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毅小家|集美大学生活【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水产学院,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财经学院,体育学院,航海学院,集美学村,石鼓路,龙舟池】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梦里人间

经济研究社--福建经济新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付20%只适用自住房 央行强调90平以下房贷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商业银行对住房贷款自6月1日起将实行首付款30%和20%的区别对待,但实施购买90平方米以下住房首付款20%的比例,必须坚持以“自住房为主”这条原则,要防止利用银行贷款购买多套住房行为。购房人也应如实申报,否则将影响借款人诚信记录。

    央行表示,为抑制投机行为,控制需求与房价的不合理上升,商业银行的住房信贷必须坚持以“自住房为主”的原则。这既可以防止利用银行贷款购买多套90平方米以下住房的行为,也有利于通过对自住房与投资房贷款需求的分类,促进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切实防范贷款风险。

    央行特别强调,借款人申请住房贷款时应如实申报所购房屋的用途,不得将非自住房申报为自住房;商业银行应按有关规定将相关信息及时录入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借款人应增强诚信意识,任何不实信息都将影响借款人的诚信记录,希望借款人认真对待,诚实申报。

    商业银行除了可以通过“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获取借款人的贷款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获取借款人的房屋交易、登记信息,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对“自住房”的判断。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薄熙来预测:中国进口5年内将破万亿美元

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进口额将增长到1万亿美元,这将成为中国“并未刻意追求贸易盈余”观点的有力论据。

    近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日本发布预测,到2010年,我国进口额将破万亿美元。2005年,中国的这一数字是6600亿美元。与此同时,以中国服务进口预计年均增长21%计算,到2010年,中国服务进口额也将超过2000亿美元。

    薄熙来说,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05年中国销售汽车576万辆,占全球销量的10%,预计到2010年汽车销量将超过800万辆。2005年中国手机用户达3.9亿,占全球市场的20%,预计到2010年手机用户将突破6亿。而据高盛公司预计,今后10年,中国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幅。”

    近年来,中国贸易顺差连续增长,由此招致的非议也与日俱增。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每年的贸易数字都成为美国等国家向中国施压的筹码。  

    薄熙来认为,中国的外贸发展其实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2005年,中国进口商品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中国还吸纳了韩国出口的21%、日本的13.4%、欧盟的4.8%、美国的4.4%。

    不过,中国贸易巨额顺差格局在短期内显然难以逆转,这仍是薄熙来对中国外贸走势的基本判断。“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全球格局,不是短期内中国一国做出调整就可以解决的。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推出中国军力报告背后:寻找借口增加军费

5月23日,美国国防部新一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出台。

    报告一如既往的飘散出“中国威胁”的气息。略显不同的是,今年的报告多了一些惊讶,惊讶于中国战略武器的现代化速度和规模和中国军事投放能力的增长。报告说,这两个新变化对在西太平洋活动的国家,甚或亚洲周边国家构成了威胁。

    对于,美国政府的双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及中国驻美大使周文重也一如既往地发表声明,表示强烈不满和反对。

    延续的冷战思维

    《中国军力报告》是美国目前惟一的针对特定国家制定的军力报告。类似“优待”,美国给过冷战时的苏联,也短暂地给过俄罗斯。毕竟,冷战结束后,赢弱的俄罗斯充当美国势均力敌的对手,实在勉为其难。

    美国颇有一些军事专家相信,冷战后,美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威胁已不再是大国之间可能爆发的大规模战争,而是一些游离于全球化进程之外的国家,如伊拉克,以及恐怖主义所带来的威胁。但冷战延续下来的的敌意却从未消散。

    “五角大楼从未放弃过寻找潜在的势均力敌的对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傅梦孜说,“对他们来说,以如今美国的军力,全球所有的小威胁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大块头的威胁更值得重视。以前,这威胁是苏联,现在,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俄罗斯。”

    美国开始出台关于中国的军力报告始于2000年,或许就是一个暗示。除2001年因总统换届取消外,这份报告每年不辍。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相信,这种敌意思维不仅表现于纸面,现实中北约东扩、在亚太建立反导基地、在中国周边部署军事力量等都能折射出这种意图。

    “寻找借口增加军费”

    2006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开篇即言:“2000年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要求之《中国军力情况年度报告》,要求国防部长就中国目前和未来的军事战略向国会呈交报告。”

    《中国军力报告》的主要阅读对象,是美国国会,即美国政策的决定者。傅梦孜介绍说:“这报告其实就是为服从国会的需要。”

    除了国会的战略担忧,对五角大楼来说,“威胁”的存在显然有更重要的理由。“只有这样一个威胁存在,才能维持五角大楼的生存和开支”,傅梦孜说。

    美国国会掌握着拨款权力,只有说服了国会,五角大楼才能获得高额预算。傅梦孜分析说:“冷战结束后,美国国防部军费开支已有所下降。直到‘9·11’后,五角大楼才找到了借口增加军费。所以他们需要中国这样的对手存在。”

    沈骥如说得更加直截了当:“今年美国总统向国会申请的明年军费预算达到4390多亿美元。没有敌人,怎么要钱呢?”  

    “影响中国的政策”

    傅梦孜分析,美国发表《中国军力报告》可能也有这样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掌握话语权,通过散布中国威胁论,以左右别国在对华政策上的态度。“例如美日澳三国对话时,美国就专门讲到中国是威胁。”

    傅梦孜觉得,美国可能也希望报告能影响中国的政策。“美国想通过这个来问,中国究竟要干什么?是不是在针对美国?既然中国强调和平发展,那在军事方面该怎么注意?”

