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85|回复: 2

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团_理想青年[全国首张大学生独立制作的音乐专辑] ・ 落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1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张号称“全国首张大学生独立制作的音乐专辑”,不是出自任何唱片公司,也不是为了销量和造星。一群为了理想而放弃了很多的年轻人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张“另类”的唱片。今年“五.一”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听这里面的歌,望着车窗外的景致听着《故乡的炊烟》这首歌,真的唱到心里去了。推荐所有上过学的,依然留恋校园生活的朋友听听,真的很不错。东西来自VC,感谢FFFrog朋友与大家分享他校友们的作品。八爪个人推荐第七轨《传说》。
——————————————————————————————————————

中文名称:理想青年
资源类型:APE
发行时间:2004年05月20日
专辑歌手: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团
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专辑曲目:

1小梅的独白
2走过
3童年的山岗
4班会
5月下独酌
6不只是记忆
7传说
8帅哥为啥没人理
9故乡的炊烟
10雨转晴
11路口
12一直等你



专辑介绍(FFFrog):

这是华中科技大学(我现在呆的地方 :-D )大学生艺术团理想青年音乐村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发行的一张CD。号称“全国首张大学生独立制作的音乐专辑”。是不是首张我看到不是最重要的,要紧的是这里面的音乐真的是非常好听入耳!与一般的大学生原创音乐仅仅使用吉它、贝司、鼓和人声的小制作不同,这张专辑投入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数十人的交响乐团&合成器&十人左右的主唱伴唱的大规模大制作,整个项目的制作历时数年,且从专辑的词曲创作、音乐录制、歌曲演唱到后期的美术设计、营销、宣传,所有工作都由在校大学生完成,可谓独一无二!
P.S. 刚刚用EAC抓完轨,在我的HD570上又听了一遍,真的是很好听!作曲者陈世哲真的是很有音乐天分,每一首曲子都写的色彩十足又十分清丽(和现在的商业歌曲迥然不同)。陈世哲原来是计算机学院的本科生,听说现在已经考到上海音乐学院去读作曲的研究生了……(羡慕ing) CD的录音工作也全部由学生在校内的录音棚完成。水准当然说不上“发烧”,但是也绝对不能说是菜鸟了。(我用比较好的耳机也没感到什么瑕庇。空间感、人声乐器质感还是不错的。) 歌词方面也是清丽的风格,听下来很有清澄心灵的功效。 :-D
总之这是我自己学校做的东东,我说话不可避免的带有些主观倾向。推荐大家尽量下载来听听,真的是十分平易好听的东西啊…… :lol: 在VC down了这么多好东西,终于发了一个资源让大家共享。我在网上搜索过了,这张CD一年多了,校外看来还没有多少人知道,也算是来帮助做一个宣传吧!我五一期间全天供源,虽然是宽带,可能下的朋友还要有一点点耐心。五一之后我也会继续共享的。希望大家喜欢!

——————————————————————————————————————————————————————————————


理想“村民”,歌唱于希望的田野:《理想青年》专辑出炉记

歌手的真情演唱,乐手的倾情演奏,灯光的变幻莫测,7000多学子的掌声雷动,这就是“5·20《理想青年》专辑首发式”的现场。据悉,首发式当天,该专辑仅在我校就火爆售出972张。

这张完全由大学生独立制作完成的专辑, 由“理想青年音乐村”“村民”们耗时两年倾力打造。该村70多位“村民”都来自我校,是音乐与激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理想而犯错。因为理想而放弃。因为理想而执着。因为理想而快乐!”这是村子的“理想”宣言。“村民”们整整两年不懈耕耘于希望的田野上,为质朴的宣言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为理想而犯错

2001年秋,《理想青年》的梦开始发酵。为了满足校内文艺活动的需要,我校艺术团着力打造了一个不到30平方米的简单录音棚——这是梦的起点。刚入校的陈世哲来到这里后,“通过学生的力量,独立完成一张专辑”的想法便浮出了水面。2002年春,陈世哲先后认识了邓江和程晓辉,三个人一拍即合。从《不只是记忆》开始,他们被原创的魅力陶醉着,一发不可收拾。

