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5|回复: 4

[震憾]朱总理答日本百姓问真相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9 21: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报刊版:朱镕基走进东京电视演播室
  (2000年)10月14日,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五星红旗的背景下,伴随着中国国歌步入日本东京广播电视公司(TBS电视台)演播室。在这里,朱总理在日本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筑紫哲也的主持下,与日本百姓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对话。
该电视台于1998年1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访日时,也曾成功地举办过同样的对话节目。
  此次慕名前来TBS电视台演播室与朱总理对话的民众共99人,为了尽可能照顾全面,该电视台还在大阪的一处日本式的“财神庙”里设立了20人的分会场。人员构成包括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公司职员、干部、农民、教师以及家庭主妇,年龄结构在20岁~50岁之间的占了80%,另有19岁以下的5人,六七十岁的8人,70岁以上的6人。
  朱总理先用三五分钟作了一个简短的开场白:1998年江泽民主席的访日,确定了两国面向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在日本国内,有所谓“中国威胁论”,另外,在历史认识、安保和台湾等问题上,日本有些言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在此背景下,“我是来做增信释疑、促进合作的工作,当然,这一工作不仅是两国政府的事情,还需要两国人民直接对话……不久前,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访问北京时,对我提出‘忠告’:这次与日本民众对话,你无论如何要满面笑容,提的问题越尖锐越要笑。这对我有点难(场内哄堂大笑),因为我平常讲话时表情比较严肃,今天我努力去做,尽量保持笑容,但不要让我笑得太勉强(场内笑),或者说笑得太可怕(场内笑),要是我笑得太可怕,还请多多关照(场内爆笑)”。
  对话首先安排的是来自因特网和传真上的问题。
  东京附近千叶县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书面提问:“我们班只有20人,可大家总是有各种意见,老是集中不到一起,请问13亿中国人的意见是怎样集中起来的?”
  朱总理回答:有3种办法,第一是法制方式,中国各级政府都有人民代表大会,他们的任务就是反映民意、监督政府;第二,除中国共产党外,中国还有8个民主党派,他们经常反映来自民间的意见,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第三是舆论监督,中国的舆论,特别是电视台,在反映民意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当然,我觉得我们还有不够的地方,我们要继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进一步反映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另一位五年级学生问:“为什么在中国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那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不是太寂寞了吗?”
  朱总理笑答:我也能感到,我自己家里13岁的独生外孙女很寂寞,但是“一个12亿5千万人口的国家,如果无限制的生下去,地球上不都是中国人了吗?”同时他也顺便解释了中国城市、农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政策实际上是有所区别的。
  一位年轻男性问:“总理是否因为自己严肃的面孔吃过亏?”
  朱总理回答说:当然,吃过很多亏。我这一生受过许多挫折,无法用一句话说清。
  一位年轻女子笑着问道:“我是京剧迷,总理是不是也喜欢京剧?”
  朱总理说:“我很高兴你和我有同样的爱好,我喜欢京剧所有的行当,我自己是学须生的,也喜欢拉胡琴,什么时候你来北京,我可以为你伴奏。”谁也没想到,这句话竟在这场对话的最后,引出了一个出人预料的结局。
  “听说总理有一段时间不喜欢会见日本客人?这是真的吗?”主持人发问。
  朱总理说:“不,(场内大笑)我愿意借此机会辟谣,我没有讲过这个话。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我认为会见客人的时候必要的寒暄和客套话是起码的礼貌,也是有情有义的表现。但是,最近几年,我会见外宾,包括日本的政要和朋友们是比较少了,这是因为我国内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我忙不过来。但是,比较起来,我会见日本人,还是比其他国家的外宾要多得多,可我不能做到有求必应,所以请日本的朋友们,我的老朋友们谅解我。”
  在主持人的调节下,也不失时机地穿插了不少中日之间不可回避的严肃问题。
  首先,该电视台在朱总理访日前分别在中日两国进行了一次舆论调查,其结果日本人在提到中国时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领袖,而中国人在提到日本时首先想到的是“山口百惠”、“东条英机”和“田中角荣”。对于此项调查,朱总理评论道:山口百惠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日本著名影星,至于东条英机,则说明中国人不会忘记侵略战争带来的伤害。田中先生对于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他。
  一位女性提问: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今年曾使用(对外国人带有侮辱性的)“三国人”一词,对此朱总理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在日本,像这样的提问,本身就带有对石原批判的意味。朱总理称:“我刚才讲过,中日关系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一些言论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我希望日本国内的舆论都应该考虑中日友好的大局,不要做刺激或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友好合作关系才能不断地发展下去。”
  随后,主持人筑紫哲也代读了一位51岁的广岛人的来信,信中提问说:我对日本过去侵略中国的残忍行为感到内疚,但如果中国没完没了的要求日本道歉赎罪,那么我们究竟道歉赎罪到何年何月才算了事?