    此外,他还指出,《报告》也反映出美国对于自己介入亚太地区事务的军事能力被削弱的担忧。“从报告的思想来看,美国人将做两手准备。一手是增加与中国的互动,积极引导中国向它希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手,则是加强和同盟国的力量,遏制所谓的‘中国的军事野心’。”

    《中国军力报告》认定中国2006年直接和非直接投入的国防开支达到700亿-1050亿美元,此数据是中国官方公布数据的2-3倍。这一数据,连美国政府的智库——兰德公司也觉得夸大。

    “中国可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漫长边界线和广阔领土的大国,在军事上保护自己,就需要相应的军费开支。但在世界大国里,中国的军费开支已算很少。”沈骥如教授举例说,“美国去年军费开支4017亿美元,日本453亿美元;去年美国军费开支占GDP份额达3.6%。而中国去年的军费开支302亿美元,比日本还低,仅占GDP1.36%。今年增长了14.7%,是很快,但也不能再快了,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傅梦孜看来,美国关于中国军事能力和战略意图等不透明的指责,是出于不了解中国国情。“关于军事透明度,中国并非想刻意隐瞒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当前发展的局限所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发展还是在摸索的,很多时候,做不到那么系统,那么细致。”  
  
中国该如何应对

    和媒体对《中国军力报告》的热炒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记者通过电话了解国内研究者对报告的看法时,许多中美关系、军事专家的反应却冷淡得多,许多人甚至说还没有看过。

    新加坡《联合早报》曾评论说,这几年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每年的中国军力报告,报告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对于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份报告的问题上,傅梦孜和沈骥如两位专家的意见非常一致:外交抗议和解释是必要的,但不必在军事上给予太多理睬和关注。用沈骥如的话说,“我们发展国防,建设军事现代化,都是必要的,不可能因为这份报告就按美国的要求降低军费开支,减少国防投入。对美国来说,只有把所有武器都给了它,它才会觉得安全。所以我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沈骥如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如果我被别人诬为小偷,我公开解释一下,表示抗议也就行了,难道我还要逢人就说,我不是小偷!没必要嘛!”

    《华盛顿邮报》注意到,就在中方提出对《中国军力报告》抗议的第二天,中国国防科工委即公布了未来15年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五大目标、八项重点任务。“该计划将明显减少中国对俄罗斯高科技武器的依赖性。”《华盛顿邮报》说。

    傅梦孜还提出,在报告中,美国也显出了希望与我国增强交流的愿望,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应对。事实上,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两国在航天事业中展开合作的问题已经提出;美国也提出要与中国建立“弹道导弹发射互信机制”;此外,双方也互邀对方观摩大型军演。“从稳定发展中美关系的角度看,增加两国军方高层的互访、举行联合军演、进行交流,都是好的。”傅梦孜说。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1: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好的学生上哪所大学 能去香港就不去北大

“内地学生能去香港就不要去北大……香港以巨额奖学金吸引学生,已经渐渐改变了中国大学的层级。”

    “调查显示:65.53%的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香港高校吸引力超过内地一流名校。”

    “如果每年内地高中毕业生最优秀的一两万人被香港的大学挑走,内地还有哪个大学好意思说自己是‘一流’?”……

    今年高考之际,香港8所大学再次集体出动,广招内地生源,引起了人们的众多议论。港校明显的优势使内地尖子生在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外,找到了另一种选择。有学者撰文指出,内地高考招生格局正在逐步改变。

    尖子考生的新去处

    今年,香港的中文大学、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岭南大学、浸会大学和教育学院在中国内地20个省市招收本科生。其中,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根据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批录取的重点高校名单。其余6所香港高校则自主招生。

    “北京,608;四川,668;辽宁,636。我们和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非常接近。”提起去年录取内地理科生的平均成绩,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内地学生及学生事务主任朱力径博士一脸骄傲。

    陈秀野,北京状元,以687分的高分曾被清华大学录取,再三权衡之后,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

    刘扬,广东状元,放弃复旦大学,投奔香港科技大学。

    李洋,海南状元,因高考移民身份被清华拒之门外后,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

    已被确定保送北大、清华、中科大、浙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成为香港高校重点争取的生源。去年香港科大接触的13个保送生中,已有5人被保送北大,但家长听完科大的介绍后,当即表示愿送孩子到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借参加全国统招之力,更广为内地考生和家长所知。面对统招报名时非此即彼的选择,香港高校丝毫不处下风。2005年中文大学在四川招收的文科考生中,英语单科成绩平均高达144分,已录取的考生在各省市前100名之内的多达15人。

    50万元的奖学金诱惑

    香港高校一年的学费约为6万-8万港币,生活费在1万-4万港币左右。为吸引尖子生,各校都拿出了巨额奖学金。

    中文大学今年计划在内地招生270人,其中提供100个全额奖学金,每个全奖包括大学4年所有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贴,共计约50万港元。

    城市大学设立了44万港元的“状元奖学金”,去年海南状元李洋首获殊荣。此外,该校还分不同等级发放其他奖学金,从24万到2万港元不等。

    来自深圳的薛明宇,因中学期间曾获国际化学竞赛金牌而于2004年被保送北大。入学不久,他获知香港大学招收全奖学生,立即报名并被顺利录取。“我并不觉得北大就比港大差,可既然港大不收我学费,还给生活费,我为什么不来?”薛明宇说。

    但这种诱惑也仅限尖子生。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执行主任陈燕玲承认,去年,香港大学为全球的海外学生设置了100个全奖,每年12万港元左右。内地有五六十个学生拿到奖学金,但并非都获得全奖。薛明宇还记得,港大在北大招收全奖学生7人,报名人数达200多,“我在北大的班里有10个状元,4个国际竞赛金牌得主,实力非常强,但还是有人觉得港大竞争太激烈,干脆不报名了。”

    “香港的大学早就与国际并轨了”

    并非所有内地学生都冲着奖学金而来。北京状元陈秀野选择香港科大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科大“视野开阔,中西结合”。

    根据《泰晤士报》评比,历史悠久的香港大学在世界200所大学排名中居前50位,该校50%的教师毕业于世界著名学府,许多教授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力。“我们除中文系外,学校从教材到课堂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外国人,不会讲中文。”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说。

    城市大学朱国斌博士也介绍说,城市大学拥有52位讲座教授,其中10位是世界各国的知名院士。他作过一个比较,“现在内地许多一流大学都说要与国际接轨,其实我们香港的大学早就与国际并轨了。”

    和内地高校多采用百分制计算不同,香港学生的成绩用国际承认的GPA?平均分绩点  计算学分。

    “这种方法督促我们在一学期里持续不断地为每一科努力。”温州来的城市大学翻译及传译专业一年级学生夏倩说。由于期末考成绩只占总成绩的40%左右,平时的出勤率、测验、作业、课堂演讲等反占更大比重,夏倩不敢忽视任何一天的课程。“我在内地上大学的同学总是很闲,平时玩电脑游戏,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背背书就可以了。”夏倩说。