为着共同的音乐理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2003年初,“理想青年音乐村”开埠,艺术团团长吴涛老师成了他们的“村长”。牺牲了一个暑假,“村民”们制作了第一版“专辑”,并在小范围里征集了意见。结果,“没有校园特色”、“张力不够”等评论飞至。对于这些曲子,“吴村长”的评价为:“音质质量不高,配乐纷杂无序。”

“校园音乐到底该怎样定位?”“村民”们都为此困挠不已。一把吉他弹到底?或是让贝斯唱主角?迷茫中,“村民”们没有消沉,而是积极地寻找答案。陈世哲听说湖北省音乐协会的戴慧明老师在武当山,就特意带上乐谱及歌曲的半成品前去请教,与他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从武汉搭火车去武当山,光路上就要花去15个小时,但为了音乐,一连三个星期,每个周末陈世哲都这样坚持着。

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磨难的“村民”们一改乐曲单一的表现形式,融弦乐、民乐、电子音,甚至交响乐与合唱团于其中。一曲《班会》,生动地再现了一个班的同学吵吵嚷嚷开班会的情景,颇富情趣。一曲《传说》,更创造性地将琵琶与电吉他“对话”,讲述了一段琴与剑的凄美爱情。2003年寒假,吴涛再度聆听“村民”的音乐时大为惊叹:“变化太大了!就这样做,一定能出专辑!”

为理想而放弃

《理想青年》之所以为“第一”,是因为从专辑的词曲创作、音乐录制、歌曲演唱到后期的美术设计、营销、宣传,所有工作都由“村民”包揽。这一切,对一群在校大学生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徐开笑说:“我们只是因为学会了放弃。为音乐放弃、放弃再放弃。”两年中,“村民”们放弃了许多,但没有一人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退出。

去年的一个冬夜,小提琴手靳瑾正在自习室里自习,突然接到陈世哲的电话,要她立即赶到录音棚录音。挂了电话,她就骑上自行车飞一般赶到录音棚。2个多小时的录音,靳瑾已经累得快散架了,一看手表,快12点了,宿舍早关门了!于是,她又不得不在午夜的寒风中可怜巴巴地叫门。这样的经历对每个团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因此,靳瑾笑着说:“那时,我们简直怕极了接陈世哲的电话。”

因为空调运作的声音会影响到录音效果,“村民”们在录音的时候便绝对禁止使用空调。2003年的暑假,正值武汉火炉发威之时,“村民”们却必须呆在蒸笼一样的录音棚里坚持录音。常常是短短几分钟内,“村民”们的衣裤就湿透了。大提琴手宋剑说:“实在热得受不了的时候,我们就到外面凉快凉快。能离开录音棚,那怕是一秒钟,也成了莫大的享受。”

“正是因为无数‘村民’无数次地默默地放弃,才成就了今天的第一!” 程晓辉动情地说。

为理想而执着

“村长”吴涛说:“我一直都被他们感动着。”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村民”们对每个音符的要求同样几近苛刻。据统计,平均每一个乐句,“村民”都重复50遍以上,最多甚至达到了176次。为了加强音乐的感染力,几乎每首歌都添加了交响乐和弦乐,所以每首歌曲的乐谱摞起来至少都有3到4厘米高。

因为痴迷音乐,所以倾情投入。大提琴手宋建在为《童年的山岗》伴奏的时候,由于乐器的原因,总对一个“咪”的发音不满意,加之乐谱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把位不好换,他录了整整一晚都没找到感觉。第二天晚上,为了寻找感觉,他要求关掉所有灯光,只在房间一角开了盏小台灯。他说:“那时我想象着那盏灯就是一轮明月,恍惚间自己仿佛真的回到了童年的山岗。”

2004年4月7日,专辑的录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多日不归的歌手杨含很久没能好好陪家人了,因此她等歌曲一录完,便回重庆去了。刚回家不久,她就接到程晓辉的电话,原来是她的一句歌词需要重录。没有任何推脱和埋怨,杨含立即买了车票,赶回武汉。这件事,在村子里传为佳话,也激励着“村民”们的执着付出。

为理想而快乐

“做自己的音乐。”这是“村民”们快乐的理由。每一套新设备的添加,每一个乐句的确定,都可以让“村民”们兴奋好几天。“我们的专辑就像是我们的孩子。从它孕育到诞生的过程中,我们痛并快乐着。”这是“村民”的心声。