  在日本,持这类观点的并非少数,电视讨论中也常常能听到这类的议论。朱总理回答:“我想提醒一点,在日本所有的正式文件里,从来没有就侵略战争向中国人民道过歉。只有1995年当时的村山富市首相笼统地向亚洲人民道过歉。因此不能说中国‘没—完—没—了’(朱总理特意加强语气,突出了这4个字)地要求日本道歉。道歉不道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希望你们考虑这一问题。”
  除了历史认识问题之外,在日本,受其国内部分舆论影响,一些人在台湾问题上认识模糊。
  一位17岁的日本女孩提问:“为什么中国要统一台湾?”
  朱总理耐心解释道:台湾历来是中国的领土,而且,二次大战后,台湾回归中国是国际上公认的事实,并且中国也确实行使了对台湾的主权。后来只是因为内战的问题,才造成目前分裂的状况,所以,台湾应该回归中国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现和平统一。全中国人民都希望看到统一,我们有最大的耐心,统一不会改变台湾的现行制度,对于台湾人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对话接近尾声时,主持人筑紫哲也开始频频发问,其中问道:“总理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是不是事实我不知道,但据说有过4次险遭暗杀的经历,祖先的坟墓也被炸。同时您自己也说过自己走在地雷阵上,听说还准备了棺材,要与恶人一起下地狱?”
  朱总理说:关于我有种种传闻,或者说传奇很多。我知道目前为止至少有11本关于我的书,我没有时间去看,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再去看这些东西,所以,关于这些问题,我觉得不值得一谈。谢谢。
  “有过自己走在地雷阵上的感觉吗?”筑紫哲也笑着追问道。
  “我在就任总理之初,曾在记者会上讲,哪怕前面有地雷阵,我也要勇往直前。但我没有说过已经踩在地雷上,我想我只是想表达一种决心。”朱总理用缓缓的语气解释道。
  从演播室内民众的表情能够看出,人们对朱总理的回答感到满意。
  最后一位提问的观众是在大阪分会场的女大学生,没料到她的问题是:听说中国人都喜欢唱歌,而且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朱总理的心中,最喜欢的歌是什么,可以的话,能不能唱一段?
  朱总理机智地笑一笑说:我最喜欢的歌是中国的国歌,如果我现在唱的话,大家都要起立,我想还是不唱的好。
  主持人筑紫哲也哪肯放过这一让朱总理当众表演一段的机会?他及时地接下话茬说:听说总理是位京胡的名家?
  朱总理回答“略知一二”。
  筑紫哲也随后以询问的口气说:“您愿意演奏吗?”
  此时掌声四起,朱总理眼看已经是无法回避。他此时似乎想起对话之初,与一位喜欢京剧的年轻女士的对话,于是马上说:“如果我拉的话,那位女士就该唱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接过了京胡,又说:“但我想如果你们不喜欢京剧的话,听我拉胡琴,一定会觉得很难听的,就像杀猪一样。”笑声中,朱总理说:“应你们的要求,我就献丑了。”于是随手拉了一段京剧的过门,引来全场掌声。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节目结束时间,朱总理在一曲欢快的京剧乐曲中离开演播室会场,演播室里靠近通道的人们争相伸出手来与朱总理握手,一位老人笑着用略带日本味儿但又十分自信的中国话说:“总理,加油!”,连喊三遍“加油”,算是在场的民众对与朱总理这场对话的肯定。
  这场生动的对话结束后,一些参加对话的民众被中日两国记者们围堵在电视台内,想听一听他们的感想:一位70多岁的老人称:中国有这样出色的总理,我们日本作为邻居感到很放心;一位主妇十分动感情地说:“怎么我们日本就出不了这样的总理?”一位东京大学的学生告诉记者:“这场对话我终生难忘。”
  10月15日,《朝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每日新闻》《东京新闻》等东京各大报纸都用较大版面较为客观地介绍了朱总理与日本民众的这场对话。《读卖新闻》把朱总理面带微笑拉京胡的镜头介绍给了日本读者,该报记者以《凡人朱镕基》为题,并配有“如果不搞独生子政策,世界上遍地都是中国人”、“因严肃的面孔吃了不少亏”等朱总理的话为副标题,详细地介绍了对话的主要内容。
  不过,同一天,日本《产经新闻》以《中国朱总理要求日本在正式文件中谢罪》为题,并配以“电视出演时用历史认识牵制(日本)”的副题,把一场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对话,变成了仅仅剩下:就历史问题再次要求日本谢罪、批驳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三国人”发言等干巴巴、冷冰冰的一段文字。在东京众多的报纸当中,难得有这样“新颖别致”、“独具匠心”的报道。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文责自负,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于 2006-8-20 00: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6-8-21 14: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个~`
发表于 2006-8-22 01: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8-22 01: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互访断了5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4-6-14 13:20 , Processed in 0.06633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