    灵活的学分制使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和机会。深圳学生庄冰冰就读香港大学数学系,她在港大还选修了多门音乐课、日语、文化比较等和数学不相关的课程。“内地大学也给学生选修第二外语,但选择很少。香港大学的语言系有近20种语言供学生选择,日语系仅为修第二外语的学生就开了十几个班。”庄冰冰说。

    多样的机会

    香港高校极重视学生的对外交流。“要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能管理香港和内地,还要能管理世界。”中文大学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周陈文琬说。

    来自深圳的城市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学生杜先杰,明年初将到新加坡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实习5个月,事务所和学校将为他提供工资和补助,并报销路费。杜先杰觉得,如果实习顺利,毕业后直接去那里工作。

    而温州来的夏倩也已争取到明年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做一学期交换学生的机会。

    类似的实习和交流在香港高校非常普遍。朱国斌告诉本报记者,城市大学各科系会为学生寻找本地、内地以及新加坡、英国、德国、美国等地著名企业的实习机会。

    香港大学每年选派20%的学生到内地或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大学交流。中文大学每年有600多名外国学生来交流,也送出400多名学生到20多个国家的180多所大学交流。

    香港高校学制为3年,中学学制则有7年,为使内地学生与香港学生同步,所有招入香港高校的内地学生需读一年预科。目前,中大、科大、城大等都将预科设在本校,而港大则委托内地合作高校完成。薛明宇曾在北大度过一年的“委培”时光,对两所顶尖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有了感性的比较。据他统计,“北大每年由学校提供资金到国外实习的最多一两个,到国外交流学习的不过10到15个;而港大去年仅仅到国外最顶级学府交流的学生就有30人左右,其中12个来自内地。”

    毕业后的前景,是学生和家长更看重的深层问题。

    “香港是国际都市,许多到香港高校读书的人把这里作为进一步出国的过渡。”朱国斌分析说。据城市大学统计,前几年城市大学的内地毕业生,有67%留在香港就业或到海外深造。香港大学的内地毕业生则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及美国微软、花旗银行、纽约人寿保险等大公司。

    “如果都是毕业出国深造,香港大学的学生应该比北大学生更容易一点,毕竟这里的教授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比较多,他们的推荐信对国外的名牌大学更有说服力。”薛明宇说,“北大、清华也有很多著名学者,但他们很多都不再亲自带本科生了。”

    香港高校大多从1998年、1999年开始在内地招生。

    最早把目光投向内地的是香港科技大学。科大教授、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丁学良还记得,早在1993年科大就有招收内地学生的设想。“和科技相关的本科生源严重不足。学校花了很多钱在全世界招聘教员,但香港最优秀的学生却不爱学理工,要学财经。”但是,“所有的香港大学都是公立大学,政府拨款补贴学费。如果从内地招生,这个钱谁出?”

    后来,香港赛马会愿意提供一笔基金,作为内地赴港学生的奖学金。最初,香港高校只能委托内地10所高校招生,即所谓“代招”,学生须先考入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10所大学,之后再经过选拔进入香港高校。而且,每所香港高校的招生名额仅限制在10到30名。

    “这种招生基本是试探性的,学生全部享有奖学金待遇。”香港城市大学对外联络合作处处长朱国斌博士说。

    变化始于2003年。当年,国家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但限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6省市;2004年,增加到10省市。

    自主招生之初,内地对香港高校普遍反应冷漠。“上海重点中学的校长根本不理我们。”朱力径说。除了历史悠久的香港大学外,很多学生家长对香港的高校一无所知,他们甚至以为香港中文大学只教中文。2004年科大的内地学生回北京做宣传,人大附中连门都不让他们进。“重点中学都以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为荣,香港的学校算什么?”朱力径忿忿不平。

    香港高校不得不集体行动,在几大城市联合举行宣传会。2004年,一个北京重点中学校长团访问香港。科大直接把访问团拉进校园,让校长们亲身感受科大的教学设备和氛围,“北京四中和实验中学的校长都意识到,科大也是个很好的大学”。这一参观,为科大打开了在北京招收尖子生的局面。

    2005年,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范围一下子扩展到17个省市,今年,又增加到20个。

    港府吸引内地人才的优惠政策也使港校招生如虎添翼。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新闻主任何淑娴向本报记者展示的“2003年港府人口政策报告书”中提及:内地人才在内地有人脉关系,熟悉内地市场、消费意向和业务运作情况,他们来港工作肯定有助于开拓内地庞大的市场。香港必须更灵活地吸纳内地专才。

    港府教育统筹局发言人张先生也指出,香港吸引内地人才的第一步就从高等教育开始。为此,教育部门采取了更为灵活的非本地生比例限额政策,各校非本地生总额可达到学生总数的10%。香港各高校都将这些名额中的绝大多数给了内地生。比如,香港大学的270个非本地生名额中,内地生占250个。

    同时,港府各个部门都从政策上给予内地学生在港学习乃至留港就业的优惠。

    2005年,香港大学的招生计划是200-250人,报名人数超过5000;香港城市大学计划招生120人,由于报名人数超过预期,录取名额增加到193人。今年,科大目前仅在北京一地的报名人数就已超过600人。


    选才标准差别很大

    不是所有内地尖子生都适合在香港读大学。周陈文琬认为“一个教育制度不可能适合所有人”。

    曾在复旦大学“委培”一年的香港大学法律系学生骆嘉昀做过比较,“香港大学与北大、复旦等内地一流学府在‘文化’上差别很大。 ”

    学会自主和做选择,将是内地学生在香港面临的最大难题。

    还在上预科的刘扬觉得自己成熟很快,因为“办身份证、签证续签等都要自己处理,交流也要自己计划,而国内的大一学生还和高三时差不多”。

    骆嘉昀也提到,“所有课程的时间都要学生自己安排,还要争取奖学金、交流的机会,这些光想是没有用的。”

    除中文大学和城市大学取消面试、参加全国统招之外,其他6所大学依然采用高考成绩和面试相结合的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时,英语应用、心理素质、逻辑分析能力等成为考察的重点。

