拜贺,祈祝“月圆人圆,万事如意”。
8 L' P7 c5 l3 {& e7 s. |# U    同安民间中秋除拜月祈福之外,尚有纪念元末同安抗元起义的历史内容。相传:元末同安的白莲教徒以月饼夹带字条,传令各家各户在中秋之夜同时杀掉鞑子。这个传说,歌颂了同安先民反抗封建压迫,机智勇敢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富有历史教育意义,具有同安民俗的特色。
7 V& x  Z# \# T- ~( L# h    同安古俗有妇女中秋夜“听香”、“偷菜”之举。妇女拜月祈告后,出门便行,以最先听到之响声卜休咎,谓之“听香”或“听响”。姑娘于中秋夜可随意摘人之菜,谓“偷葱嫁好汪(夫),偷菜配好婿。” ) ^2 b( Y6 l5 v( V- j6 {: X

; D$ r3 W- M& S; Q6 O4 K$ k: \    廿六日祭“陷城祖”。  为同安独有节事,纪念清初屠城遭难之先民。《县志》载:清顺治五年(1648年)八月廿六日,清军攻陷同安,屠城四日,杀人数万。三秀山僧无疑大师率徒达因等六人昼夜背尸万具至轮山东麓焚埋,建“无祠亭”以祭,后游方僧人亘信大师路过,名其地曰:“同归所”刻石志之。每年八月廿六日,同邑士民结队上轮山梵天寺做功课,超度遭屠之祖先,并至五显桥头“同归所”公祭
 楼主| 发表于 2006-7-1 16: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月的节事
& r6 F7 H: E- h; C" h: y
! p: Z! s' O" ^3 H1 q: ^3 j8 g
2 A3 y, a/ P9 f     九九重阳节。  为中原南传之古俗。古人以“九”为阳之极,而“极必反”,“盛而亏”,故同邑民间忌“九”数,逢“九”不吉,老人逢九必超前做满十寿以避凶趋吉。九九更是大不吉,故须仿桓景故事,登高避祸。茱萸为避疫中药材,菊花于深秋独放,有顽强生命力,故民俗喜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以避疫延寿。此俗早已废除。 0 x1 R5 P1 U$ \9 h! q3 t2 J
. A5 c5 Y; Q, x
0 `* R2 @' `4 e4 r( Z. I
十一月的节事, o' h7 G! J0 O- {; n0 o& T
1 W. F: ]3 G7 {, j8 V" x

# t6 f7 r9 f( q. X& O4 v1 l% T    冬至。  冬至均在十一月,是日夜最长。周秦以十一月为正,以冬至日为岁首,称“小年”。六朝称“亚岁”。至今同安俗谚云:“吃过冬至圆,年岁长一年”。历代帝王均于冬至日至南郊祀天。而同安民间则于是日祭祖,祭品中必备红白两色汤圆。米圆性粘,象征“过小年合家团圆,亲族和睦”之意。 " x1 |/ [) T9 h7 }( m9 z) M
. r) G% |- Q" }
腊月的节事
) n2 A0 i" s) i  j" g# J  I
' t* T& ?3 _, T& h/ `% y
2 N- H* G; X  f$ J    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  同邑民俗要吃“腊八粥”,以红糖、红豆、桂圆、红枣、花生、生姜等八种作料配糯米熬粥而食,有驱寒暖胃之药效。是日信徒至梵天寺礼佛,寺僧以甜粥馈客。
发表于 2006-7-2 21: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发现你很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4-11-21 20:00 , Processed in 0.0524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