2003年10月,“村民”们应邀前往武汉电视台表演节目。当时,乐手刘金健带着两米高的大提琴一进入后台,就吸引了当场所有乐队的目光。仅仅是一个试音,高扬的乐符便四处飘扬,其他乐队干脆停止准备,纷纷涌到门口倾听。

在为《理想青年》奋斗的过程中,“村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建立了极融洽的合作关系。据说,在村子里最流行的一个词是“迭”。作曲、歌词、演唱中的林林总总,“村民”们总爱互相挑毛病,即为“迭”也。

“村民”们的所有创作都是这样在“迭”中产生的。在为《路口》谱曲的过程中,陈世哲本来想用几个大幅度的音乐跨度表现,但由于音高过高,人声难以达到,唱出来的声音就显得相当刺耳。经过不断的“迭”,最终采纳了歌手侣栗栗的降低音高的建议,曲子自然显得动听多了。陈世哲说:“这样的‘二度创造’始终贯穿于整张专辑的创作过程中。”

在“理想青年音乐村”的宣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们只是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对待自己的音乐,以最好的音符,送给我们的同学。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成功了,因为,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有着这样的执着与信念,相信理想的“村民”,终能在希望的田野上,享受音乐的果实。
————————————————————————————————————————————————————————————

《理想青年》的幕后故事

一群工科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制作完成音乐专辑《理想青年》,它不仅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而且也受到乐坛权威人士的好评。

齐心协力 《理想青年》横空出世

校园音乐由来已久。前有老狼、高晓松等校园民谣的前辈,后有达达乐队、水木年华等一夜成名的校园乐队。但是真正由大学生自己包揽全部作词、作曲、配器、编曲、录音、演唱、演奏,甚至专辑的出版、市场推广等工作的,《理想青年》是第一次。它是由一群大学生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出的一张连专家都点头认可的音乐专辑。

这张专辑是由华中科技大学一群在校学生历时两年、几易其稿的全国首张大学生完全独立制作、融合交响乐、民乐、电子音乐的音乐专辑。昨晚,《理想青年》在华科大举行首发式。能够容纳6000人的露天电影场座无虚席,过道都被挤满了。舞台上,学生们倾情表演,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喜悦;舞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大学生首张音乐专辑之所以成功,要从2001年秋天说起。当年,计算机系2001级新生陈世哲是艺术团的新成员之一。当他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录音棚时,从小爱好音乐的他有了一个朦胧的梦想:这么好的设备,也许可以自己做音乐了!他的想法得到了艺术团团长吴涛的支持。吴团长将一首歌词交给陈,让他作一个曲,陈在录音棚里加班加点,终于做出一首比较成型的曲子。在大学演出后,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反响很不错。

小试牛刀的成功让陈喜不自禁,也更坚定了他自己创作音乐的信心。在艺术团中,陈认识了痴迷于录音技术的程晓辉,爱唱歌的佀栗栗,在作词上很有天赋的邓江,擅长琵琶的徐开笑等等许多和他一样有着音乐梦想的同学。这些各有所长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心中的创作激情被点燃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这些大学生头脑中产生:做一个由大学生自己创作并录制的音乐专辑!于是,从2003年5月开始,音乐专辑的制作工作正式开始了。

虚心好学

将音乐进行到底

做音乐专辑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对于一群非艺术系的大学生来说,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技术。录音棚里的设备是比较专业的,而且是全数码的。负责专辑录音与混音工作的城市规划学院2000级学生程晓辉坦言,当他第一次看到这些先进的设备时,除了兴奋之外,还有点懵。在这之前,他不过是对这些东西十分喜好,却从来都没有真正操作过。

在刚开始录音的时候,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本来有很多效果设备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由于程晓辉不知道,结果想了很多办法、走了很多弯路才实现。由于对设备运用不熟练,导致系统崩溃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最严重的一次,是发生在录《传说》这首曲子的时候。这是一个弦乐曲,当时费了相当大的努力将乐队成员都组织起来,约定一个共同的时间进行录制。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整整录了一个星期的东西,全部都没有了。程晓辉说,当时他呆呆地坐了十几分钟,大脑中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程晓辉想了不少办法。当学校艺术团请一些专业老师过来讲课时,程就抓住机会向老师们请教;有人上门来推销设备的时候,程就装作要买设备的样子,询问推销员这些设备有什么特点啊,应该怎么用啊等等,从中了解一些技术性问题;艺术团经常有外出演出的机会,程就跟着一起去。别人在演出的时候,他就溜到后台,向专业的音响师请教。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程的技术不断提高。在音乐专辑做出来之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冯广映的评价是:“专辑的录音方式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数字录音技术,连音乐学院录音艺术专业的学生都很难掌握,而这张专辑却做出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反复排练