    杜先杰参加过香港大学的笔试和面试,一向认为英语是自己强项的他,考完后感觉太难了,“复杂程度远远超出高考水准,感觉很像托福、雅思考试。”面试环节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整个过程都要用英语和考官聊天,他们的问题很深,例如怎么考虑中国农村的发展问题。我的一个同学被问到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问题。”杜先杰承认,以前他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更不要说如何用英语表达。

    黄依倩解释说,除英语口语外,面试时考官还注重考察考生的心理素质和潜能,“这种考试不用复习,开始只限于一般闲聊,后来逐渐深入,问及考生对自己报考专业的了解、阅读的书籍、知识积累,并且观察他们的性格和特点。”

    2005年,在各省报考港大的学生中,有11个省的高考最高分考生被拒绝。黄依倩说:“他们不适合读港大。”

    比如,有位学生想报港大建筑系,但面试考官认为该生缺乏创意,是学建筑的大忌。劝说后该生仍坚持读建筑,港大只有放弃。还有的考生在面试时不善言词或对想学专业毫无了解,也被港大拒之门外。

    “香港大学培养的是领袖型人才,我们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判断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因为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成为将来的领袖。”黄依倩说,“一定要打破一个观念,高考成绩最好的学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人才。”

    科技大学的朱力径博士也举例说,科大曾在深圳招过一个偏理科的学生,文科成绩并不好,考内地的一般大学都困难。但从科大毕业后,这个学生拿了全奖到麻省理工读博士。“独立性强、自我管理能力强、心胸开阔、社交能力强的学生,才适合到香港读书。”城市大学的朱国斌博士说。

    冲击是双向的

    随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影响力的扩大,有学者和媒体提出,香港高校的吸引力已超越北大和清华,双方在每年高考后争夺最优秀生源已是必然。

    对此论断,不少人提出异议。他们认为,香港高校的招生人数不会无限制上升。

    香港大部分高校都想在未来几年把非本地学生的比例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但25%是上限,”黄依倩说,“招收内地学生是为了增加生源的多样性,我们总不希望整个学校都是内地学生。”

    朱国斌认为人才流动的冲击对内地未必是坏事,“如果香港高校对内地的冲击能让内地高校意识到两地教育的差异,内地自会考虑怎么办。”

    丁学良也认为,香港高校会对内地的教育制度造成两方面的刺激,首先是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发现年轻人的素质、潜力;其次是如何保证这些方式不被滥用。前者是对国内的教育系统而言,后者是从制度层面而言,即内地高校如果自主招生,如何保证不会产生腐败。

    凤凰卫视评论员、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许子东还提出,人才的流动及其影响是双向的,“人才不是流失,是流动,这种交流非常好。其实要说影响,应该是对香港的影响更大一些。到香港的内地学生大多非常出色,勤奋刻苦,给香港学生很大激励,他们之间也形成了竞争。”

    “香港的高等教育也有自己的问题。”许子东说,“除了最著名的3所,其他大学的国际化程度并非真如他们所说的那么好。有的学校虽然使用英文教材,但如果课上没有外国学生,也就开始说中文了。”

    除了引进内地学生,许子东认为,香港高校更应该引进内地的学者和教授,“香港的教师职位是很高薪的,所以不敢随便引进内地最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如果放开这一块,真正的冲击才会到来,而香港的高校也将有非常大的变化。”

    北京学生的香港攻略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今年有超过10%的考生报考了香港的大学。对于他们来说,3站地外的北京大学或者清华大学,已不是惟一的金字招牌,更大的诱惑来自香港——灵活的招生方式、丰厚的奖学金、全新的教育模式,以及更好的就业和深造机会。

    香港伸来的橄榄枝

    实际上,对香港伸来的橄榄枝,人大附中的学生早已不新奇。

    这本是一个“不存在高考升学率问题”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学校,2001年—2005年,每年有40%的考生能升入北大、清华和人大。

    5月19日,该校副校长沈献章说,香港来北京招生并不是短时间的事,10年前,人大附中便有学生陆续赴港澳就学。和现在不同的是,当时港澳高校招收的都是不占内地招生指标的自费生。虽然那时港校就对成绩优异者提供高额奖学金,“但由于渠道不畅通,前去就学的学生并不多”。

    大规模的报考出现在2005年。这一年,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正式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香港的另外6所高校和5所澳门高校仍继续在内地自主招生。

    这一年,人大附中有24名考生接到香港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其中20名最终成行。

    沈献章介绍,这20人中有同时接到北大或清华录取通知书的,但自己选择了香港;也有比北大和清华的录取线差几分的,态度更是毫不犹豫。

    让老师们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在两次模拟考试中都考出高分的学生第一志愿选择了清华大学,第二志愿填写的是香港城市大学,但在正式高考中发挥失常,比清华的录取线还少两分。结果香港城市大学不仅录取了他,还奖励了24万元奖学金。

    这个事例在同学中广为流传。沈献章说,今年,人大附中报考香港的人数超过10%,达到95人。

    北京时代凤凰快递公司经理储皖沪的孩子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情况如同那位“失而复得”的师兄——有实力上北大或者清华,但也选择了香港。

    全家研讨,初步敲定3个志愿填报方案:香港城市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年初,孩子赴港参加“京港学生对话”,专门到香港中文大学“转了转”。回来后,说了一句让原本还犹豫的妈妈彻底改变主意的话:我要去香港的一流大学上学。这个家庭决定用“香港攻略”——也就是第二方案——来应对孩子的命运之战。

“水与火的区别”

    香港用几场简简单单的宣介会,便打开了内地的缺口。

    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香港有6所高校是自主招生,并不占内地的招生指标,万一考生不能被北大和清华录取,香港还可以作为一条退路。

    宣介会上的港方教师,让学生和家长眼前一亮。“他们气质很好,谈吐很有学者风范。”储皖沪说。

    储家的“香港攻略”确立之前,储皖沪接连挤进北京和天津的两个会场——分别由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主办。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全英语教学方式,学校环境,博士生录取比率,毕业后学生的去向,都令他感触很深。

