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35|回复: 3

母亲公开支持儿子同性恋 称草木皆有自由(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0 10: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幼坚

广州日报10月29日报道 “出柜”是指同性恋者公开其身份。8年前,被称作“广州公开同性恋者身份第一人”的郑远涛向母亲吴幼坚“出柜”。这位母亲没有责骂儿子,相反,极其淡定地接受了儿子的性倾向;再三考虑后,更出镜支持儿子,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如今,进入花甲之年的吴幼坚学会电脑,开博客纪事,半年内访问量已突破10万。众多的同性恋者通过网络分享了这位母亲的勇敢和宽容,许多同性恋者称她为“妈妈”。

想象中,她应该是一个穿着时尚思想前卫的女子,不惮于公开自己是一位同性恋者的母亲;然而,在那个阳光和煦的下午,向记者从容走来的却是一个素雅质朴的妇人,她说自己既没读过大学,也从未留过洋,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妇女。她自喻为“一株三色堇”,并深信一个道理——“一切草木,皆有选择各自生存状态的自由”。

她的儿子被称作“广州公开同性恋者身份第一人”。她并没因此责骂儿子,然而是坦然地接受儿子的性倾向,更出镜支持儿子。于是,她成为国内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从没念过大学的她,迈入花甲之年才学电脑开博客,众多网民通过网络分享了这位母亲的勇敢和宽容,许多同性恋者称她为“妈妈”。

淡定接受儿子性倾向

远涛是我的独生子,生下他时,我已33岁半。1999年那会儿,他还在读高三。一天夜里,他坐在书桌前,神情凝重地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我是喜欢男孩子的呢?”我看着一脸严肃,还有点紧张的儿子,心里暗笑:这小孩说话真是没轻没重的,可能他还分不清什么叫做“喜欢”吧。见我没有太吃惊,远涛接着又说:“妈妈,大约在初中,我就越来越清楚自己的性倾向了……”

儿子说,他最喜欢的音乐人黄耀明就是同性恋者。是的,我常听儿子播放他的歌,也觉得这个歌手很有才华。儿子还曾经不时向我推介同性恋题材的中外电影《费城故事》、《喜宴》、《春光乍泄》和杜拉斯的小说《蓝眼睛,黑头发》等。

但此刻儿子的坦白态度,还是让我多少感到些意外。说实在的,内心深处,我何尝不是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希望儿子将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但是,现在看来,儿子是认真的。我连忙和先生商量,先生倒是想得开,安慰我说:“他现在还小,没定型,长大以后会转变的。”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先生越来越看清并接受了这个现实:儿子的性倾向是不会改变的。有的家长想不明白,我怎么这么容易就能接受得了?可能这和我的经历有关吧。我在粤北山区当过知青,搞过文艺创作;在粤西国企干过政工;回广州后一直编文学杂志。太多的岁月沧桑让我明白:自然、本性的生活是短暂人生最宝贵的东西。科学研究表明,性倾向大多在幼年时期就已确定,终身难改。如果儿子天生是同性恋者,当家长的为什么不能勇敢面对呢?

出镜支持同性恋儿子

远涛先后跟三个男朋友拍过拖,看着儿子有人喜欢,对方给我和先生印象也不错,我们内心蛮高兴。按理说,他已经有宽松自由的小环境,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同性之爱,应该知足了。可他却觉得,社会上对同性恋者的偏见还很多,自己不过是幸运儿,有责任站出来为国内几千万同性恋者做些有利的事情。所以,从2001年起,远涛就成了同性恋网站“爱白网”的义务编辑。

2005年11月,南方电视台要采访远涛,还希望我也能接受采访。我犹豫了。广州是我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城市。我这里有很多的校友、老师、同事;自己又是编辑,联系着大量作者;还有娘家、婆家那边几十位亲戚……一旦自己出现在电视上,人们会怎么看?我和先生再开明也不想上电视,毕竟社会上很多人对同性恋还是不理解、不接受,有的还认为是“丑事”。家丑不可外扬,我一个年近花甲的女人,私底下支持儿子就够啦,犯得着上电视抛头露面,让别人指指点点吗?可是,另一方面,我既然很理直气壮地说儿子没干错事、坏事,那又怎么能把这看成是“丑事”呢?

这两种自相矛盾的想法在我脑子里PK来PK去……最后,还是14年前一件往事,帮我下了决心。1993年,46岁的我出版了国内普通百姓的第一本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策划、筹款全部自己搞掂,选了250多张照片,还请作家、记者朋友们配了280多首诗。当时很多人给了不错的评价,认为这本影集体现了“老三届”的精神风貌和中国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我年近80的老父亲也认为它“有意思”。我想,我曾经有勇气做了那么一件有意思的事,今天怎么可以变得患得患失?远涛本身是同性恋者,还能顶住压力站出来,我是他的妈妈,自然应当和儿子站在一起!

那天,我和儿子愉快地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儿子说:“妈妈,你不经意间又成了‘第一人’。”第二天出门,连的士司机都认出我们了,还称赞说:“你们真勇敢!”
发表于 2007-11-10 13: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发表于 2007-11-10 13: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草木,皆有选择各自生存状态的自由
发表于 2007-11-12 1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很有勇气的母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4-6-7 22:48 , Processed in 0.07237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