挥洒汗水追求完美

负责专辑作曲和编曲工作的陈世哲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他从来没有进行过音乐专业方面的学习。为了作一首好的曲子,陈经常向专业老师请教。学校里面找不到,他就到校外找,湖北音乐家协会就是他经常去的地方。湖北音乐家协会原来有一名戴慧明老师,现在武当山工作。他看到陈世哲在作曲上的努力,很愿意倾囊相授。在专辑的曲子改动最关键的时候,陈连着三个星期每到星期六就坐车去武当山向戴老师请教,星期天晚上再赶回来准备第二天上课。

新闻学院2000级的学生佀栗栗是专辑中《月下独酌》这首歌的主唱。回想起录制过程中的摸索,她仍然记忆犹新。平时唱别人的歌,因为已经有人唱过了,大家都知道哪些地方该怎么处理,该怎么演唱。但是拿到一首新歌的时候,没有人告诉她该怎么唱,哪怕是一个高低音的过渡,是应该很圆润地带过来还是做一个很明显的处理,都必须自己摸索。有的时候,一首歌先用美声唱法录一遍,接着用通俗唱法录一遍,然后又用美通唱法录一遍,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还是用美声唱法最合适,于是又用美声唱法重新录制。

摸索的过程是艰难的,录音环境也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虽然艺术团有一个自己的录音棚,但是毕竟不是专业的。在录音棚的后面是一个仓库,整天都有车来车往的声音;录音棚的楼上是一个舞蹈厅,只要上面的人一动,下面就没法录音了;录音棚的隔壁是一个电声乐队排练室,有人练习的时候声音总能传过来。因此,常常是大家都在录音棚里做好了准备,周围的声音一停,马上抓紧时间开始录音。更多的时候,则只好晚上9时再开始录音,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录音棚的附近才比较安静。为了抓紧时间,有时他们一直录到晚上12时才回寝室;有的时候录得时间太晚,他们就在录音棚的沙发上凑合一晚。

集思广益

在揣摩中提升自己

尽管团队的成员都不是科班出身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所以在制作专辑的时候,大家都会尽力发挥自己的长处。《传说》是整张专辑中唯一一首没有歌词的乐曲,测控2000级的徐开笑担任这首曲子的琵琶演奏。徐开笑说,她最开始拿到的这首乐曲的谱子,在任何细节上都没有处理,哪些地方该慢,哪些地方该快,哪些地方该重,哪些地方该轻,都没有标明。负责作曲的陈世哲希望她发挥自己的长处,根据琵琶演奏的特点来完善这首曲子。徐开笑用了整整一个寒假的时间,不断揣摩、修改,终于找到了一种既能表达作曲人的情感,又能体现琵琶特色的演奏方式。

为了集思广益,在录歌曲之前,陈世哲总是先将谱子打印出来,提前一到两个月交给歌手,让歌手自己去体会歌曲的意境。有时候乐曲写得很好,但是歌手演绎起来却有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大家就一起商量该怎样改才合适,常常是改一遍,录一遍,不满意,就再改再录。陈世哲告诉记者,光是打印不断修改的谱子,就打坏了一台打印机;而每句歌曲一般都要录50遍左右,最多的一次整整录了176遍。

让陈世哲记忆最深刻的,是录制《一直等你》这首歌。第一遍录制的时候是一个男声美声和一个男声通俗;第二次是两个男声通俗;第三次又改成一个男声美声,一个男声通俗;最后的第四个版本则是正统的流行,而且变成了男女对唱。这首歌的乐曲也是从一开始的6分钟,改成5分钟,最后改成4分钟。伴奏也是由开始的钢琴伴奏,到MIDI(一种音乐设备,运用数字化的方式模拟真实乐器的伴奏———记者注),再到后来加入部分乐器,到最后变成全部由交响乐团伴奏。