    “起码不像北大和清华有那么多学生,孩子能有更多的机会和老师接触。”储皖沪说。

    但要获得香港的大学奖学金,难度并不亚于上北大或者清华。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将考察考生的英语能力和均衡素质,他们要求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我们培养学生,不光要看能考多少分数,而是今后在社会上能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合格的人。”港方教师这样解释。

    而这一点,恰恰说到了家长们的心窝里——内地高等教育的弊端之一便是很多学生缺少创造性思维,只知道标准答案。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家庭甚至当场拿定主意:即使拿不到奖学金,也支持孩子去香港上学。

    为香港招生叫好的不仅仅是学生和家长。

    “我相信在香港,学生能受到货真价实的教育。”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杨东平教授说,“内地的大学,整体上还处在前现代状态。”

    在他看来,内地和香港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就像水与火,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其中的区别”。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内地大学生上互联网要付额外的费用;而在香港,这是校方提供的基本服务之一。

    “实质性的启迪”

    香港高校侧身内地争夺生源,考生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在“一考定终身”中多了一个全新的选择。

    有选择,就必定有流失。在中国人民大学,过去几年流失的学生逐年增加。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后来发现,有一部分未报到的学生去了香港。而在北大和清华,有不少像陈秀野一样的“高考状元”转学香港。

    与外界猜测的不同,这些大学并不认为香港招生会对他们产生冲击。

    “香港招生目前不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北京大学招生办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至于状元流失,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没有状元还有其他一流人才”。

    清华大学对本年度的招生充满信心。一位教师认为,清华的育人模式经过了上百年的探索,经得起时间检验;而香港来内地招生,毕竟是一个新事物。

    不过,在生源争夺上清华已经迈出一步。清华招生办提供的2006年招生简章上,提出一系列“新举措”:进一步完善“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引进香港高校赴内地招生,原本是一招双赢的妙棋:考生受益;两地的高等教育改革得以互动。但在一些学者看来,短期内要去除内地高校的行政化色彩,打破内地的几所名校垄断高分考生的格局,并不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估计,如果不扩大招生规模,20年内,香港都难撼动北大和清华在内地的霸主地位,“如果教育体制不变,香港招生只会对自己有利,北大和清华依旧可以选到高分考生。”

    但他相信公众会从中获得实质性的启迪,舆论将迫使北大和清华这样的名校不断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一种潜在压力,“至少是让北大和清华在心理上有压力”。

    三个上海学生的香港投考经历



    上海学生考大学历来有“足不出沪”的传统,哪怕是内地最顶尖的清华、北大,到了上海也不得不设置一个“零志愿”来吸引考生。香港高校来上海招生,是否就志在必得?

    石耀洲参加高考的时候,尚不知有香港高校招生这一说。对于一个上海本地学生来说,复旦、交大、同济这几所沪上名校历来是高考志愿表上的首选。

    1997年石耀洲考进了复旦。刚刚开学不久,和他一起考进复旦的两个高中同学就被学校选中,在复旦读完大一后,前往香港大学攻读本科学位。

    香港高校在上海招生已有近10年历史。而最初采取的方式就是与上海的复旦、交大和同济等几所高校合作,从这些高校的学生中选人前往香港读书,并给予一笔相当丰厚的全额奖学金。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仍然选择香港。”陈济(化名)说,“哪怕没有全奖。”

    陈济2004年考上复旦,随即被香港城市大学选中,赴港攻读电子商务专业。

    陈济去城大的经历听起来有点像个故事,以至于他不得不用“幸运”来形容自己的这段经历。

    “我先是接到复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被挑去参加香港城市大学的面试。当时复旦参加面试的大概有120人,他们从中挑了9个人。”

    “香港和内地高校的差别体现在方方面面。对于我这样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香港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最让陈济印象深刻的是两所学校的课本,“同样的电子商务课本,上海高校用的是香港城大1995年的版本,而城大几乎每个学期都有更新。现在我们用的课本是2004年版的。”

    “去香港还是去复旦?”在2004年夏天,这是困扰上海中学高三学生陈怡佳的一个大问题。

    2002年是香港大学首次获准在内地招收自费本科生,拟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并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厦门4地。当年7月,香港大学由副校长带队在复旦举行招生咨询会,还安排了3名在读的内地大学生现场说法。由于是首次在内地招生,学生和家长们的热情并不高。多数家长认为,沪上的好大学还是第一选择。

    2004年陈怡佳毕业的时候,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来高中学校里开宣讲会,当场发放申请表。香港中文大学的面试地点设在香格里拉酒店。“给人的感觉非常不一样。”陈怡佳回忆说,在香格里拉的一间会议室里,一进门就有一位助理给你先拍一张照片,随即便打印出来贴在个人资料上。

    陈怡佳的第一志愿选择了复旦新闻系——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同时她也参加了香港大学的笔试和面试。由于香港大学的录取是在复旦公布录取名单之前,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无疑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陈怡佳首先收到了香港大学的录取通知,同时被告知:如果确定要来港大读书的话,现在立刻就要把学费汇过来。

    一边是亚洲最佳大学中排名第三的香港名校,一边是自己仰慕多年的沪上名校,究竟该何去何从?

    “香港大学确实有很多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陈怡佳说,国际化的城市、良好的软硬件设施、合理的课程设置、高额的奖学金以及毕业后更多的选择方向,这些都是内地高校无法比拟的,“他们甚至有专门的课程教你在参加不同的宴会时应当怎样着装”。

    但香港高校的学费也是个不小的门槛。每年4万港币的学费,加上住宿费、生活费,一年的开销大约在10万港币左右。即使对于上海的学生这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排在内地首位的上海2005年人均年收入不过1.8万元人民币。犹豫良久,陈怡佳还是决定选择复旦,“去香港以后还有机会。我还是先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

    在2005年《香港及上海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报告中,香港在所有32项竞争力指标中,31项领先于上海,惟有在“宏观经济结构”一项中得分相同。

    越来越多的上海高中毕业生把香港作为一个未来的选择。上海中学高三年级组组长胡老师告诉记者,去香港读书要开具高中时期的成绩证明,而“今年来开成绩证明的学生明显比往年要多”。

