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41|回复: 12

长期使用鼠标,有这个下场。小心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7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例 <br>
, P& K6 {. D. q0 ?5 f) u<br>9 s( m/ W2 X2 r
拖曳鼠标手会抽筋 <br>, T; L! v7 q2 r# ~& v' P
<br>
  }! @$ n) ]4 ?+ [6 Z" R刘小姐问医生,她的手掌常常断断续续地发麻,起初,按摩几下就好了,现在发麻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有时睡着了都会被“麻”醒过来。 <br>' ?4 Q: P8 j2 f6 w! S% P0 J+ i
<br>; B  n, q  Y  c0 K1 [
刘小姐说,半年前,她就发现自己的食指在拖曳鼠标时容易抽筋,当时也没在意,现在不但手掌常常发麻,而且在电脑前工作一段时间后,就感觉到颈、肩部酸痛,有时脖子忽然就不能转动了。 <br>  t  G- I1 M% R! e) `; C* X/ D
<br>
7 W2 s. {/ R- `9 i7 t- Q, u, J神经科陈主任在仔细询问了刘小姐的工作状况后说,你的手掌发麻等症状,在临床上是神经卡压性疾病的一种,称为“鼠标手”,学名叫“腕管综合征”。 <br>
5 w, g. ^& E9 c- d( D<br>
: k6 {7 n* B* |$ ^9 U诊断 <br>
' y1 i6 i4 b, E' ]<br>
8 B2 V% d# J6 `4 H' [, w% ]  V8 X手腕神经受损 <br>
3 }5 g  L/ D2 `1 Q<br>8 ^% w8 g9 C( R7 j
“腕管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手部麻木、灼痛、腕关节肿胀、手部动作不灵活甚至无力等。 <br>, {3 X; [1 S  y( P1 F/ d& }+ {
<br>3 ?( {7 o' G  d- W
“鼠标手”容易发生在长期使用电脑的人身上,上网族每天重复着在键盘上打字和移动鼠标,手腕关节反复、过度的活动,导致周围神经损伤或受压迫,使神经传导被阻断,从而造成手掌的感觉与运动发生障碍。手指频繁地用力,还使手及相关部位的神经、肌肉因过度疲劳而受损,造成缺血缺氧而出现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br>
9 J" O5 i0 y, T% f: V& m<br>
% _- k# A- a8 Y  M据调查,女性发生“鼠标手”比男性多,这是因为,女性手腕通常比男性小,腕部正中神经容易受到压迫。 <br>
& h% \  O! C0 t) M3 n# V<br>2 @* i% }9 F6 w8 T. c
处方 <br>
0 @' ]1 Q1 o; r<br>
; {4 Z2 Y; [! F8 |. i  v# X正确使用鼠标、键盘 <br>/ D1 A' }! [: T# x7 M
<br>
9 M& I1 d8 g( f" {2 `; s预防“鼠标手”,关键是要尽量避免上肢长时间处于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的工作状态下,如握着鼠标或打字等,每工作一小时就要起身活动活动肢体,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松手指的动作。 <br>
/ g. M; [& g) Q<br>" G! h' c$ U' R6 g  h7 l3 Q
使用电脑时,电脑桌上的键盘和鼠标的高度,最好低于坐着时的肘部高度,这样有利于减少操作电脑时对腰背、颈部肌肉和手肌腱鞘等部位的损伤。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以减轻手腕的压力,移动鼠标时不要用腕力而尽量靠臂力做,减少手腕受力。不要过于用力敲打键盘及鼠标的按键,用力轻松适中为好。另外,鼠标最好选用弧度大、接触面宽的,有助力的分散。 <br>
) a0 Q% p, e) s  @: m<br>
6 @- v4 s" i% O( r% r“鼠标手”早期症状比较轻,比如只在使用鼠标时容易抽筋或手掌偶有发麻,这时需要休息。必要时可用木板等方法将手腕固定,使其伸直,通过让受压的神经放松,改善血液循环来改善症状。 <br>$ H6 z+ t9 j6 A+ r
<br># ?4 `; B& L7 \, l# ~
提醒 <br>
* ]8 A5 j& Z: U" Z4 n1 B( c2 @) k<br>
8 S8 i8 S! v( V2 z- _! L容易遭“鼠标手”袭击者 <br>  s# X) f6 q, O" N
<br>& e9 U; x7 O6 ~+ J2 M" e4 a% {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每天会长时间地使用电脑,使“鼠标手”等神经卡压性疾病成为一种日渐增多的文明病。此外,随着开车族的增多,开车时间过久、握方向盘方法不当等也成为手腕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br>8 }9 E8 e9 ~$ o( n6 f
<br>
8 X; K, H) M% D  S+ J3 K研究发现,教师、记者编辑、装配工等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也很高。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失调以及怀孕妇女等得病的几率也比一般人要高,需要引起重视,及早防护。 <br>3 H* D  E# h- e4 `
<br>% v- G. [* ]6 d0 @: |) Z
链接 <br>
# y6 E( H+ e" w<br>/ d# U* q5 m. W: f
常用电脑注意保健 <br>
