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6|回复: 2

新手必修课主板BIOS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15: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IOS的字义上称为基本输出与输入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专责系统中各式参数设定,是放在主机板上一颗小小的快闪EEPROM内存模块中,这个一种只读的内存,需要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才可以修改或重新编译里面的内容,只要计算机一启动,处理器会第一优先自动执行存放在BIOS中的程序。
# G9 S4 E  ^5 z/ [. h  当计算机启动时变得很慢,或运作时跑的很慢,甚至操作系统都当机或硬件有异常时,可能和不好的BIOS设定有所关系,在本文中,我们会告诉你如何操控计算机的核心开关,让你的系统可以又快又好。
! J  z: B0 F1 Q: ~  下面一段称为「BIOS基础」的主题会涵盖BIOS的基本运作的内容,让你知道什么是BIOS,如何去运用,而且可以产生信心找到正确方法善用所有的功能,在称为「主要设定」主题中,会解释所有计算机使用者都需要知道的BIOS重要选项,而较利害的使用者可以直接跳到「BIOS微调」的主题,在那里你将可以找到一些隐藏的设定,得以驾驭一些尚未开启的高级新功能,清除不必要的功能瓶颈及系统的赘肉。
" I3 r7 l, ~" u( p+ ^9 Z& c  BIOS基础2 ~" J$ t- Q- L: N
  身为系统启动时处理器第一个执行的程序,BIOS会引导处理器认识主机板上重要的零组件,接着指引处理器在BIOS程序做完后接着去执行下一个程序,标准的范例会是BIOS直接去存取放在最先启动装置中启动区程序,一般可能是放在软盘机、光驱、DVD或硬盘机中的程序,启动区的程序会导入开机管理员程序,也就是让系统中的主要操作系统,例如窗口或Linux等系统紧接着执行运作。
# _, C* l, P  g' E* G& i* f  在系统启动完毕后,BIOS并没有功成身退,有许多计算机硬件会透过操作系统直接存取BIOS,让整个运作更有效率。% w# D# c$ {8 H( }* |& ]5 O
 1. BIOS版本+ d; t4 v  h7 z6 A$ l& z2 x! f
  每一块主机板都有专属BIOS版本,以处理其独特的硬件配备,最主要BIOS程序的Phoenix Award公司的BIOS,共有两种格式,你还可以在市面上看到American Megatrends(AMI)公司的BIOS。: F1 i1 A- ]! E; k  v! r
  而BIOS选单架构与所用专用术语的命名方式会因不同厂家而互有出入,事实上,BIOS选单在两个相连主机板世代中也或多或少都有差异,这也说明为什么我们无法在每一台我们所熟知的计算机中提供BIOS选单的精确完整的说明,就拿Phoenix Award BIOS来说,你应该可以找到一些符合你的计算机的设定,但是如果无法找到相对应的设定选单名称,也无需失望,大不了只是你的计算机没有具备该硬件配备或能力而暂时被关闭而已。
' S; Z8 H) h6 j  2. 进入BIOS4 d+ z( |$ ^0 S
  再计算机甫将启动时,BIOS会检验系统中的硬件配备,计算可用的内存空间,检查硬盘机或其它储存装置,你也可以在键盘上按下一个特定键而唤起BIOS设定程序,这个按键大部分是删除键(Del键),或有些系统喜欢用「F2」键,你可以在屏幕刚启动时,在最底下一行文字中找到类似于「」的讯息来判定,如果都不管用,那只好诉诸计算机或主机板的使用者手册,只要在系统开始启动之前按一下或按住不动这个神奇的按键都可以立即唤起BIOS设定画面。