    “香港高校来内地招生,对于考生们来说又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我们对此是非常赞赏的。”复旦大学招生办主任郑方贤说,“香港高校比内地招生更加自由,更加自主。这种观点和观念,对国内高校的招生改革也有帮助。”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瑞阳表示,欢迎香港高校来沪招生,香港高校不会影响到上海高校的招生,毕竟其招生数量还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厦游客将可一站式购物

全省首家大型旅游购物广场下月开张


本报讯(记者 赖洪平) 下个月底,来厦游客可以进行一站式的旅游购物了。一个集中了厦门、福建其他地方以及台湾地区旅游产品的大型旅游购物广场——厦门特汇旅游购物广场,目前已经进入招商阶段,最早下个月底开张。


厦门特汇旅游购物广场位于湖滨南路的长途汽车站旁边,总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据厦门特汇企业管理公司董事长陈子琪介绍,旅游购物广场在收银、着装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价格也规定不能超过其他超市。在市场推广方面,该广场将联合厦门的各家旅行社、出租车公司进行推广。


据悉,一直以来,厦门旅游购物的滞后严重制约着旅游总收入的增长。据了解,去年厦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12.88万,旅游总收入达到230.93亿元。但是,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例一直偏低,大约只占到2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旅游商品销售比重为50%以上,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旅游商品销售收入与旅游业总收入更是占到60%以上。该购物广场的建设,将有利于厦门旅游购物的发展。


(来源:厦门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行代销景顺长城 新兴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偏重成长风格、追求长期资本增值,适合高回报、高风险客户群体



5月24日起,工行全面代理销售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属于成长主题投资基金,具有“偏重成长风格,强调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及合理估值;高持股率,追求长期资本增值”等特点。在投资组合方面,该基金对于股票的投资不少于基金资产的65%,持有现金或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5%,为一只高持股的股票型基金。该基金投资于成长型上市公司的股票比例高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由于基金持股率较高,是风险程度较高的投资品种,因此更适合于高回报/高风险客户群体。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新华富时600成长指数×80%+同业存款利率×20%。


工行理财专家分析,从美国股市以往的表现来看,成长始终是市场最主要的投资主题。基于国内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当前股票市场回暖,中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相关度正不断提升,现阶段成长概念将得到市场更高的认可程度,体现内在成长性的行业和公司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该基金作为一只成长主题投资基金,定位于主营业务收入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上市公司,通过主题、量化、基本面三重选股模式,在个股的选择上兼顾赢利增长的持续性以及估值的合理性,强化选股的超额收益,从而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在证券投资基金中,该基金属于较高风险、较高收益的基金品种,适合能承受较高风险的中长期投资者。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基金”发行期为5月24日—6月23日。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到工行任一网点或通过工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均可认购,该基金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首次最低认购金额为5000元人民币,追加认购最低金额为1000元人民币,投资金额级差为1000元人民币。即日起,工行24小时服务热线95588提供全面咨询服务。

(来源:厦门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大银行阳光理财C计划产品火热上市

理财超市


一年期固定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率高达2.82%



光大银行厦门分行发布消息说,继本月成功推出三期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C计划之后,为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低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的需求,光大银行6月2日再次推出第四期阳光理财C计划。为减小利率市场加息风险对投资者的影响,本期光大银行首次推出半年期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2.4%,起点金额为5万元;而针对起点金额20万元以上的VIP客户,本期仍将推出一年期预期年收益率为2.82%的高端产品。一方面给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也体现阳光理财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本次两款产品均免收利息税,而且承袭了C计划系列产品交易方式新颖、收益高、安全稳健、投资期限短等四大优点。产品销售额度有限,先到先得。另外,购买该行理财产品10万元以上的客户可直接申办VIP卡,可获赠精美皮具。


详情请咨询光大银行各网点理财热线:


分行营业部


(2283532,2283557)


厦大支行


(2575610,2575613)


莲花支行


(5534873,5536871)


江头支行


(5361616,5363689)


湖里支行


(5680926,5680226)


海沧支行


(6580866,6580882)

(来源:厦门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按日常理财需求办卡

专家建议市民持卡不要多


应按日常理财需求办卡


本报讯(记者 杨炜峰) 一位银行理财经理说,大家持卡不能多,应按日常需求去办卡。


据介绍,现在各家银行都在纷纷争抢用卡客户,已经又掀起了一波贷记卡办卡的热潮,不少人是由于给在银行工作的朋友“面子”,多办了不少卡;办了卡,这张用一下,那张用一下,费用就来了,而且常常会混淆,到底这个月下来,我的哪一张卡发生了哪些交易,只有看对账单才知道。


“我建议,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日常的理财需求来办卡,做到精打细算。”这位理财经理说,合理的用卡方式应该是,保留常用的三到四张卡,并明确它们各自的功能。工资卡一般是借记卡,可以用于日常的取现、缴纳各种费用等;如果这张工资卡所在银行的网点不多,你担心跨行查询或取款要多花钱,可以在每个月工资到账后,转到你认为比较合适的另一张借记卡上,这样,最多持有两张借记卡就可以了;贷记卡则主要用于刷卡消费,建议选择联盟商户比较多的银行卡,这样有时消费还可以打折,如果你刷卡消费比较频繁,也可以适当再办一张备用的贷记卡,以防出现卡有问题不能刷卡的“紧急情况”。


此外,这位理财经理还建议,持卡人可以开通电子银行,上网办理一些不需要现金直接进出的业务,网上银行的手续费一般比较优惠,也可以省下不少费用。


(来源:厦门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两天引来17万人次

顶级名车当场被买走

本报讯 (记者 卢维伟)昨日是海峡西岸首届汽车博览会的第二天。由于是周末,大批市民携家带口涌进了会展中心,亲眼目睹被称为“福建第一”的车展。到昨日下午闭馆时止,两天来看车展的市民累计达到了17万人次。一批有分量的国际顶级名车也纷纷“名花有主”。


汽博会昨日迎来了第一个观展高潮,高档车展区、老爷车展区、经济型轿车展区,吸引了一波接一波的人群,很多市民更是在迈巴赫、法拉利、克莱斯勒等国际顶级名车前久久不愿离去,想方设法与这些车“亲密接触”拍照留念。接二连三的照相机闪光灯几乎都要把车模“闪晕”了。


