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民间岁时节事是随着农业、宗教与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据历史记载,汉以前的中国只有春秋祭社神、三月上巳执简招魂及腊月祭百神四大节事。两汉时增加了元宵、冬至、夏至。魏晋后设重阳节。唐宋以后,才有端午、七夕、中秋诸节。由于道教、佛教的广泛传播,明清时代各种宗教节事如帝君、王爷、佛祖的诞辰,成道节日等也在民间流行。 1 c' L$ r. ~, {, `: @! s
同安民间的岁时节事多且杂,几乎月月有节,一月多节。究其历史渊源有三:一是中原古农历岁节南传(如春节、夏至、冬至等);二是南传或本地形成的宗教节事,如上元、中元、清明、佛诞日、各类王爷生日等;三是同安本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之独有地方节事,如保生大帝诞辰、岳口“走康王公”、八月廿日祭陷城祖等。同安民间岁节习俗之调查与研究,既有助于历史科学特别是同安地方史的研究,且可直接服务于对外开放,统一祖国大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拟就同安民间重要岁节之习俗及其渊源作粗浅介绍。
3 ?7 Q' X# |: t, c& T1 L2 q* A. G$ j/ o, B' O8 L" [ m
+ L. o" |$ F; M1 g3 x2 g0 ^
过年之习俗& [, I R ~7 | s+ u& F4 j( [! v6 L
% f; m6 B9 B9 @% B4 r C2 }6 f5 G, H& q2 U
同安民俗,过年从农历腊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延续至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结束,长达一个月。
# D" ]" B) x5 e/ D% M 0 H0 s6 T# s, {' T1 [7 k0 {; Z
十二月十六“尾牙”。 “牙”即“迓”,恭迎之意。同安民间每逢农历初二、十六均要“做牙”,以菜饭果品奉祀社神(即福德正神、土地公)。二月初二称“头牙”为社神诞辰,腊月十六称“尾牙”,均特别加润饼、三牲礼祭。古中原以农立国,、对土地公奉祀最诚,有“春祈”、“秋报”古节流行。东汉后期道教形成,祭社神的农事节日演化成道教节日,唐宋以后,随北民大批南迁而流传闽南。明清时代,闽南地区人稠地少,缺粮严重,农业年成关系一家衣食生计,民间对社神礼拜更勤,不但村头田尾,乃至城乡家庭,都必设“福德正神”神位供晨昏膜拜,祭祀次数也由古时春秋两祭发展至一月两祭。不但农民,而且连同商家也以土地公为财神,“尾牙”要宴请伙计,一为辞岁酬劳,二为决定来年去留。东家在宴桌上必备一盘白斩鸡,鸡头正对者,意味来年解雇。被老板敬请鸡头者,都得卷铺盖。所谓“鸡头相对,伙计走路”。有一民谚云:“吃尾牙面忧忧(怕失业),吃头牙捻咀须(一年工作有保障)”。
7 p @4 J& `# ~' ]' \& l- X 吃过“尾牙”,年关迫近,家家忙着搞卫生,办年货,主妇们更是夜以继日,故有“十二月工,无闲梳头鬃”之俗语。
7 E' d$ W4 _* ^$ W1 U6 j
3 E8 m, q6 \! F5 j* } 十二月廿三送神。 相传灶神(灶君公、司命灶君)是玉皇女婿,家堂五祀之首(灶神、门神、井神、厕神、中宵神)每年腊月廿四率家宅神上天奏善恶,以定凡间之奖惩,同安民间灶君神位有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廿三日零时正点一过,即以三牲、汤圆、麦牙糖、甜米糕祭灶。又甜又粘,糊住灶君的嘴巴,使他上天专言好事,隐恶扬善,不讲坏话。 - J: s* V3 M$ m+ ~6 z; c' T