* g- s6 A: D6 s7 [# @7 w  一旦按键奏效,BIOS会停止计算内存空间,随即启动主要BIOS选单画面,假若结果未如所料,请重新启动你的计算机,在试一试另一个按键,许多笔记型计算机会用「F1」键或「Esc」键,有时候你也可以试一试「F2」或「F10」键,甚至连续按「Alt」「F1」键也说不定有效。
& ~) P) D4 F# ]" J3. 使用BIOS设定
* Z$ c1 s% w2 O$ x  
  v3 r& B% D6 x" Q* `; t  K0 S" V7 Z/ Q! u
  BIOS设定程序:你可以使用上下键去发觉不同功能,然后按下Enter键进入另一个功能画面,以上是屏幕攫取画面。
# r* ?% H: d2 y8 H# B# Z  要进入某一个BIOS功能选项时,可以用上下键标示你要的选项,如上图所示,当你按下Enter键后,会进入另一个子功能画面或开启另一个窗口,如下图所示,如果你要修改所选择项目的数值时,你必须使用「+」或「-」键,以及配合「Page Up」或「Page down」键的使用为之,从主功能选单中,利用上述的技巧,可以让你优游于各式子功能画面或伴随的选单之中。% w! S$ @% E0 l) i/ E) r  O+ t
  $ H0 P3 X0 |& c- @' c  L5 t: N
" B. [. i( f9 A8 M+ I) l
  操作子功能选单:许多选项数值可以透过「+」或「-」键来调整,有一些其它选项也会引发另一个选项画面,以让你挑选,以上是屏幕攫取画面。; |7 x; J# p- K5 I" U, x
  以下是标准BIOS设定程序中不同选单所处理的功能项目的整理:) o" X4 ^; {# [
  • 在主菜单(Main)或称为标准CMOS设定的选单(Standard CMOS Setup)中,你可以设定系统日期与时间,同时还可以设定你的硬盘机的属性。
) C# g) r1 ?. X  \. ~  • 在BIOS功能设定(BIOS Features Setup)中,你可以做各种基本功能的设定。) I$ k& Z6 q- o: _* l7 e- ]
  • 在整合外围设定画面(Integrated Peripherals)中,你可以管理输出入接口以及附加系统功能。
! C+ M5 _+ j% A: ?  ]" S  • 在电源管理设定画面(Power Management Setup)中,你可以设定省电或电源管理功能。3 x( p  p6 R( v
  • 在PnP/PCI装置设定画面(PnP/PCI Configurations)中,你可以让你重新安排所有的指定PCI扩充槽的系统中断(IRQ)设定,如果你的主菜单找不到这个选项,你可以试着在Advanced选单中找找看。
! `" @8 z; ~1 j& _8 _& Q, e  • 在硬件监控设定画面(Hardware Monitor)中,可以看到系统所侦测的数值,这些包含处理器温度或散热风扇速度(用RPM表示),多半表示处理器或系统风扇转速,有时也会显示电源供给器风扇或主机板上其它风扇的速度。* w1 n- {% r; g) B" @/ N& E- y
  • 在导入出厂设定画面(Load Setup Defaults)中,可以回复系统成为出厂时的设定状态,将你先前的设定可以一笔勾销,这对不小心做出错误设定而造成系统一直出问题的情况特别有帮助。9 a- B+ D4 I+ Z7 ?: Y" T
  4. 离开BIOS设定
8 p' A! d- f' B0 e# O, G7 g3 p  在BIOS设定完毕时,你必须按下「F10」键,或选择主菜单上的储存及离开设定(Save & Exit Setup),有时候这个功能放在离开(Exit)选项之下,也可能叫做Exit & Save Changes功能,接着要让你选择「Y」或「N」键,「Y」代表储存这次设定,「N」代表取消这次设定,二者则一之后就会跳离整个画面。% ?# j9 Y, G, `' R