除了人潮涌动之外,本次车展的销售情况也超出了一些经销商的预料,一些名车遭到了市民的抢购。据了解,到昨日下午为止,售价分别为298万元和268万元的宾利轿车已经被两个不明身份的人买走,克莱斯勒也被“抢购”走2部,其中一个买主更是迫不及待地将新车从现场开走。此外,沃尔沃、甲壳虫等一批中高档车也“名花有主”。据主办方透露,500多万元的世爵买卖双方正在洽谈中。


对于一些汽车经销商来说,厦门市场的超强消费能力既在预料之中,又在预料之外。一位顶级汽车的经销商告诉记者,他们丝毫不怀疑厦门市场对于顶级汽车的消费能力,但是如此众多的顶级名车现场就遭遇“抢购”,则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大饱眼福之余,一些有购车打算的市民便仔细地了解各种品牌汽车的性能及价格了。除了25款顶级车之外,别克、广本、丰田等40余款国内各种档次的品牌汽车也成为了市民关注的焦点。东南汽车更是在车展现场举行了一个简短而隆重的新车上市仪式——三菱蓝瑟正式上市。


今日是本次车展的第三天,二手车拍卖、汽车模特活力装表演、专业人车秀、珠宝秀、汽车短道冲刺赛等系列活动将陆续展开。需要提醒市民注意的是,今日是车展的公众日,门票价格从50元下调至40元。




▲这辆1927年制造的Bean是部名副其实的老爷车,在澳洲制造的Bean 6全球目前只剩下七辆,十分罕见。 (陈立新 摄)




▲汽车短道挑战赛上,宝马、玛莎拉蒂、法拉利等名车纷纷加盟,观众大开眼界。(姚凡 摄)


(来源:厦门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厦郊区增值税起征点提高 近千农村个体户受益

本报讯(林润 肖雨 黄国富) 今年起,我市调高了增值税起征点。从市国税局传出消息说,这一调整已让我市近千户农村个体户受益,每月减免税款达16万元。


今年厦门市国税局调高了郊区增值税起征点,销售货物的月销售额提高到5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月销售额提高到3000元,按次纳税的提高到每次(日)200元,以扶持农民进行个体经营活动。


调高增值税起征点后,厦门共有945户农村个体户受益,每月减免税款达16万元。另外,市国税局今年累计审核农产品出口额1.2亿元,应退税额7800万元全部按时退税,退税额同比增长8.5%。


(来源:厦门晚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关总署领导在厦:把大嶝建设成为21世纪的沙头角

海关总署领导来厦调研时希望做活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


本报讯(记者 张小燕)距离金门只有1800米,祖国大陆惟一的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就设在厦门市翔安区的大嶝岛。当年的前线战地,已经成为两岸百姓的观光胜地和旅游购物市场。昨日,海关总署党组副书记、副署长盛光祖率领调研组来厦考察时表示,要做活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让它更有吸引力、更具影响力,给两岸百姓增进了解、互通有无提供方便。


翔安隧道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从厦门本岛驱车穿过隧道再到大嶝岛只需20分钟左右。两岸游客到大嶝和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更加方便。做大做活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活跃厦门旅游市场、吸引台商投资,更加有利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正因如此,厦门海关关长周卓为希望创造条件将大嶝建成“21世纪的沙头角”。


规划面积0.8平方公里的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首期开发122亩,设立504个店面。其间设立交易区、仓储区、台轮停泊点,实行全封闭管理。自1999年5月1日正式开业以来,市场吸引旅客330多万人次,两岸商品交易额逾11亿元人民币,进入市场交易的台湾商品达3000多万美元。


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厦门市副市长黄菱陪同调研。

(来源:厦门日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流动性泛滥盼望人民币升值

货币政策将持续适度从紧是06年下半年的一个主题。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可能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也可能扩大以增强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同时可能采用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5月31日发布了《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6年1季度》(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反映出200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可能带来风险的结构性问题。《报告》预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适度从紧。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可能加快,人民币汇率波幅也可能扩大以增强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同时可能采用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

  由于4月底刚出台了提高贷款利率的政策,而目前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也一直在实施,所以,我们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基准利率的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经济形势的变化。因此这些政策在7月前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小。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首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规模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报告》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加快。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增长29.8%,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5个百分点。……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2.2万亿元,增长30.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万亿元,增长42%。总体来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

  我们认为,1~4月,投资增速高,投资规模大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虽然,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维持在29.6%的高位。而1~4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速也分别保持在29.2%和32.2%的高位。这预示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偏快的局面并不会明显改善。

  而从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隶属来看,1~4月,地方项目投资累计增速31.1%,明显高于中央的18.8%。这显示出地方投资冲动同一季度相比没有明显减弱。

  其次,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报告》指出,“从价格走势上看,未来我国价格走势虽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上行风险大于下行风险”。《报告》也提到投资快速增长和工业生产加快拉动价格、资源产品提价、劳动工资上升、国际油价和有色金属价格高位波动以及流动性过剩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膨胀等五个推动价格上涨的力量。

  我们认为,宏观上目前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长为消费物价指数同比的趋势性回升增添了较大的推动力。而微观上,我国成品油价格和国际价格存在30%的价差,表明我国成品油价格上涨还有很大的空间。而劳动工资在2005年以来出现了显著的上涨,这也会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

  因此,关注整体通胀的风险是必要的,但我们认为目前CPI的上涨动力还是比较弱。主要是因为目前尚存在很多对消费的制约因素。所以预计2006年CPI上涨幅度2%左右。

  第三,外贸顺差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造成外贸结构性失衡。《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们认为外贸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在于2006年以来外贸顺差持续过高增长的困局,并且这种困局在年内还难以扭转。1~4月我国累计顺差337.6亿美元,继续高速增长。这导致我国经常账户失衡的问题更加严重。

  但从决定我国贸易顺差的因素来看,年内顺差高速增长的局面很难改变。全球经济在2006年依然将高速增长。从领先指标来看,IMF近期将其对2006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大幅度调高到4.9%。OECD领先指标也在持续回升,这预示着年内OECD国家的经济增速还会有所提高。