祭灶之俗源于中原。晋代葛洪《抱朴子》载:远古送神在夏季,至东汉,阴子方于腊月晨炊时见灶神现形,以黄犬祭之,累世暴富,腊月祭灶因而成俗。唐人段成式《西阳杂俎》载:“灶神名槐,状如美女”,是个英俊的小白脸,故中原地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戒。但明清时代,闽南地区人多地少,加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男子多离开土地,外出打工或经商,家中只能由妇女祭灶送神了。为安全计,灶神只好由小白脸后生变成黑脸阙咀(兔唇)的丑八怪了。南传灶神形象的变异,说明了“人创造神”。同安民间泥瓦匠有一把敲砖瓦的凹形工具,俗称“阙咀将军”,盖灶君之浑号也。
' A) h0 \4 {. h( d8 t( d
$ |$ w6 V( @& h, S8 g 十二月廿五“接玉皇”。 《县志》载:“廿五日俗谓天神下降察恶善,设香案迎之”。道教经典说:“灶君廿四日上天奏事,廿五日玉皇亲率三清(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及诸天神巡视凡间,以验证各家灶君所奏之事,定来年各人之祸福。”故民间此日要特别安分守纪,不敢争吵胡为,要大扫除,争做善事以悦神降福。计家口,家禽家畜之数而熬“口数粥”,不得浪费粮食而罹祸。所谓“惜福得福”。此日可谓是古代民间的“精神文明日”。 , k* v, X+ X4 n2 _7 r8 c) P
7 {3 q% Y2 n, U$ N5 I$ I$ N 除夕廿九暝。 同安民间要祭祖,吃年饭,贴春联,守岁。
# J* S$ ]$ J! n4 g* p, O8 o" T3 z Q1 h) f7 o$ J1 _
除夕日贴春联以祭门神辞旧岁,源于远古中原神话传说:有猛兽曰“年”,每于除夕夜出而食人。“年”有三怕:一怕红颜色,二怕火光,三怕爆竹声。故民俗除夕以春联、篝火、放鞭炮驱之。“春联”由“桃符”演化而来。古代中原人民以桃木板绘门神像悬于大门两边驱邪,称“桃符”。汉代绘勇士成庆、荆轲,南北朝绘神荼、郁垒,唐代绘秦琼、尉迟恭,晚唐时加绘钟馗。至五代后蜀主孟旭自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联代桃符门神,是为春联之始。明代由于朱元璋的提倡,贴春联之俗才广传民间。同俗丧家不贴红,以青联代之,以示孝思。
% m6 s1 a3 h* i" a/ c
- n0 {; D2 T: E7 z8 c 除夕晚以牲礼、果晶、糕?、薄饼祭祖辞岁,礼毕吃团圆饭称“年饭”。除鸡、鸭、鱼肉之外,还要吃“滥蚶”(象征财福两旺)、“兜面”(象征子孙粘结和睦)、“米粉芋头”(象征人丁兴旺;像芋头那样快速繁殖)。并预留宿夜饭于大年初一吃,称“隔年饭”,意为“年年有余”。大门后立有连根带尾的甘蔗称“长年蔗”,象征日子节节甜。分年饭喂家禽家畜,祈来年“六畜兴旺”。吃年夜饭时严禁小孩出口无忌乱讲话,饭毕母亲常以草纸擦小孩嘴巴,意即小孩嘴如屁股,乱放屁不算数,如讲话犯忌,神明祖宗不可介意。饭毕由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大人要“守岁”,年长者意在“惜光阴”,年轻者意在为父母长辈延寿,旧时常以“讲话”或家庭聚赌守岁。至凌晨正点,开中门放炮拜“天公”开正,全家老小新衣新鞋,喜迎新岁。所谓“爆竹一声除旧,新年万象更新”。
9 N! K3 p* P! t# K a9 j# k3 i9 @ a
5 b8 }6 m& D" h* U) X Z) q$ } 正月初一“春节”, 称元旦,古称“三朝”(岁、月、日之朝)。敬祖祭神后,小孩出门玩耍,大人忙于拜年。先拜长辈亲族,后拜戚友,见面打拱,口称“恭喜发财”。家中备糕?甜点茶料待客。古人分身有术,宋代即以“正帖”(红纸名片即今“贺年片”)贺正。清代官场始行“团拜”。旧时同安民间春节有多种禁忌:不许讲不吉利的话;妇女不出门拜年,称“忌门”;女儿不准于初一回娘家,否则会吃穷娘家;不许打破碗碟,忌“破产”;不许动剪刀(忌口舌之争);不许扫地(忌去财运);不许吃稀饭(否则一年出行必遇雨)等等,这些禁忌大都已废。