主要设定7 O8 u2 M1 m0 [7 C4 A+ |
  以下的一些设定小计巧可以让你更改计算机上启动顺序,你可以透过键盘上的按键或鼠标来启动你的桌上型计算机,也可以用在打开USB 2.0规格的支持,或解决系统风扇或硬件变更时所无法开机的困扰。  a; t0 J6 F: j
  5. 建立启动装置的优先次序
) C6 }/ v# G1 A1 M- v7 I    ~. e; E. g8 B! Y7 q
$ `) a  N* v7 z, c) M; H
  启动装置可以跳过由软盘机启动的顺序,直接选择硬盘机为优先启动装置,此图为屏幕攫取画面。+ p+ a5 f1 j, x. S
  绝大部分的计算机都会选择由软盘机为第一优先启动装置,这往往会造成不少时间的浪费,甚至容易引起感染开机扇区病毒的危险,而且今天的计算机已经没有必要由软盘机启动系统,让BIOS将软盘机检查关掉,省时又省力。
& O$ G- z. r# L- A8 i: f2 b9 j' M  BIOS能够让你操控从不同的周边装置中启动计算机,而且安排前后顺序,以下的设定让你的计算机跳离软盘机启动步骤,让你的计算机开机速度变快而且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9 p* A& V0 r1 C: H  首先请进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Boot Sequence」选单画面,跳至1st Boot Device选项,将软盘机(Floppy)变更为硬盘机(Hard Disk),如上图所示,有时硬盘机会显示为HDD-0的名称,这可以让系统启动直接跳至硬盘直接开机,无需绕一大圈从软盘机启始。
2 l& [2 k. t$ d' @: K4 f  这个改变之后,可以避免由软盘机开机的时间浪费,不过系统还是会花不少时间在开机时检查软盘机,使用者可以在Boot Up Floppy Seek选项中加以关闭而进一步节省整体开机的时间。( D& a. m# o5 V6 ~
  6. 快速计算机启动: T/ i/ O2 R8 q* Q
  这个改变不会停止在开机阶段检查新硬盘或其它储存装置的动作,如果可以排除这个检查,当然就可以帮助提升开机速度。
( W7 B! [1 m/ G8 [8 p  你可以这样做:除非你的计算机一天到晚都要更新硬盘机,否则你可以将搜寻硬盘的时间降为零,请到主菜单上的「Timeout」选项,将数值直接改为零。
8 _) d0 ~! a2 j/ u* U  7. 启动USB 2.0支持7 l+ H) F% @; r
  2 N) B; P# }& M1 ]

" ?% N+ L! u- a0 {' `  USB:如果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Service Pack 2版本,系统会要求启动USB 2.0控制器(USB 2.0 Controller),如上图的屏幕攫取画面。
4 s2 Q2 o2 J( y& |6 Q0 w  许多主机板上,USB 2.0控制器(USB 2.0 Controller)的安装造成系统只支持USB 1.1规格,主要的原因是因为Windows XP的操作系统本身,在安装任何Service Packs前,并不支持USB 2.0规格,以下的操作可以让你启动USB 2.0。+ d3 N) e: H8 S
  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简单的将上图中「Enabled」改为「V1.1+V2.0」即可,但是要使用快速的USB 2.0规格的先决条件是需要安装Windows XP的Service Pack 1以上的版本。
/ ~4 W. g4 ^& G6 [- }8 b8. 解决USB装置的问题5 F/ H# x+ _$ N  d) [