  从同步指标来看,美国2006年1季度GDP增速也高达5.3%,比2005年第一季度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欧洲和日本在第一季度的数据也处于高位。全球经济在2006年的高增长将会对外部需求形成强大的支撑。

  而2006年以来,全球主要货币和亚洲许多货币对美元升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较小,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将在短期内刺激出口增长。即使下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汇率对出口增长的滞后效应表明今年出口依然会高速增长。

  第四,目前经济中流动性过大。《报告》指出,目前市场流动性充足。但我们认为目前的情况是流动性泛滥。从人民银行统计的2006年一季度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情况简表来看,从2005年第一季度到2006年第一季度,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量增长了68%,其中贷款增长了55%(见表1)。

  而从4月新公布的数据来看,贷款增速进一步加快,1~4月,人民币贷款新增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8%。考虑到目前宏观经济处于高位,总需求持续旺盛的情况,经济中流动性过大会导致投资的泛滥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

  货币政策适度从紧

  结合《报告》,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将持续适度从紧是2006年下半年的一个主题。

  我们认为,存贷款利率应当同时提高,因为仅仅提高贷款利率可能增强银行的贷款意愿,而且存款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的储蓄需求转化为对房地产的投资需求。

  我们不认为存款利率的提高将抑制消费。事实上,1998年至今存款利率总体是下降的,而消费率反而持续下降。

  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是治理目前经济深层次问题的最优办法。首先,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有利于维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改善经济增长模式。其次,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符合我国汇率改革主动性原则,有利于维持国际经济平衡。

  我们认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幅度已经开始加大(一季度,人民币汇率日均波幅为24个基点,比2005年7月21日至2005年底日均波幅17个基点有所扩大)。虽然目前还没有达到0.3%的限制,但在未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区间加大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或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银行间市场利率等方法可以达到适度紧缩的目标,因此也有一定的可行性。单就抑制贷款增长过快而言,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相对于前两者可以更为直接地达到目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4月底人民银行的调控采用了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就这几种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而言,我们并不认为中国进入加息通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能性依然较大。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还是高度依赖于未来宏观经济的走势。

  我们认为:旨在紧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将使固定收益市场的收益率上升,对于股票市场而言,则对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工程机械、水泥建材等对信贷和货币供给敏感的行业而言,适度紧缩政策可能使这些行业在未来面临一定的压力。对银行而言,其所受的影响要视出台何种政策而定。

  如果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对于银行盈利在短期内是一个利好。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利率以及对贷款增长较多的银行发行低收益率定向票据的措施则对其盈利有负面影响。

  (作者哈继铭为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监管层力推金融期货 上市步伐加快

从昨天召开的“中国期货业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上传出信息,金融期货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相关的上市准备工作正在加快。

  在昨天进行的大会发言中,“金融期货”一词被频频提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今后几年将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关键时期,市场各方要努力探索和把握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期货业健康稳定发展;在巩固和大力发展商品期货的同时,加大对金融期货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为适时推出金融期货产品做好准备。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杨迈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则表示,正在加快金融期货上市的准备工作。

  在谈到期货公司发展时,尚福林特别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鼓励期货公司进行业务创新,扩大期货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监管部门要为期货公司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提供条件,使期货公司尽快完成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而期货公司要抓住当前难得的市场发展机遇,优化股东结构,壮大公司实力,完善法人治理和内部风险治理,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机制,为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产品的上市做好准备。

  在金融期货的投资者培训工作上,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要求,协会要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和培训工作,指导其认识衍生品市场的风险。

  对于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人认为一旦推出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将逐渐被边缘化的观点,中国期货业新任会长、大连商品交易所所长朱玉辰予以了驳斥。他认为,金融期货的推出,可以打通商品期货和证券市场之间的隔阂,将来甚至还将打通商品期货和银行业的关系。随着金融期货的到来,商品期货不是走到尽头,而是将迎来又一次大发展的机遇。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入一级交易商将使人民币汇率更具弹性

“引入一级交易商制度将会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加大。”招商银行首席外汇分析师刘维明指出。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分析,在引入一级交易商制度之后,一级交易商将承担起央行的某些职能。原来央行直接与其他商业银行所形成买卖关系,在引入了一级交易商后,变成由一级交易商先与商业银行发生买卖关系,然后再由一级交易商与央行进行交易。如此一来,在外汇交易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一级交易商,将根据自己的头寸情况以及外汇供求关系来确定每笔外汇买卖的价格,这样汇率的浮动会更加灵活。

  赵锡军认为,央行将逐渐淡出外汇市场。他表示,引入外汇一级交易商的制度表明央行进一步明确了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他还指出,过去由央行承担稳定市场的责任,此后将逐渐向交易商和买卖双方转移。因此,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将更加重要,如果控制不好,将带来很大风险。因此,交易商需要加强汇率风险的防范手段。
 楼主| 发表于 2006-6-4 13: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元先抑后扬 人民币小幅盘整

昨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较前日上扬4个基点。在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小幅整理,成交较为清淡。

  昨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8.0214元,比前日上升4个基点。这样以来,除周三央行表示将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所造成当日人民币大幅反弹以外,本周其他四个交易日内,人民币汇率均为下跌,但是幅度并不大,总体上本周人民币汇率小升2个基点。

  在撮合交易市场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围绕当日中间价展开交易,尾盘收于8.0215元,比前日上扬15个基点,使得人民币在撮合交易市场已经持续两周陷于8.02-8.03元区间。询价交易市场上,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收盘价也同样走高,报收8.0230元,比前一交易上涨了26个基点。

  交易员表示,为昨日人民币跌势提供线索的是美元的波动。前夜美元在海外市场先抑后扬,由于新公布的制造业数据低于预期,在北京时间前晚10点左右大幅跳空,但之后又重拾升势,最终在纽约汇市尾盘小幅收高。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官员表示加息时间可能会比较晚,关于日元何时加息的猜测也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交易员表示,受海外市场的影响,人民币昨日的走势也显得较为平淡。

  离岸市场上,1年期美元/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买入/卖出报价为人民币7.7210/7.7240元,与前日尾盘的人民币7.7210/7.7260元基本持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诚毅小家 ( 小家社区工作室 闽ICP备05007965号 )

GMT+8, 2025-1-22 12:46 , Processed in 0.04763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