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1-29 10: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悦然在写《誓鸟》是缘起印尼海上漂流的一夜。3月26日印尼大地震,张悦然在安达曼海上和她的三个人同伴在一艘小船上漂流了一夜。在那一夜里,她突然想写这样一个故事。也许人可以不在了,但属于这个人的记忆应该留下来。那一夜,她有迫切地要记忆留下来的心愿,形成了这部以寻找遗失的记忆的章回小说。9 M! _2 W1 C. m; {7 R/ |) j! P
4 A7 l0 G% y9 c* c+ ~/ X# K 张悦然,最最初接触她是在大理的小街上。洋洋洒洒的阳光下,穿着白族的小刺绣花鞋,,一条碎花裙子,头发长长的披着,还滴着水。没有妆,手上拎着从一个阿婆手上买回来的新鲜的杨梅,湛紫色里泛着鲜活的绿色。她走进了那个雍懒的大理。我悄悄的看见。一种绝非的气质。
( D3 u. W* v- w: G9 _ 她说,她是生在八十后,玩在九十年代,属于跨世纪的老一代。2 w9 k" h3 e$ K. l- w) v
/ G: t6 i% n' d2 [" {% M/ [* D 八十后。不是阻隔她光芒的屏障。5 j: q8 P$ f+ n5 a
《誓鸟》借用了历史的光辉,贝壳的载体,成就了爱的存在。
% p% Q0 {& d3 K$ w0 \, W3 S% m我特别想介绍下文中的男女主人公:3 h# s5 _9 _+ {& T( _+ `; f
5 o0 g Y7 l" n( x8 t5 B
春迟。一个美丽的女人,有一双鲜红的脚。越洗越红,仿佛血液从里面渗透出来似的。海啸夺走了她的记忆,她在大海里、岛屿上颠沛流离,历经生育、病痛、牢狱之苦,最终刺瞎了自己的双目,在贝壳里寻找遗失的记忆。小说提名叫《誓鸟》,誓鸟,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誓鸟”表现其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我觉得在看完后,我真的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她绝对有资格叫“誓鸟”。
; G2 W- N N, @, u9 J+ s ! f. F! t8 ^6 h2 D3 G
忘了介绍。春迟,这个名字取自于《诗经》“春日迟迟”。它的男主角叫“宵行”。宵行,取名也来自于《诗经》,意思是萤火虫的意思。我想大家都知道,萤火虫最注目的是他的光明,孱弱、短暂、明亮、希望。# J2 j) E6 ] v* [6 A/ Z( ]5 H1 V. l4 F
) M f. Q8 h; d2 }7 |9 |# d" Q
还有很多的男人、女人。他们每一个都是“冤禽”、“誓鸟”、“志鸟”。 “冤禽”表现其死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志鸟”是说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他们都点缀了春迟的记忆之梦……) j/ K+ G7 S5 g) I s, n v" z/ @2 e
7 c& W% K# \4 }# V
张悦然在书中写到,周围再多的人,都进不到你的心里。他们就像船下湍急的海浪一样,在船上住久了,你就会忘记脚下就是大海。
2 @, q0 a9 B/ _0 A3 N S9 N 人是会习惯的。这也是最最恐怖的事情。人一旦习惯之后就再也再也不能自拔。习惯是爱情的大麻。渐渐习惯就是慢性中毒,当不能继续习惯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就散失回击的力气了。除了哭泣、寻死觅活、呕吐……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这个时候会感觉到孔雀收起霓裳,日月失去光华,生命失去意义。做了一遍又一遍徒劳的挽回的举动。但是都没有任何成效。矜持一点一点放下,尊容一点一点消逝的。过去的却再也找不回来。把自己反锁在黑暗的空间里,把时间丢弃在家门口。时间慢慢流走,年华日渐消散。等到有一天,难过到哭不出来了,哗一声拉开窗帘,洒进来的阳光居然能够刺痛你薄弱白皙的皮肤。回头,亲密的合影,记忆的载体。记忆,移除不了,割舍不掉。记忆,记忆,记忆……" i0 m; s4 j/ l9 _- f4 k
- A$ j4 P+ r5 H' }- x 仅此文献给受伤的“花の袈裟”“七0⑧落”等,感情受挫的人。& F* c! j: G5 |- |2 B
# V$ x. q4 r- b
[ 本帖最后由 Just4忧 于 2006-11-29 10:4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