! C9 L$ }9 z* h: G  e# t& s/ y& c<br>
7 h- H# T: {% n电脑操作者不宜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吃东西。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因为电脑操作时的高度用脑,会使胃肠因缺血而影响消化功能。 <br>
7 A8 G- }( F! s' ^9 [9 X  n<br>
6 w' D, L/ X( @% S4 V5 V. W5 _电脑操作者在屏幕前工作时间过长,眼睛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影响视力。因此,电脑操作者应多吃胡萝卜、豆芽、白菜、桔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另外,多喝茶,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助吸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益。要保护好视力,还要注意用眼卫生,经常远眺和做眼保健操,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br>
  a; Q- n$ t4 O* J+ h8 y2 Q1 n<br>
& B3 M7 l" o6 t2 f& D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屏幕上而产生干扰光线。光源最好来自电脑使用者的左边或右边为好。 <br>
8 ?; o: S* g$ p' |: b2 _. K<br>
( v9 Z: S0 F' [" I4 U8 e操作电脑时坐姿要正确舒适。电脑屏幕的中心位置宜与操作者胸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在操作过程中应经常眨眨眼睛或闭目休息一会儿,以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视力减退。 <br>
5 }' X, [% N' r3 z! f6 d* `+ o4 t2 x<br>2 d1 G4 W7 A6 b( ~: d( W3 o) p
电脑房要定期清除粉尘及微生物,清扫时最好用湿布,不要让尘埃随风飘。电脑房要合理调节风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电子辐射等对人体的危害。 <br>
, s. M% V9 j4 Y- r% ~" I<br>3 b) W5 P; ~  }  M/ J
电脑操作者还应经常洗脸和洗手,保持皮肤的清洁。因为电脑屏幕表面存在大量的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操作者的脸和手等皮肤裸露处,如不经常清洗,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等皮肤疾患。在操作时,人体与电脑屏幕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与电脑后侧和两侧的距离不应近于100厘米。<br>; X8 M! d5 v. ?: F! l6 K
发表于 2005-5-7 2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audio03]
发表于 2005-5-7 2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有啊
发表于 2005-5-7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长期使用手机<br>
1 y! y0 y+ T' o: p会怎样
发表于 2005-5-8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使用手机会死 &nbsp; <br>1 L) K- G% W$ Q! X8 b
不信你用他100多年试试<br>
, ~7 f( `9 e4 m2 C* m
发表于 2005-5-8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要怎么办呐?
发表于 2005-5-14 1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audio03]
发表于 2005-5-14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夸张啊~~
发表于 2005-7-31 1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鼠标手啊!这个很早就有了解过了,只要注意一下,也不要打太久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05-10-18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本上要少用也很难啊。....我的连连....
发表于 2005-10-20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轻微的症状了,糟糕
发表于 2006-1-11 1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audio03]
发表于 2006-8-17 0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噶。。。以后一定多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5-4-5 23:32 , Processed in 0.12061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