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5|回复: 0

excel2003下载 网卡属性――巨型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7 10: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关的主题文章:

  

以太网自从被发明以来的30年来,其帧结构一直就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唯一的改变也就是为了满足VLAN以及优先级的需求,在帧头加了4个字节,除此之外,以太网的帧结构就像金科玉律一样,没有谁试图改变它。
  现在最大帧长的问题提出来了。以太网经过30年的发展,速度已经从最初的10M被提升到了10G,速度提高了1000倍。在这样高速度的传输数据中,如果还是延续经典以太网的最大帧长不超过1518 字节的限制,那么在每秒中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将很大。由于每个数据包都需要网络设备来进行处理,由此带来的额外开销也将很大,而且这个开销随着网络速度的提高而愈加明显。
  以Alteon为代表的一些新兴厂商提出了“巨型帧”的概念,大胆地把以太网的最大帧长扩展到了9K,几乎把以前的最大帧长扩展了6倍。加大帧长的好处在于,减少了网络中数据包的个数,减轻了网络设备处理包头的额外开销。经过测试,在传统的千兆以太网中,每秒大约有81,000个数据包流经网络,而在使用了巨型帧的网络中,这个数字减少为14,000。在万兆网络中,这个对比更加强烈,标准的网络中帧长为标准1518的帧每秒有812,000个,而采用了巨型帧技术的网络上仅仅只有14,000个。大量减少的帧数目必将带来性能的提高。这样显著的性能提高,引起了各个厂商的兴趣。Cisco已经表现出对巨型帧的强烈兴趣,从图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系统吞吐量还是对CPU的占用率,相比传统以太网的帧来说,巨型帧都占有极大的优势。
  但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巨型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它不是一个国际标准。IEEE自有它自己的考虑,以太网之所以能够成为30年的经典,而且显得越来越有生命力,和以太网的兼容性是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采用不同的帧结构,必将带来和以前产品和技术的不兼容,这是IEEE不愿意看到的。而且,IEEE不愿意使标准的制定落入一些新兴厂商的控制之下。
  同时,excel2003下载,Internet上的路由器和防火墙设备都是以前设计制造的产品,都不支持巨型帧的传输。企业即使采用了巨型帧技术,也只能在自己支持巨型帧的网络中得到实用,数据包传输到企业网边缘,要向Internet传输时,就要被Internet上的网络设备进行包的分割。
  没有标准,巨型帧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一个企业要采用配备了巨型帧的产品,就要面临设备兼容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全部采用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来避开兼容性的问题。
  万兆以太网,究竟能不能采用巨型帧来提升性能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困难重重。企业如果不是要追求目前最大的性能,采用巨型帧会面临一些风险。但是随着万兆技术的发展,这些情况也许会得到一些改善。
ps:目前看来,巨型帧的概念和磁盘簇的概念有点点类似,将一个帧的大小由标准的1518Byte(1518/1024≈1.5KB)改为9K(9KB巨型帧/1.5KB=6倍),交换机处理包的数量降低,从而提升传输速度,但是因为巨型帧并非一个IEEE标准,所以各家厂商的巨型帧的大小可能也不是非常一致的,因此就有了我们民间的说法,应该把巨型帧关掉,但是当我们了解了巨型帧的原理后得出一个结论,如果都是同一厂商的交换机,网卡的话,开启巨型帧是有好处的,excel2003下载,那么一般情况下,交换机每秒转发的包一般是多少个呢?
如果想了解这个,就必须知道包和帧的关系,这里面非常复杂,excel2003下载,简单的理解就当1帧与1包是相同的吧,因为帧的结构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多说了,那么普通的帧(包)大小大概是1.5KB,如果用HDSPEED的64KB区块测试虚拟盘速度为50MB/S,那么要达到1秒内传输50MB数据的流量,这一秒钟要转发多少个普通帧呢?
50MB/S*1024÷(64KB/S÷1.5KB)
一个64KB的数据约等于43个帧,50MB/S的传输速度,交换机需要每秒约转发1191个帧,也就是数据包,那一般交换机的转发能力是怎样的?别急,改天再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4-11-21 18:57 , Processed in 0.04816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