6 ?4 b. k% s5 u) f6 j/ i. F( y' M
初二子婿日。 同安古俗为女儿偕婿回娘家拜年之日,但当日即回,不得留宿,因初三同安民间视为“凶日”不吉。
: q+ m7 a" e9 Y1 H6 W! p/ D
3 ?6 V: e9 f* q0 ?; i9 J* L 初三“凶日”。 同安民间视初三为“凶日”,严禁出门访友。考其来历,一是道教以初三为“赤狗日”,赤狗为?怒之神,遇之不吉。又以初三为“小年朝”,例应在家祀神祭祖,故古俗初三不串门。二是纪念明代倭寇屠城之史事。传说明嘉靖年间某一除夕,倭寇由南门陷城而入,大肆掠杀,同安军民群起奋战至初二日才击退倭寇,初三日全城大出殡,为死难的亲属、兵民送葬,越年初三做“对年”,以后每年正月初三均要“做忌”,故同俗初三串门暗喻“奔丧”或“吃忌”,大不吉。四百多年来民间严守所制,厦门、海澄也有此俗。其实,了解初三“凶日”的历史内涵,完全可移风易俗,把初三作为同安军民反侵略胜利的纪念日,更有利于对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U% W7 g' H6 }+ L
2 s: x, I0 r+ A8 H 初四接神日。 入晚后摆香案接灶神下凡归位。 ' L% a* r. K4 p8 Z7 x1 n% Y0 {( s
/ b+ o+ y0 I- l) d0 l9 h: ] 初五: 家中撤供,商家拜福神、关圣,开门营业。 0 Z' P- f! @5 G+ d; `0 k7 ]
& j+ y/ M# q8 i1 D% x
初六: 道教节日,贺“清水祖师”诞辰。“清水祖师”为宋代安溪名医,造福民众,死后尊为道教神仙,闽南民间盛祀。 " `- E3 S+ }- @2 G
! N+ a' f5 \% P6 G W1 H4 T( U! ? 初八: 道教称“顺星日”。认为每人各有一颗“本命星”,初八为众星会聚之期,民间于黄昏后备陶碗灯及汤圆祭“本命星”以祈福寿,此俗盛于明清,民国已废。 ) C# X7 a# h- U: N$ e+ c
- ~# m* c; z. F% ~, ^ 初九“天公生”。 道教以是日为玉皇诞辰,古传玉皇为张姓成道者,晋干宝《搜神记》却载玉皇为外国王子成道者。民间备三牲、糕?、果品,于初九凌晨正点开中门敬天公,烧特制“天公金”,炮仗声彻夜达旦,隆重非常。旧俗初九禁晒妇女内衣,禁倒便桶,祭品必用阉鸡,否则视为“大不敬”。小孩跪拜后还在八仙桌下爬行几圈,以祈玉皇降福延寿。 7 p t0 k' @7 Y! p# D
) |1 Z; I1 x, \" A( x) U- s4 y 十五“上元节”, 也称“元宵”,道教节事。《史记•乐书》载:“上元祭太乙”。道教以尧、舜、禹为天、地、水三官大帝。太乙为天官尧帝,传说诞于正月十五。同安民间以牲礼汤圆、果品拜祭。是夜为“元宵”,万户赛花灯,称“上元灯”。灯节始于汉代,汉时帝后于元宵夜开宫宴赏花灯,民间“放夜”一宵(不禁夜行)。唐代奉道教为国教,贺天官诞辰,放夜赛灯三天(十四至十六),始称“元宵节”。至宋,扩为五天,官民同乐,金吾不禁。同安民间还有舞狮、灯谜、布袋戏助兴,通宵庆贺。泉州开元寺之灯会,为闽南之最。
( ^* I: ^# E: d& ]- f8 H; ^! D
$ U# s7 o0 D F( \; {0 g1 m* k 古时同安妇女有元宵迎紫姑(厕神)卜休咎之俗,今已废。 ! @. _7 m; ^. h9 C
过了元宵节,年事就结束了。
2 s5 \6 E$ {& {1 F9 Y+ o. @& g# h+ A0 G @: p1 {% T- m# u. W+ i8 w
正月的节事还有廿日贺轮山“池头夫人”(俗称“注生娘娘”)生日,系明代自印度传入之佛教节日。是日同邑妇女携米糕、油饭上池头夫人庙行香,沿途向乞丐放钱物行善求福。今则男女不分,于是日上轮山行香踏春,交臂接踵,热闹非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