  有一些memory sticks拇指碟、快闪行动碟、支持memory stick的MP3播放器和USB硬盘机都会直接由USB插槽中汲取电源,如果不够电,当然就不能使用了,所以你要先确定你的USB接口是否可以提供足够的电力。
9 I3 ^" `+ M/ N2 G1 t8 r9 h  请你检查BIOS中一个叫做「USB 2.0 HS Reference Voltage」选项,如果可以找到而且可以变更,你需要将设定值从「Low」或「Medium」改成「High」或「Maximum」。6 s! ~0 f: C, k5 M) J% j1 Q
  9. 系统对电源不足或没有电时的处置+ i7 x( J5 [( g0 G( p* u4 n
  在电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功能选单中,BIOS会提供一个选项来决定当电源不足或损坏时系统的处置方式,这个选项有「AC Power Loss Restart」和「Restore on AC Power Loss」两种,做为电源中断或不小心意外而关机的应变方式,「Previous State」和「Last State」的选项中代表电源中断或关机时,计算机需要回复的状态,如果你设定选项为「On」或「Enabled」时,表示系统会自动重新启动,设为「Off」或「Disabled」表示让系统持续在关机的状态。" Q7 s- r1 X, d  h) N
  10. 监控计算机的健康
) P: }/ T4 X0 T  BIOS提供计算机工作时的适当运作环境讯息,这些讯息可以让你随时监控系统零件健康状况,这包括处理器、电源供给器和硬盘的温度状况,举例来说,处理器温度示警可以帮助你避免系统过热或因此而造成当机的状况。
9 _7 s! _  @& g- L8 i2 q) c  在「Health」或「H/W Control」选单中,你可以追踪到输入电压的变化或读取系统的真实内部温度,大部分的BIOS至少会告诉你处理器和机壳温度,其它还有包括硬盘机、主机板或处理器接脚座温度,有时你还可以读到处理器或系统风扇的转速数据。
$ q6 u7 u) S) S+ S11. 降低风扇转速的问题
  a; `! q! T+ t) W$ }  如果你的计算机无法启动,有可能是肇因于处理器风扇转的太慢,或根本就不转了,特别是对于热温调节高级散热系统(thermo-regulated high-end coolers)来说,因为温度非常低而风扇转的太慢或根本整个停滞时,会造成BIOS误判风扇故障发生,所以以下的BIOS修正就可以改善这个问题。4 M& d8 T  D/ q! V, H; q* ^" p
  请你将称为「CPU Fan Failure Warning」的选项设为「Disabled」,一旦你关掉这个功能,计算机在低转速风扇的情况发生时,还可以正常开机,当然问题会发生在第一次时你根本无法开机以启动BIOS设定,而出厂设定刚好又设在「Enabled」,不过这种极端的情况并不多见,一旦发生,你只好先换回传统风扇开机,做完修改后,再换回高级的风扇啦。
5 f) _1 }* f- r/ X  12. 防止系统当机7 j5 m4 C) J' Y  |( ^3 s
  现在的硬盘机能够侦测问题或一些故障征兆,并且做出损坏预警通知BIOS,这个功能我们称为自动监控及回报技术(Self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或称为「SMART」,当你启动「HDD SMART Capability」的功能会让BIOS送一个警告讯号给软件(例如Norton System Works或有名的SpeedFan免费工具软件)来告急,这些软件对潜在的硬盘问题具有早期预警之效,使你提早做出对策。8 j6 B3 \0 \/ h5 Z7 P& `
  13. 使用旧的打印机或影像扫描仪
5 n) l" S1 o+ L0 m6 P' ?  
