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都心知肚明,厦门的优势这十年来已快速消失,这十年也恰好是厦门闽南话的渐渐消亡,教育部门在几年前开始在校园禁止闽南话。现在厦门的报纸又开始在宣传闽南话。我是深有感触,特让大家品味,是否说的有道理。
厦门的优势说穿了就是对台的人文优势及独特的地理优势。闽南话消失为何导致两种优势消失?
一:丧失对台优势。
这好理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厦门与台湾同讲闽南话,闽南话在厦门消失,实际上是在割断两者的天然情感联结。试想如果以目前趋势下去,十年内厦门可能完全没有闽南话,而泉州却在大兴闽南话。对台工作重要据点的闽南地区中心地位是否就此让位给泉州,大家想想就可知道。
二:空有地理优势,经济发展不如人意。
其实政府教育部门对闽南话的态度,深层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要不要地方保护。说到地方保护,大家可能都很反感。但其实这是我们这几年所受教育的影响。我们祖宗的思想是处事要中庸,不能走极端。中庸就是中道。比如在对待闽南话上,中庸的看法是保护发展,同时推广普通话,两者互不排斥,极端思维是推广普通话就是要消灭地方话,保护地方话就是消灭普通话。说到厦门具体做法,就是我们在引进外地人才的同时要不要培养本地人才,在引进外来投资的同时要不要扶持本土企业,在引进外来工的同时要不要解决厦门户口人的就业。这些问题,大家冷静想想,是会知道现状的。反映在具体政策上,厦门的社保政策,本地与外来的两种标准,让本地普通人的就业遭遇巨大歧视,而此政策影响的就是厦门户口的人,外地人一转为本地户口,只要是劳动人民,立马享受就业歧视。此政策还造成厦门引不进企业,本土消费力被消灭。厦门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为什么我们无法出台有用的优惠政策,不敢学习别人的优惠做法,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现在我们常听到一种教育:厦门是中国的厦门、福建的厦门。这句话其实是错的,因为他完全没有考虑厦门利益。正确的应该是:厦门是中国的厦门、福建的厦门、厦门的厦门。
所以,我们要学会中庸之道,学会保护各种利益,学会利用一切优势发展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