专家认可

让快乐一路奔跑

制作一张专辑,需要作词、作曲、配器、编曲、录音、演唱、演奏等各个环节的支持,参与的人员多达七八十人,这样一个庞大的团队,合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程晓辉告诉记者,他们常常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是所有的争吵都是关于音乐的,从来没有因为其他的什么事情而发生过矛盾。争论结束了,大家还是跟亲兄弟一样,没有谁会因为这个而记仇。《一直等你》这首歌曲一共录了4遍,有个男同学本来参与录了其中一次美声,但是后来出于各种原因,这个版本被舍弃掉了。但是这个男同学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耿耿于怀。在专辑搞首发式晚会时,在北京实习的那个男同学专门赶回武汉,为专辑的推广尽心尽力。

历时两年、几易其稿的全国首张大学生完全独立制作、融合交响乐、民乐、电子音乐的音乐专辑《理想青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首发仪式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冯广映对这张专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冯教授认为,这张由非专业人员制作的专辑在质量上是上层的,其思想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音乐创作中追求高雅的音乐风格,避免对大学生所谓浮躁一面的渲染,让人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方石,在听了音乐后评价说:“我们为这一批非艺术系的学生所展示的艺术才华而鼓掌;为他们用实践来创造‘校园歌曲’新风格的勇气而叫好……”

面对成功,参与专辑制作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停止他们前进的脚步。程晓辉向记者透露,他们已经着手开始准备第二张专辑了。佀栗栗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现在的感受:创作音乐就像是一个团队的人在一起奔跑,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停下来,因为奔跑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


发信人: julienliu (NotHandsome), 信区: HUSTStudent
标 题: 关于《理想青年》,必须说几句赞美的话!
发信站: 武汉白云黄鹤站 (2004年05月22日13:23:52 星期六)


其实说句老实话
艺术团的理想青年们根本不指望通过这张专辑赚什么钱

他们真的只是希望这张专辑出版之后,自己不要亏什么钱

我是《理想青年》原创音乐专辑首发式的主要策划者
也是首发式的主持人
这场首发式在20号的时候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可是大家知道这场晚会的成本吗?
4万元,至少!
这场晚会很早就准备作了,真正运作的时间长达两个月,5。1期间,我们都是在学校里面
度过的,一天都没有休息!

相信大家还记得当天的灯光音响
相比今年在学校里面举行的任何一场晚会都要好

我们为什么要劳神费力地这样做,真的是为了赚钱吗?
这张专辑首期印了1万张,即使这1万张全部卖出去
能够不亏就已经不错了

大家想想,海报印刷费用,T-SHIRT印制费用,cd制作成本费用(大家可以去看看CD歌词
本的印刷,再去和武汉大学的比比,就知道成本的差距再哪里了)
赠送的钥匙扣的制作费用…………

我实在是鄙视那些说我们指望这张CD赚钱的人

我们在出版这张专辑的时候,只是为了向大家展示我们华中科技大学里,还有着这么一批
原创音乐者
2年的时间,我们尽了我们的力,是想告诉外面的人,这样一所工科院校里有着这么一批有
理想的音乐人

我们理想青年们,多数时候是很低调的
周五的时候,武汉人民广播电台中午11:00——12:00的节目要做我们专辑的特别节目,
希望我们能够有3名主创人员参加
可是大家都不是很想去,因为不想让这张专辑台过于商业化,也不想让自己那么高调
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是理想青年音乐村的人!

后来,为了这张专辑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主创人员才去了两名,不过即使这样,
还是浪费了一个名额。
如果说我们出版这张专辑是为了出名的话,我们会这么低调吗?


再说那些说我们专辑很烂的人

的确,和一些专业做音乐的作比较,毫无疑问的,没法比
但是比起很多同龄人做的音乐,我们是有信心的
的确,音乐有好有坏
但难道不是最?/font>

图片预览图:(点击预览图可浏览原图。)
琵琶手徐开笑在配乐.jpg(80639bytes)
歌手佀栗栗在录音棚录制歌曲.jpg(68649bytes)
大学生们在排练弦乐五重奏.jpg(81868bytes)

       

图片预览图:(点击预览图可浏览原图。)
cover.jpg(27730bytes)

   
发表于 2007-1-8 1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loveliness: :loveliness: 好强啊!!呵可
发表于 2007-1-8 14: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忽忽~~~支持我们湖北的!!!;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4-11-22 05:19 , Processed in 0.0518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