0 P, ?: s3 F' z, u/ M& V  k4 {: E9 K$ M3 y; r* Q% {* ]7 U
  并行串行端口(Parallel port)中设定为「ECP + EPP」,可以得到最快的并行串行端口通信速度,如上图Screenshot F的屏幕攫取画面。
  `- D/ p# y+ ^$ L% X# d  计算机上的并行串行端口(Parallel port)或称为打印机接口一般都设定单方向沟通的方式,几乎所有并行串行端口装置都适用,不过缺点是数据传输率慢到100 kbps,下面的技巧可以让你加速到1Mbps的速度。
2 w$ |* Q, L0 b% t( b+ `  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将设定换成「ECP」(Extended Capability Port)或「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事实上,你常看到的会是此二者合并一起的单一设定,或称为「ECP/EPP」。- F$ m, S9 `  V
  请注意:如果你的打印机和影像扫描仪共享一个并行串行端口,这时很容易造成设定上冲突与麻烦,为了可以保持高速数据传输的优点,你会需要另一片PCI适配卡来安装第二个并行串行端口,可以让其各司其主,也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改采USB-to-parallel-port的转接器以服务不同的需求。' C3 r, {) ^# n0 u( t
2 s, |$ o4 U) o
[ 本帖最后由 戒律 于 2008-7-29 15: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5: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BIOS微调
" \; p( N4 O% x1 X$ L; C  在接下来的这个主题中,我们要让玩家型使用者可以找到如何提升速度极限、加速显示卡、发挥处理器淋漓尽致的功能、精调主机板系统和压榨出内存最佳的效能。
* F9 p7 v' p+ c0 g6 {% F: h$ T% g  14. 在启动时显示POST(Power-on Self-Test)执行结果
5 V3 J2 y$ r7 Q8 m/ X2 X4 p  计算机开机时,往往会很快闪过系统厂商的彩色商标就一笔带过,到底做了什么也一无所悉,事实上你可以让这段系统初始测试的结果在屏幕上现形。! ]& P1 A; p( r' b! d/ s  \  |
  请到「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单中,在一项称为「Full Screen LOGO Display」的功能中,将其关闭(Disabled),这样下一次开机时,你就可以在屏幕上读到计算机初始化过程中所做测试的所有结果。6 W3 b  A$ V6 p2 F2 e
  15. 用两倍速度开机
5 N; H2 E1 ^% o- H, B- M  这个小技巧可以让你的计算机在开机时跳离许多零组件检查的繁琐过程,例如内存空间检查只要花一次,而不是老是要跑三次检查,这样无形中你就省了两倍的时间。, z4 _( E9 o' o5 Z5 |7 _3 X
  只要从「Advanced」或「Advanced BIOS Features」画面中,启动「Quick Power On Self Test」或「Quick Boot」的设定即可。
$ @9 }& {3 m6 t" R" _  请注意:如果做了上述的转变后,导致产生任何硬件问题发生时,那你就必须把它改回来,这可以让BIOS帮你找出到底哪些地方有问题,你才可以找到对策。
/ P# k, R  f6 K0 M" y& W  16. 启动正确的显示卡1 C) y- s' x" `1 a( w" Z, {, {
  BIOS会尝试帮你决定哪一片显示卡来使用,事实上根本不需要,我们可以自己选。$ W4 K0 W4 b1 A" _1 m; Z
  在选单中可以找到标示为「Init Display First」的选项,有些不同BIOS版本或许叫做「Primary VGA BIOS」或「VGA Boot From」名称,如果你用的是AGP显示卡,请选「AGP」选项,如果是较新的PCI Express显示卡,那就要改找一个泛称为「PEG Port/Graphic Adapter Priority」的选项,并且将内容改为「PEG」才能配你的PCI Express显示卡。
: }/ W3 f/ @$ H* D. b17. 关闭不合用的显示卡设定+ w/ i+ J& ]6 J7 Y& \" K) E4 |
  $ c. I, l0 F5 r2 Y( [
  c. C4 Q* ]+ X$ U' l8 F
  BIOS暂存(Cacheable):这个设定有助于改善MS-DOS的效能,如上图Screenshot G的屏幕攫取画面。- h( @; X" _2 D( j9 @
  「Video RAM Cachable」和「Video BIOS Cachable」选项可以让你的显示卡在DOS环境下提升速度,不过在窗口操作系统下就失效了,所以没有什么用。
/ E! k4 ]' {% a2 w  ]  所以将「Video RAM Cachable」和「Video BIOS Cachable」关闭,如果看到「VGA Palette Snoop」选项,也一并加以关闭,同时像上图所示,你也可以大方的将「System BIOS Cacheable」关闭,因为开启后,也不能得到多少加乘效果,甚至还会造成系统稳定的负面冲击。+ Q6 {( G8 a/ \2 N. f; X
  18. 安装材质内存
+ D* U) j$ s3 L  n8 `2 w  在「Graphics Aperture Size」选项中(有时会写成「AGP Aperture Size」),原来是为了帮助AGP显示卡在使用系统内存画出显示材质时,能够更有效率,于今来看显然已经过时,现今的显示卡动则安装128MB甚至256MB的视讯内存的配备,而且视讯内存的速度比系统内存更快,所以以前希望设定一半的系统内存容量的金科玉律,今天显然早已过时,现在只要酌量即可。' H# `9 E) }- l1 ?. j
  所以在「Graphics Aperture Size」或「AGP Aperture Size」设定128或64 MB就够了。
& N$ j% r& t  V+ m$ b$ {0 y9 G6 Q  19. 修改频率设定) _6 T+ N& N- Z, |7 k: L7 c
  这个小技巧用来防止前端总线(FSB)超频而造成AGP显示卡产生问题。
3 w. p, S* Y0 `  在「Video BIOS Cachable」(或有时称为「AGP Clock」)的选项是用来提供主机板厂商超频的设定,如果你可以看到这个选项,请设为「Fix」,这可以预防前端总线超频时,也连带将AGP显示卡自动超频,而如果选「1/1」,表示AGP显示卡和FSB跑相同频率,而「2/3」表示AGP显示卡的频率只有2/3个FSB速度,也就是当FSB跑100MHz时,AGP显示卡只有66MHz的频率速度。
' D. }" t! Q2 j, P. w& W20. 提升AGP频率- h2 u8 Q  T  W7 b$ T
  
' }* f7 v3 ~4 s/ X; ~
; Z2 T! n- q+ v6 a$ ^  选择提升AGP频率虽然可以增进效能,但是也有后遗症。8 ]' C& H/ h( V" T" r6 S
  有一些主机板允许AGP频率增加,在「AGP Frequency」数值上每次增增减减,需要重新开机来确定能否使用,配上一个3D射击游戏来比较是否稳定,如果发现状况,再回到先前的设定即可。
0 U$ f$ b* P0 E( u" x0 U  n  21. 提升AGP电压等级1 F0 U7 q9 M! T+ f0 W9 Q
  调高频率速度会造成耗电量增加,以下的设定可以让主机板上显示卡插槽的输入电压提升。9 l0 H$ @! i1 S. K- `! F
  「AGP Voltage」选项可以让输入电压以0.1伏特的步阶提升,之所以做这个设定是为了解决AGP频率增加造成的系统不稳定。1 @* |) {% Y; f( K/ b+ q+ D' X; k/ c
  请注意,某些状况下,设定太高的电压值会烧掉显示卡,如果你增加输入电压后,发现没有效果时,一定要再改回来成原先的电压,然后再调低AGP频率,必须确定回复成以前的稳定状况。
  s: @% V3 x* C/ @! h; y% V  C# y! m  22. 启动处理器缓冲存储器的等级3 h2 Z$ r, d# w, G; Y0 Q
  ; t% C( W$ x# Y

1 X& G- Q% ?; U5 ]. i( U, ~5 C' `! l  启动处理器快取等级,无论是放在1、2或 3,都可以有不同的效能提升层度。2 L6 A4 ]/ E1 U! C9 d
  当处理器速度愈来愈快,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等待数据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比较快速的内存应运而生,处理器的高速缓存扮演一个被放在处理器与系统内存之间的重要角色。+ W' ?6 O) _1 q7 x! J3 P
  Level 1(L1)高速缓存的容量虽然非常小,但是放在处理器的裸经上,提供一个快速暂存的数据存取容量,Level 2(L2)高速缓存就比较大足以存入整段程序代码,当处理器要数据的时候,高速缓存马上就可提供,这当然就可以提升整体效能,若是要靠系统内存来反应那实在缓不济急,使用L2高速缓存的处理器通常也会配置内部的Level 3高速缓存,这可以让计算机又更快一些,这些主机板和BIOS参数设定适当的启用,可以参考上图的范例。/ j0 o2 @* X, F1 s, a6 `! n- A9 F" U
23. 打开APIC
  F( k. _1 M. ?  主机板的系统芯片组通常包含两颗主要的芯片,分别称为北桥与南桥芯片,他们主要用来驱动处理器、系统内存、扩充适配卡及其它外围装置的数据传输,以下的设定让计算机可以透过更多的系统中断讯号(interrupts),来掌控更多的周边装置,一般可以使用的中断讯号数从16到24不等,所以中断讯号的控制明显的更具弹性,而且数据管理也变得更省时。6 R% T9 E: `5 a
  你所要做的是到「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单,让「APIC Mode」功能启动(Enabled)。/ k  q/ V' D/ a& h( w
  24. 打开爆发模式(Burst Mode)! Q& Q- L. G7 b; G( Z% g
  无论是硬盘、PCI适配卡和内存的数据存取,在爆发模式(Burst Mode)下都有加乘效果,这个模式可以让两个装置用较快速度交换数据,因为多重数据交换发生时,可以在一次的单一讯号中同时被启始与确认,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一次数据交换,都要重新启始与确认的过程。# N: L. j0 f; G) G) O
  在你的BIOS设定中,如果你看到有「Burst Mode」选项,一定要启动,当然最好伴随着系统稳定性的测试,以免不必要的困扰。
: N# ~1 Z' U# e: l  请注意,有一些PCI适配卡不适合打开「PCI Dynamic Bursting」选项,小心水土不符的现象。
* F; Q: z1 j7 s% ]1 q& [& D  25. 开启Bus Mastering
& F* G4 d* h1 l2 T! L$ w6 x: w/ P  
4 |0 c/ t1 S, x  m8 F# ^/ B5 O8 ^1 p: x6 _
  开启Bus Mastering可以增加硬盘存取的速度
- H3 P; e7 |: g- _  透过BIOS设定可以让窗口环境下使用快速DMA(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对硬盘做读取与写入的动作,DMA模式让硬盘机和系统内存之间的存取资料不用处理器居中搅局,这因此可以节省数据进出硬盘的时间,而且还可以省下处理器宝贵的资源。, t+ M" c+ ?( S% a* t
  当你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单中找到「PCI IDE BusMaster」项目时,请将它如上图所示加以启动,一旦启用这个功能,进入窗口环境下的「控制台」,选取「系统」,找到「装置管理员」,在「IDE ATA/ATAPI控制器」项目中用鼠标连续点选两次后,可以看到「主要IDE通道」,然后选取「进阶设定」键,画面中会有一个称为「现在传送模式」功能,请确定该字段显示「Ultra DMA模式」的字样,通常硬盘机会在后头接上一些数字,可能会变成「Ultra DMA模式5(Ultra 100)」,而光驱或刻录机就会变成「Ultra DMA模式2(Ultra 33)」字样。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6. 改变内存时序
6 |- x5 G3 P% l+ _, o3 y  ; D# }7 F7 y; [3 d3 K

+ }  j% F+ m% x% v' m  降低内存延迟时间:这最好用在高级的内存模块产品中,不过一旦可以用上,效果会非常明显。
; @6 f" z- T* F* z8 I  l  每一个SDRAM和DDR内存模块织中,都会包含一颗纪录着内存时序设定值的SPD(Serial Presence Detect)芯片,内存制造商会设定一个保证安全与稳定运作的参数,但如果考虑一次可以让你赚到10%效能增加的好处,花一点时间去试出较紧的内存时序参数,一定会让你值回票价。
. {7 E7 x. g7 i1 Y$ r- ~. R. }  而在BIOS设定画面你可以找到像「System Performance」、「Memory Timings」或「Configure DRAM Timing」的项目名称,基本上出厂的设定值是用「By SPD」,这表示让计算机直接取用放在内存模块中所推荐的时序参数,套用上内存存取,另一个你可以改变的是改设为「Enabled」,这不会对你的计算机产生问题。$ q8 f; [4 [: A, T, u
  想要试一试改变系统速度的人,可以将上述的选项由刚刚设的「Enabled」改成「Disabled」或「User Defined」,如果你的BIOS可以让你改变的话,详见上图所示,你可以自己设定适当的参数,以下还会再说明一些。
! B  ]' _" \6 A9 W1 I# g2 S" b  27. 降低RAS-to-CAS的延滞值
( K" l( \8 }# H1 Q% g  我们最好将系统内存想程序一个二维的查询表,当我们要存取数据时,需要先指定存放数据的一列(row)地址所在,也就是送出一个称为RAS(Row Address Strobe)的讯号,然后接着送出CAS(Column Address Strobe)的讯号来定义行(Column)的数据位置,透过哪一行及哪一列的位置确定,就可以找到正确的数据存放位置,不过在接连送出的RAS和CAS的讯号间,需要有一个短暂停顿,以确保内存的正确位置被锁定,这就是本文所谓的RAS-to-CAS的延滞,一般的数值是二到三个内存频率的延迟时间。. U* w4 w- [+ i1 X8 x
  设定「SDRAM RAS to CAS Delay」数值是为了设定RAS的讯号送出后,在隔多少内存频率后才送出CAS的讯号,可能的数值范围是2到5,2是最快的,每次调一个数字再测试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愈好的内存模块,可以让你设定更快的数值而系统依然可以稳定运作。
4 f$ \+ P4 Q  w& z28. 降低CAS的延滞+ [4 R+ S- Y! |# m1 Q/ W
  内存的数据存取是靠着内存寻址后,在一段特定延滞时间区间之中,才可以读写该内存位置的内容,这段时间区间就称为内存延滞时间(latency),对每一内存单位可以设为「2T」,也就是两个内存频率的延迟,或「3T」有三个内存频率的延迟,如此类推,愈小的「SDRAM CAS Latency」数值表示效能愈高,反之亦然。
3 K  d' g) N7 j/ P2 X% o3 l, [* g  最安全与最正确的「SDRAM CAS Latency」数值通常会印在内存模块的卷标上,或干脆就蚀刻在芯片上,一般的数字在低价内存模块的产品会是3T或2.5T,如果将2.5T降到2T时,需要再一次确定系统的稳定性,有些内存制造商宣称他们的内存模块可以设到2T,而且还可以跑高的频率速度,一旦缩短CAS延滞时间成功后,你可以试一试将内存频率的数字也一并增加,使用者可以在「Memory Frequency」选项中修改。3 j1 u5 |0 w) u5 t' Q9 r
  请注意,一次只变动一个项目,然后重新启动系统再做一次测试,这有助于一旦不稳定发生时能够让你回复到正确的参数。/ [/ M5 C+ c! T/ h6 C8 ~
  29. 降低内存加载时间
: |( I' \; v1 E( k; M# O  内存单元的电荷充电时间的快慢影响整体运作速度,在「SDRAM RAS Precharge Delay」项目中数值改变,通常用几个频率数字代表,会影响RAS讯号送出,而内部充电电荷水位已经开始建立的时间区间的长短,愈小的数值设定,例如设定为「2」时,会让整体运作速度节奏变快,不过,设定数字越大,系统运作会更稳定,与先前建议一样,一次改一个数字,检查稳定运作后再做下一个改变。4 g4 h, H- v' s; t0 F( t
  30. 缩短两次内存存取间的延迟; L" K: k/ f: H( {
  在「SDRAM Active Precharge Delay」项目可以设定一个内存频率数字,用来表示下一次内存存取所需要延迟的时间,一旦延迟时机缩短,内存存取就会加快。
( H! Z6 u. u$ G* E  设定这个数字最好的黄金公式是:Active Precharge Delay = CAS-Latency + RAS Precharge Delay + 2(加上合理安全范围),为了试验其它可能的黄金组合的数字,一次减一个频率的延迟,看看可不可以正常运作,一旦有问题发生,可以再跳回先前安全设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5-4-4 05:38 , Processed in 0.0523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